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回乐土     
《优雅》2004,(9)
  相似文献   

2.
重回古埃及     
《优雅》2005,(5)
  相似文献   

3.
从道德的本质和功能看,道德既有利于个人提升其人生价值,也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显然值得我们去追求。虽然在社会道德呈滑坡态势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总量确实一直在持续增长,但如果社会道德未滑坡,由于道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那么我国的经济状况一定会比目前的状况要好很多,因而道德实际上也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不愿意去讲道德,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止恶制度往往是负效的,不仅未能实际止恶,反而在纵容和鼓励作恶。要想让道德重回人心,可充分利用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来快速而高效地将各种负效止恶制度一一纠正过来。同时,还应做好两项宏观制度安排:一是社会征信制度体系;一是恰到好处的高福利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在马堡大学任教期间吸引了洛维特、列奥·施特劳斯、约纳斯、沃格林、阿伦特等大批学生,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著名学者。他们在思想史反思中有一种相似性:都运用现象学还原手段考察欧洲虚无主义的生成史;在克服虚无主义这一问题上,他们又普遍倾向回归古希腊自然主义。他们的这种相似取向都受到了海德格尔的直接启发,虽然他们一生都在试图挣脱乃师的笼罩,但最终基本还是运行在海德格尔思想的轨迹里。  相似文献   

5.
杨珍 《中文信息》2005,(11):50-52
贵州西部,在巍峨峻峭的大山里,保存着一种距今600多年的地方民俗——屯堡(pu)文化。屯堡民俗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军征南之后的调北填南策略。在征服了南边的前朝梁王之后.朱元璋为了长久的控制西南,在江浙广募兵士.让他们携妻带子远徙贵州.居住在各地卫所中.平日亦兵亦民.自己耕作土地,经过600多年的继承与发展。延续了近20代的屯堡逐渐演变成为了独特于周围众多民族(苗族、侗族等)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6.
闻一  张弘 《社会科学论坛》2013,(12):130-149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中国人了解苏联的唯一来源。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学者的苏联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一些专题性研究。但是,市面上一直缺乏一部资料详实、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苏联通史著作。2013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的著作《俄罗斯通史1917—1991》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书用解密后的苏联档案为基础,为读者客观深入地展示了苏联七十四年的历史。前不久,本刊特约记者张弘采访了刚从俄罗斯回国的闻一先生。  相似文献   

7.
“道德主体”是讨论儒家现代价值的基础。福柯认为,以“笛卡尔时刻”为标志,真理与主体的关系断裂了,现代自我既受到规训权力的制约和生产,又发展出自我关怀的技术试图逃离权力,这指向了“重回道德性”的命题。对该命题,儒家可做出有效的回应:儒家教化体系生产出君子,他们由“天道”获得道德义务和伦理勇气,运用“仁”“义”等自我技术,将自我真理的获得与伦理自我的转化结合起来,成为反抗权力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8.
汪宁 《社会科学》2012,(4):12-20
近十余年来,俄罗斯的强势复苏使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在以斯拉夫文化为主体的中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轮回,其特征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重新开盘;重点从意识形态转换为能源经济和文化软实力;合作与斗争并行不悖,但合作成为主流。斯拉夫文化影响范围可以分成核心圈、中心圈和亚中心圈三个板块,由此对俄文化外交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实施手段进行分析,可以认为,俄罗斯从恢复俄语教育、举办俄罗斯文化年、力争世界宗教主导权和论坛外交四个方面着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9.
重回在场——兼论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哲学体现了典型的逃离在场的特征,分析哲学以过去掩盖现在,实用主义以未来掩盖现在,结构主义以那里掩盖这里,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则是逃离在场的集大成者。逃离在场使现代专业哲学陷入狭隘的学院主义的困境而失去了自身的活力。要重新恢复哲学的活力,需要倡导重回在场,进而倡导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实践。  相似文献   

10.
11.
表见代理作为我国合同法上新确立的一项制度,理论界对该制度中的不少问题存在争议。表见代理的性质问题更是争论的焦点。通过对表见代理性质的探讨,本文认为表见代理属于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形态。  相似文献   

