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文秘专业学生的培养,在内容上,要针对KSAIBs构成;在途径上,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在时间上,学生在读期间的前期重知识和个人品质教育,中期重技能和能力教育,后期重可雇佣性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2.
基于胜任特征的可雇佣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雇佣性概念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在公司层面保持其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个体层面保持其可持续的职业成功.而胜任特征在保持和发展员工的可雇佣性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胜任特征的研究正在进一步推动着有关可雇佣性研究的不断深化,基于胜任特征的可雇佣性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可雇佣性指以学习能力为基点伴随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培养。以协同机制为保障,明确协同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内容,以知识、技能、能力、特性四个方面的培养为路径,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生成机理。应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协同机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反馈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感知可雇佣性是个人对获得和维持(当前或者未来)雇佣可能性的主观感知,它逐渐成为一种帮助员工适应不确定职场环境的重要个人资源.从企业角度而言,高可雇佣性感知或许会激发员工高的工作流动,从而让企业陷入培训开发等成本付诸东流的风险.本文首先对感知可雇佣性的内涵、结构与测量进行回顾,再从职业生涯管理、职业健康心理、组织行为等角度系统梳理感知可雇佣性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厘清感知可雇佣性对个人和企业带来差异化影响后果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定位和态度的差别,研究大学生从高校转移到劳动力市场过程中构建、理解和处理可雇佣性的方式,以及大学生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看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表明,大学生塑造可雇佣性身份的方式日益个性化,职业定位和态度的差别不仅反映了理解和管理可雇佣性方式的不同,而且也反映了努力实现劳动力市场目标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可雇佣性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学科的差异性使不同专业可雇佣性培养的途径与模式也体现出差异性。应基于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可雇佣性教育,以有利于大学生获取就业能力并胜任将来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7.
基于江苏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探索和验证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可雇佣性的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可雇佣性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建立了就业质量对可雇佣性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主要包括岗位能力、社会能力、态度动机和知识技能四个因子;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要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培训经历者在知识技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学历者在知识技能上要显著高于初中及小学学历者,在态度动机上却显著低于初中和小学学历者;岗位能力及知识技能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可雇佣性是指大学生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将可雇佣性理论应用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找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把眼光转向学校以外更为广阔的市场,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做出科学和全面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专业、语言、可雇佣性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构建,牢牢扎根于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状况,基本适应于高校商贸类人才培养目标,势必有助于商贸类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效果的提升。该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双语教学理论的多维模式创新;可雇佣性理论融入商务类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2009年中国的农村─城镇移民调查数据(RUMIC2009),利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研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自雇选择和自雇收入的影响,并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自雇实现的非正规金融支持路径。结果显示:社会资本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工自我雇佣的实现,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本可以为农民工自我雇佣的创立提供部分启动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面临的信贷约束,并且社会资本越丰富,农民工自雇初始投资中非正规金融借贷金额越大,比例越高;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自雇业的后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存量越大,农民工自我雇佣经营收入越高。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流动和转移关系到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就业管理的诸多问题.基于二元经济转换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根据在昌图县等地的大规模调研数据,对辽宁省农民工转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辽宁省外出农民工转移规律,构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辽宁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关系模型.运用ARMA模型计量方法,预测出辽宁省未来外出农民工数量将逐年增加,但增速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2.
从媒介认知、媒介使用、媒介评判以及媒介参与四个因子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旨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运用媒介的效能,从而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全面融合。采用抽样调查问卷、电话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从媒介素养的四个非线性因子研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状况,并且提出西安市政府、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社会企业、舆论媒体等各个要素之间需要相互协同,共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日常沟通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包括:较低的沟通频率影响留守子女包容需要的满足,沟通方式单一化导致对留守子女的过分控制,沟通内容功利化不足以满足留守子女情感需求;其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农民工及留守子女对语言交际原则的理解比较欠缺,语言交际能力总体较弱,对语境化要求的忽视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反感情绪,对留守子女需求的误读致使农民工不太注意会话策略.据此,提出了微观环境中提升农民工和留守子女的参与能力,中环境方面增强留守子女的联结,外环境方面构建适宜的支持网络以及宏观环境提供合理的沟通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科学的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合适就业支持政策和具体服务举措的关键和保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和Delphi咨询法,提出了基于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三个评估维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修正,获得了25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这一指标体系的提出,旨在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等公共服务的政策效率提供参考,也为学术界后续量化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成长帮扶工作对促进社会稳定、保障企业发展和维护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融入社会的重要举措。受政策、体制、文化等因素影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融入适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此,应通过制度保障与社会行动相结合、社区组织与社会组织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构建政府、用工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帮扶体系,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的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利用对海西经济区实地调研数据,对影响海西地区农民工收入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显示2009年金融危机不是减少了农民工劳动时间,而是增加了农民工劳动时间;以小时收入为因变量运用OLS方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小时收入与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工作年限、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等级等呈正相关,与年龄的平方、户口呈负相关;分位数回归分析显示与OLS回归分析基本相同,但高分位数和低分位数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基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工人利益等方面的信任度较低.相对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对高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自身发展能力和工友利益等方面则信任度较高.个体状况与生活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信任状况有较大影响.企业可以从加强农民工组织参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组织互动机制、加强企业信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等方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信任.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其储蓄和消费总量巨大,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对成都市中小企业中的异地务工农民工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统计和探索性分析等方法,发现:(1)农民工的结余资金主要流向务工地储蓄和汇款回家,而汇款回家的主要意图又分别为赡养老人、子女教育、更新家庭用具和建新房;(2)对农民工储蓄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收入、在本地工作的工龄和年龄,而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消费水平的最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的迁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广东、江苏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模式。研究发现,相对于个人迁移,家庭迁移因配偶、子女迁移形成的家庭团聚效应及女性配偶非农就业形成的收入增加效应而更具有行为性永久迁移倾向,但没有明显的制度性迁移意愿。制度性迁移意愿除了与迁移者受教育程度相关外,主要取决于农民工年老回流、长期居留城市、放弃农村户籍与土地的意愿。虽然行为性和制度性永久迁移机制不同,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实现了行为性永久迁移并不必然导致制度性永久迁移,具有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的农民工家庭,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也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