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基础条件差、交通、通讯条件落后、自然灾害严重等。要大力发展西部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应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和产品;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中国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属于重点贫困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落后。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地区7个县域的农业数据研究,采用计量逐步回归的方法,探究影响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老区农村用电量、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化水平、化肥施用量、粮食产量等因素能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而农村从业人数、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旱涝保收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对老区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小。提出通过完善老区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提高以化肥施用为代表的农业技术推广等政策,千方百计地促进老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在于:1.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有赖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2.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3.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是我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依托。一句话,发展我国农村市场经济,是党中央关于“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精神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呼唤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规律决定了农业产业化必须与农村城镇化结合,同步实施,相互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是构筑农村经济新秩序,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场深刻革命,多角度展示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当前,天津正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要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就必须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农村城市化建设对天津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促成城乡二元分化格局,选择依靠农村的发展壮大消除城乡发展失衡将会是正确的选择,当前正是实施此发展战略的最佳时机.基于1978 - 2008年统计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农村改革、农村和农业发展与城乡失衡关系的研究表明,城乡经济增长在收入分配效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农村部门明显高于城市部门;发展农村、农业经济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缓解城乡失衡,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双重失衡”存在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消除城乡失衡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必须转向依靠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农业既要满足当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又要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农业发展能力;既要保持农业适度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持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优化,从而达到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兼顾生态、技术与社会、经济效益,具有持久发展能力的集约化、多样化、综合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和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循环农业必须坚持5R原则。  相似文献   

8.
《小康生活》2005,(8):50-52
最近我们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市开展了“百镇千村万户”问卷调查,目的在于通过深入了解群众的愿望、呼声,全面把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中央一号文件的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农业“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进一步实施,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本文全面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 ,并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 ,阐明了邓小平这一思想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人才为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为此,要建立以大农业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进行教学体制的创新改革,这是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构建一个以收益为导向的技能培训体系,则是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业要参与世界市场大循环就必须改变落后面貌。而信息化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化可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改造和提升了西部传统农业。促进西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现代化转变。信息化使西部农村的信息流、物流、知识流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跃发展。利用信息平台对农民实施全面的农业现代科技知识培训伞面提升西北农民素质,完成西北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经济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当前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做到: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引导农民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减少经营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它可使农户、农业企业和其它农业组织在自我约束、互惠互助的前提下,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合行动,从而有效克服小规模生产和分散经营的局限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文章在全面阐述当前加速培育和发展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村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石和保障。通过构建我国农村发展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层次模型,应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对我国农村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我国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虽不断提升,但总体上处于较高的耦合度和较低的协调度水平。随着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但是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仍然较低。另外,劳动力转移制约了农村人口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和生态发展相对滞后。建议在"十三五"期间,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激活农业农村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全面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结合射阳情况,我们认为,当前要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四大矛盾”:一、稳定粮棉生产大局与对商品粮棉基地县扶持不足的矛盾。稳定发展粮棉生产,对于全国、全省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发展,国家发展;农业落后,国家落后.而要改善农民的经济地位,必须实行合作经济.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培育合作经济组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既有新政策支撑的优势,同时也有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推进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 ,对于处在西部大开发最前缘的全国最年轻的恩施自治州来说 ,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在温饱已经基本解决的山区农村 ,大力开展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农村“二次创业” ,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战场摆在小城镇上 ,是民族经济得以迅速振兴、农村经济实现结构性转变的根本措施 ,是土苗儿女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善的根本途径 ,也是保持农村稳定和山区经济繁荣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18.
余科  刘刚 《江海纵横》2009,(6):42-44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因此,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稳定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正确的政策振兴了农村经济.但必须看到,要使我国农村经济再向纵深发展,就必须认真克服和坚决制止放松农村工作降低农业投入,挤占农业资金,放弃服务宗旨,破坏农农业资源,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等轻农思想和损农行为.要牢固树立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其它各业所需劳动力与原材料基地、最大产品市场和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家各项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的概念.要切实把农业放在首位,适当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扶植农村经济,真诚保护农民利益,自觉为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与环境,以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联合,共同拥有土地所有权,共同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其持续发展和壮大的内生动力源自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以及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自身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受外部影响大,发展不均衡,内部治理能力较弱等问题不利于其内生动力的激发,进而制约其发展。为激活其内生动力,应加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人才培养,健全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