12.
电子证据性质的澄清是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中急需跨越的法律障碍。虽然当下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在司法实务中对电子证据性质的;位确认定依然紧迫。而为实现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自然磨合和无缝接轨,则应该在传统证据法律框架下谋求电子证据性质的界定,电子证据应是传统证据形式的电子化。  相似文献   

13.
彭锋 《文史哲》2005,(6):112-116
根据当代美学家对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解读,席勒的审美教育方案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审美教育作为现代资产阶级启蒙教育方案的核心,服务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确立;(2)审美教育是以不确定性批判确定性,对意识形态具有解构作用;(3)审美教育是一种多元教育,这使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人性论中,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合和融汇,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孔子肯定人的“性相近”,是指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无本质差别,“习相远”则表明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思想,论证了“善”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荀子侧重在孔子“习相远”的思想方面探索,认为“恶”是人的社会属性。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内部虽存歧义,实则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其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为建立现代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合作社价值观是合作社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当前合作社存在的很多问题,其根源都在于背离了自主、自助、诚信、社会责任、关心他人等最最核心的合作社价值。合作社价值观式微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信仰缺失和价值观混乱、对价值观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足,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圈子文化为主要特点的村社文化以及合作社带头人的思想素质较低等。促进合作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合作社文化建设,必须全面加强合作社文化内涵和体系的研究,分层深化对于合作精神、合作社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清理整顿违反合作社价值观的不规范合作社,选树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明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否确保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合理流动、确保其文化价值被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共信、确保对自然的开发不超过自然生态所能忍受并自我修复的限度,构成文明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文明传播的严重“偏向”与结构性失衡,将致文明以死命。晚周时代思想家孔子提出的救济传播的偏向、失衡与异化的原则是对文明传播活动施以道德指引,使文明传播活动回归其逐渐偏离的自然秩序(道)与社会秩序(德),赋予文明传播牢不可破的道德基础,使文明永葆活力、持久与和谐。历代《论语》注家将《学而第一》首节三句话解为个人修养之事。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看,《论语》开篇三言,是针对晚周时代文明传播之混乱与文化传播之废绝而发出的重大警世之言,体现着孔子对文明传播的宗旨、源泉、处境以及人类传播行为的本质、责任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与传播课题的深沉智慧。  相似文献   

17.
大小乘佛教对于"心"的论述极为丰富和复杂,遵循着即破即立的逻辑,即从缘起上安立"心"的功能性本体,又从体性上破斥"心"的实体性本体,是为世俗谛与胜义谛的双重维度之整体。大乘佛教的唯识学不仅有着系统的安立"心"的功能性体与破斥实体性本体的理论,而且有着系统的"转依"理论。而这一切,落实到佛教道德的本体问题,则构成道德本体的层次性、复杂性,解决的实质是道德主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乡土美学在复杂的文化情境下,在与各种强权力量的对抗中,针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大众传媒、消费主义的扩张现状,分别从怀旧、人本、神性这三个维度,突显出本身的审美特征,完成了自我的审美超越。在此意义上,无论是作为学科体系还是审美维度之现代乡土美学的建构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大体上可分为民族性较强的和世界性较强的两种,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而要复兴中华文化,应正确处理这两类文化之间保守与创新、引进与输出的关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仅要保守,而且要创新民族性较强的文化,以维护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以维护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不仅要大量引进世界性较强的国外先进文化,而且要积极主动地输出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促使东西文化取长补短,作为世界各国新的共识和准则。  相似文献   

20.
现实的人性是共性和个性的辨证统一 ,对人性进行科学的抽象 ,不仅是可以的 ,而且是必须的。抽象的人性一般还只是表明了人性与兽性、神性的区别 ,还不能揭示群与群、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因此 ,要具体地把握现实的人性 ,就必须在抽象的人性一般理论的导引下 ,高屋建瓴地观察和把握处于不同的实践水平和社会关系中的人性的具体形态即人性个别 ,它包括“群”性和“个”性。只有这样 ,对人性的研究才具有具体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