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有机会均等的享受法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是其要旨。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原因与东部等地相比存在不均等。实现其均等化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前提,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关键,构建多元公共服务体系是补充,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根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需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虽有一定发展,但基础教育落后,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农村低保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还很突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为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财力支持;继续实行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扶持政策,帮助民族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对口支援政策,创新发展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为提升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25个边境民族县统计资料,以及富宁、河口、瑞丽、芒市4个地区实地调研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边境民族地区在中央及省、州政府转移支付帮助下,已构建了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边境民族地区政府大都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公共服务供给自治性、民族性不突出,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较低。为此,建议要提高边境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应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实施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医疗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各部门合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着力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下辖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量相比其他地区较低。对延边自治州8个地区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涉及公共服务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数据收集,较全面地阐述了延边自治州的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建立了一个评价指标。运用面板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出延边自治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从供给机制、调节机制、提供方式、财政体制等方面入手,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定位,探索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科学确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条件。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供给主体多元化、需求主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内容的全面与多层次化、供给方式的多主体互动化,以及决策监督的民主化等新趋向。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把握住了这一趋向性,对推进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财政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研究中关注公平忽视效率的现状,将效率引入追求公平的过程中,提出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观点,并尝试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DEA方法对河北省11地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总体绩效水平不高,各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之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本内容。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分步走战略决定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不容乐观,重点表现为资源占有不均、服务水平不等和权益保障失衡三大方面,体现为不同的身份群体之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龄身份以及不同的职业、性别等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不一,落差明显。针对这种现状,作者提出清晰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具体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以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现状为例,全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尤其是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及区域内部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有序构建尚存在一些留待突破的重点及难点。本文以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时代背景、以信息革命带来的管理变革为主线条,从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中的应用及误用,传统的公共服务理念及管理手段面临的升级及转型,现行体制机制要为基本公共服务做好前置保障亟需突破的屏障及桎梏三个维度入手深度挖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的主要症结,为全国进入改革深水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升级转型及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探求新型管理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长远目标,国内学者对该主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此文从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内容范围,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理论基础、评估标准与方法、影响因素、实现路径或措施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以甘、青、宁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例,对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甘、青、宁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为西北民族地区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社会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同时也是社会建设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化和展开.现阶段,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呈现出非均等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全国性的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省域之间等宏观层面上的不均等.与此同时,省内地区问这一中观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样呈现出不均等的状况,且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与省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省以下的转移支付体系等因素有着较高的相关度.实现省域内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层面,基于此目的,必须探索出适合于省域实际省 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从而因地制宜地实现省域内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3.
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及概念进行探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研究导致差距的体制与政策因素,提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客观评价我国287个市域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采用基尼系数测度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从供需角度分析了提高我国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看,2011年到2014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不断提升趋势,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密度分布"胡焕庸线"大体一致;基本公共服务基尼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差异程度相对合理,基本保持在0.38左右波动,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最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能力以及人口密度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基本公共服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部地区地方财政能力对基  相似文献   

15.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阐述了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40 年来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的变迁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政府财政明显缺位阶段(1978—2002 年)、公共财政逐步覆盖阶段(2003—2013 年)和走向城乡一体化阶段(2014 年至今)。在农村改革启动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实质仍然是人民公社时期政策的延续,政府财政并没有在公社解体后相应承担起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 从 2003 年起之后的 10 年左右时间,中国基本构筑起了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但仍然留存了显著的城乡二元痕迹。 2014 年以来,以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为标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的一体化工作开始启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开始构建,旧体制的遗迹终于开始了彻底的消除。 但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财政转移支付在均衡民族地区地方财力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民族地区与全国及非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差距已较小.但考虑到民族地区当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量低、成本高的现实,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需求缺口仍较大.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供给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等量财政转移支付对提升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效应更为明显,需要进一步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充分发挥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效能.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进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地供每一个社会成员享用,是政府的内在职责.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间差距依然明显,甚至出现拉大趋势.基于此,研究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省区实现协调性发展、省域内各地区实现均衡性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基本公共服务是当前我国政府执政实践和学界理论探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保障、教育和卫生保健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逐渐增长,但仍显著低于其他世界主要国家,且存在支出结构失衡的问题。另外,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存在着区域间的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城乡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比如占全国人口4.2%的北京、天津、上海享受着全国15%以上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资源。为提高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鉴于不同地区的能力和效率差异,相对于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增加,合理的供给机制、多元的供给主体、灵活的结构体系和高效的分配制度更有助于我国基瓠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公民都有机会享有大体均等的能够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必须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鼓励多元主体供给公共服务,构建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供需平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