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丁的一篇非常重要的小说。人们对于这部小说表现的道德伦理往往归结于作者所放映出来的女性小说家的说教传统。本文将从一个更为宽阔的视角—道德传教—来分析小说中的道德伦理。奥斯丁将道德传教这一宗教词汇借鉴到小说写作中,通过使用反复印证、福音词汇、自由间接引语和道德讨论等方法,拓展了女性小说家在道德方面的写作范畴。  相似文献   

2.
曼斯菲尔德的《起风了》是一篇不可多得却易被读者忽视的佳作。小说描写了一个少女一天生活的五个片段,情节内容简单至极,然而对比艺术手法炉火纯青的运用给了这篇小说无穷的生命力。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对比手法在小说五个片段中多角度多层次的运用,揭示了曼斯菲尔德对比写作技巧与小说主题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勃瑞尔小姐》,阐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写作特色。本文主要从语言特点,叙事视角,意象手法等方面来揭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没有脾气的男人》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集《幸福集》中最好的作品之一。论文将结合具体的文本,详细分析曼斯菲尔德在这篇作品中所运用的叙述策略,探讨作者是如何将受限制的全知叙述者与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叙述者传达出人物内心里的声音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析《莳萝泡菜》的及物结构、语气结构、主位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揭示小说的主题和曼斯菲尔德的写作特点,探索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文学语篇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曼斯菲尔德作品中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人物塑造所起的效果.更好地领会了曼斯菲尔德对传统和现代小说创作技巧的融合,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倾向以及从技巧的笨拙到成熟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各种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的功能,提高对其塑造小说人物技巧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观察敏锐,注重心理表现,不以叙述者出场,完全溶入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内心,用他们的语词和方式进行思考,恰到好处地用“梨树”去象征主人公勃莎那扑朔迷离的性变态,她的“幸福”带给她的只是不可名状的隐痛。作者十分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8.
《阳阳与亮亮》中的阳阳和亮亮两个人物实际上是曼斯菲尔德与她的弟弟来斯利·契明幼年时期的再现。作者深情地怀念小时候与弟弟在新西兰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通篇弥漫着浓郁的思乡情。这篇小说的语言没有浓妆艳抹之嫌,而有疏淡素雅之韵,文笔之中饱含着真切的情意。  相似文献   

9.
《花园茶会》是曼斯菲尔德后期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她把人生中的"乐与悲、美与丑、生与死的双重哲学"都融入了这篇小说,用各种现代主义的技巧把这些主题以画面组合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对社会矛盾和生活事件的具体化,曼斯菲尔德分析了主人公萝拉走出温室花园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通常被认为是穆时英小说技巧的集大成之作。其小说中的错格现象是这篇小说精致结构中的一个瑕疵,而它又是由于穆时英本人向小说人物投射过于强烈的情感造成的。小说中潜隐着"误认"这一主题,穆时英对"误认"主题的书写,成功地捕捉到一种典型的都市现代性体验。然而每当穆时英书写这一现代性体验时,其写作都会表现出某种游移与慌乱的特质,这使得其作品无法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现代主义写作。  相似文献   

1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较早发掘以孤独感为创作主题的作家之一。她善于描写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孤立和隔绝,尤其善于描写儿童处于孤独时的所思、所感。本文通过对曼斯菲尔德两篇小说的分析,来解读她笔下具有孤独感的儿童形象。  相似文献   

12.
"灰姑娘"式成长历程是女性文学中的经典主题,而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更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品。围绕这两部小说,分析了文本的情节结构、二元对立的人物模式,以及小说中女主人公通过自身的反抗最终实现了"灰姑娘"主题的超越,旨在阐述不同时期的这两部小说在成长主题上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在《理想家庭》中,作家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印象主义、人物视角、人物异化等方法与技巧,表明美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在现代小说的实验改革中起到了某种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短篇小说 《理想家庭》写作手法的分析, 展示了美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在现代短篇小说领域中所作的探索。以及她对现代派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引导意义的大师级人物。其作品鲜明的特色和深刻的主题给后世的美国作家们以深远的影响。《鸡蛋的胜利》即为其非常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事特色尤其值得后人研究。从叙事结构,叙事者及叙事话语三个方面对这篇小说的写作特点加以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   

16.
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本世纪初著名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她的作品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叙事结构又迥异于伍尔芙、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金丝雀》通篇采用内心独白,但作家在意识流动中通过不断变换视角、精心营造意象、多层次进行对比呼应,使现实主义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刻画获得有机整合,因而小说在深刻表现主题的同时亦获得诗一般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以象征艺术写作手法闻名于世。她写作的短篇故事.笔法细腻,寓意深刻.既有趣味,以缠结,构成了一种在想象层里展现的心理小说的故事体。本文着重分析作者后期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孔乙己》的写作年月,有的论家根据鲁迅在《孔乙己》篇末注明的写作年月,确定为一九一九年三月,(冯雪峰论文集》下集,《孔乙己》)有的依据鲁迅在发表这篇小说时,写的一则附记中提供的时间,确定为一九一八年冬天。这两种意见并存于鲁迅小说研究领域中,从未引起过争论。似乎人们认为研究这篇小说的写作年月这类无关紧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序曲》就像一首抒情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同她的所有小说一样,故事情节十分有限,小说描写的是伯尔纳.斯坦利带领全家搬家这一区区小事。小说的重要性不在于故事的结果如何或者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在于对不同的复杂人物的塑造,通过他们在不同的"时"与"空"环境所体现出的心理感受、愿望和思想,小说家为读者创作出了一首永不停奏的生命序曲。  相似文献   

20.
将范妮、埃德蒙等人物分析和小说主旨联系起来,并借助当时英国的宗教背景和奥斯丁传记材料,探求《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宗教意涵。《曼斯菲尔德庄园》算不上“福音主义小说”,只是较为温和地回应了英国19世纪初的福音主义运动。奥斯丁并非道德论者,而是小说家,且信仰问题在当时还没有成为一般小说主题,不宜详细讨论。奥斯丁笔下的年轻牧师,往往作为情人去扮演世俗角色;对于牧师的描绘,也多限于社会和家庭生活,并未有意识地深入探究牧师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