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庸之道"执两用中",探讨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是朴素的辩证法。但中庸之道过分夸大了"中和"的地位和作用,否定矛盾转化,试图阻止矛盾转化,窒息了自身的辩证内容,从而滑向形而上学的边缘。中庸之道形而上学的缺陷,终究使中庸辩证法大打折扣,反映了中庸辩证法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
<正> 辩证同一性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对这些基本形式又怎么认识?这是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又直接关系到对辩证同一性的理解。关于辩证同一性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从不同角度,作过不同的阐述。概括起来,我认为可以把辩证同一性归结为三种基本的形式,即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和对立面的相互包含。先谈辩证同一性的第一种基本形式——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互为前提,共居一体,彼此不可分离。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同一性的第二方面表现时说过:“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联系,表现为互不可缺,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动态上和结构上对发展着的矛盾作充分的研究,必须吸收对称和非对称的概念,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使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辩证矛盾发展的机制,充分揭示矛盾对立面的斗争和共处的真实情况,了解发展着的客体本身的质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同一的,是相互转化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当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1页)本文拟就列宁提出的辩证同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辩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心理,无论是个别心理现象,还是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其变化趋向一定遵循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理论中也时隐时现地闪现出辩证法的火花,他在本能冲突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都强调了心理冲突是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心理冲突分为相互对立的双方(如生与死、爱与恨等),对立面可以相互妥协或相互转化.因此,透过弗洛伊德理论的神秘外衣,我们可以窥见某些合理的辩证内核.  相似文献   

6.
近来,我国哲学界就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个讨论理所当然地涉及到如何认识矛盾同一性概念的涵义或者说内涵问题。关于同一性概念的涵义,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即一重涵义说和二重涵义说。一重涵义说认为,同一性概念只包含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一重涵义,而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转化不应是同一性概念的涵义。二重涵义说则认为,同一性概念既包含对立面的相互联结又包含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这样双重涵义。有意思的是,双方都在“援引”黑格尔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学受道家哲学的观念、方法影响最深,若从思维方式看,则主要表现在整体之思、对待之思和象喻之思三个方面。其中,对待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所有对立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它以整体之思为前提,更强调相互参照的二元对待的彼此依存,彼此包含,彼此转化,乃是一种二元协同之思。对待思维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之一,也成为了中国诗学的重要思维路向。中国诗学中的对待批评将具有传统哲学智慧的对待思维模式内化为运思方式,在话语言说方面有着独特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关于黑格尔辩证思维的研究,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怎样描述这种思维方式,而在于反思矛盾的真实意义及其得以转化的条件:即黑格尔辩证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黑格尔设定了辩证思维的载体"自在自为"的存在。通过对这一"前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隐含在辩证思维中有一个潜在的逻辑,这种从潜在走向显明源于黑格尔的另外一个设定:他者。因此,辩证逻辑由概念的自我规定转向了概念之间的相互规定。这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规定关系就是黑格尔辩证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内在关系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孔老二的忠实信徒。他人肆贩卖“中庸之道”,胡说什么“中庸之道……合理”。他的用心是什么呢?就是要从根本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中庸之道”果真如林彪所说是“合理”的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绝对的。矛盾斗争的发展,突破了一定的限度,必然要破坏旧质的稳定性,必然要引起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对立面的统一是暂时的、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永久的、绝对的。矛盾的对立面是不可调和的,必须通过斗争才能达到矛盾的解决。正如毛主席所说: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十分丰富。老子认为规律就是"常道",就是"常"与"变"的统一,"变"是有"常"之"变","常"是"变"中之"常"。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突破"正点"时,就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从而回到自己的原点——"归根""复命",开始了新的矛盾统一体的运动。我们要批判的继承其辩证法思想,以此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中国和平统一问题,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中深刻阐述了按照“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这一理论包含了唯物辩证法“对立面协调、和谐”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结合,相互吸引的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的属性,两者共同作用,促进事物不断变化发展。但是人们是否也曾想到两个对立面之间在特定的状况、条件下的协调,和谐也可以成为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强大力量呢当然,这种对立面之间在特定条件下是能够起到“协调、和谐”积极作用的。报告中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这一辩证原理。古代辩证法家认为,所谓的“协调、和谐”决不是后代人误解的那样,是对立面双方的“等同”,或是对立面双方的“合并”,而是对立面双方,在特定条件下,因特性上的“契合”、“匹配”和“对路”而造成的“协同共进”。这种情形是在对立基础上出现的,是“对立造成和谐”。就是在特定条件下,中央领导们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2.
理论环境的优化,使“蔡元培研究热”得以持续深入,但“中庸之道”迄今仍是蔡氏评价中的一块暗斑。笔者以为不解决对作为蔡氏哲学方法论的“中庸之道”的评价问题,就难以对蔡元培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而长期以来强势话语对“中庸之道”的误读,除中国传统哲学缺乏明晰的概念系统所造成的原典精神的迷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乃是人们习惯将“中庸之道”与西方哲学中的“折衷主义”混为一谈。笔者力图在对蔡氏“中庸之道”作出哲学评价的同时,着力揭示其现实价值,意在揭示蔡氏“中庸之道”最本质的价值,在于为我们认识、把握和运用对立面同一性理论提供了具有中国哲学特色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哲学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是否包含错误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真理包含错误的观点的几个主要论据,谈谈自己不同的看法。一有的观点认为,既然真理“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反映”,而客观实际中的对立面是相互渗透的,那末反映这种客观实际的真理和错误也是相互渗透的,真理之中包含有错误,错误之中包含有真理,“真理和错误相互渗透的辩证性质正反映了客观事物相互渗透的这种辩证性质”。  相似文献   

14.
矛盾转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什么叫矛盾转化呢?矛盾转化是指事物的质变阶段,辩证否定阶段。转化就是质变,就是飞跃,就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它标志着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同时矛盾的转化又是对对立面的扬弃,从而保持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是间  相似文献   

15.
在《易传》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都蕴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二者都承认运动变化的绝对性,但《易传》同时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易传》和赫拉克利特都认为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对事物的运动变化持循环论;《易传》和赫拉克利特都强调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对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其独特的智慧特征,它集中表现在从阴阳对立面的同一性、平衡性与和合性的维度,探讨了世界万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凸显了辩证思维中的"和合性"原则以及"和实生物"的系统创生性原则。与西方哲学传统相比,它的独特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统一的人类辩证思维的发展史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文本"出发,着重考察了阴阳和合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普遍特性,评析了它独具特色的辩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1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马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它是怎样向它的对立面实践转化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转化为实践,达到同实践的统一?本文对此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世界衍生于“无形”,演化于“阴阳”,这是纵横家主要的辩证思想。然而在世界的衍生、演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的是人这个主体,这具体体现在“守司门户”揭示和掌握规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变动阴阳”的社会历史观中,更体现在对立面的转化过程中。可以说,没有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纵横家的辩证思想就毫无特色可言  相似文献   

19.
老子发现矛盾对立双方的统一和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在动静关系上有贡献也有局限,同时有以柔胜刚,以退为进的特点。挖掘老子辩证法思想,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矛盾观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所不同,马克思的“共存、斗争和融合”;恩格斯的“对立的相互渗透与转化”;列宁的“对立面的统一”;斯大林的“对立面的斗争”;毛泽东的“对立统一”与“一分为二”。我们应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不要断章取义、混淆含义、机械搬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