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是试图综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这一思潮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社会批评家赖希(W·Reich),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成员弗洛姆(E·Fromm)、马尔库塞(H·marcuse)后来也加入了这一运动。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试图将弗洛伊德的本能和人格结构置于历史唯物主义所提供的社会框架中,研究本能、人格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并依据这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所有稍具重要性的著作,都不同程度地涉及美和艺术问题。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最重要的心理学派别之一,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美学、文艺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的弗洛伊德研究学者本杰明·纳尔逊在《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一书的“火炬版前言”中说:“如果有谁仅仅把弗洛伊德看成是心理分析学家,那么,很难说他了解了弗洛伊德一半的人品。”由于弗洛伊德学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因此,本文仅就他的精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理论是自亚当·斯密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它强调在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利己动机。自 2 0世纪 4 0年代以来 ,公共选择学派开始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分析社会的政治活动 ,这对于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制度经济学派的某些代表却将“经济人”理论的解释范围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 ,尤其是道德领域 ,这将导致从根本上颠覆道德的基础。所以 ,当我们以“经济人”理论来分析我国目前的道德问题时 ,应对这一危险保持适当的警惕。  相似文献   

4.
早在1893年年青的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丁·特纳在是年召开的美国历史协会的年会上,提出了名噪一时的“边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解释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自此开始,现代美国史学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嬗变中,各种思潮交替出现,诸多流派此消彼长,形色色的史学理论与方法象走马灯式地登上了史坛,本文不敢奢望描绘这一史学全景,在这里,我只对现代美国史学特点这一侧而作一尝试性的归纳:实用·多元·国际化,也许仍是一种“盲人摸象”而已,祈望识者赐正。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埃利希·弗洛姆是西德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闻名于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新弗洛伊德学派创始人。他1900年5月23日出生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1934年希特勒上台不久便流亡到美国,1949年移居墨西哥度过一生,于1980年5月17日逝世。  相似文献   

6.
弗罗姆·埃里希(Fromm Erich 1900—1980)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中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主要代表人物。1900年3月23日,他生于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早年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22岁时获得博士学位。1929—1934年在法兰克福心理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34年受纳粹政府迫害流亡美国,在纽约社会研究所工作。从1940年以后,他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墨西哥大学、密执安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60年代中期他加入了美国社会主义党,并积极参与和平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文本的解释和学派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史中 ,学派代表着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清晰的方法论边界 ,而这两点恰恰是有生命力的学术研究的基本保证。笔者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群体为例 ,结合国内围绕重新解释马克思的理论论争 ,对此加以探讨。美国哲学家K·梅吉尔认为 ,“当代哲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马克思作出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解释”①。然而 ,梅吉尔提出的只是一种学术“乌托邦” ,因为对马克思这样的伟大思想家而言 ,提出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解释不仅存在着技术难度 ,而且由于具体解释过程中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对立 (曼海姆 )以及认识旨趣问题 (哈贝马斯 )…  相似文献   

8.
应用语言学(Appiled linguistics) 这一术语,是波兰著名语言学家库尔德内(J·Courtcnay)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他明确指出,应用语言学是运用语言学知识来解决其他科学领域中的各种问题.本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语言以数理逻辑为研究方法,产生了数理语言学.随着数理语言学在通讯技术和计算技术中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现代语言学的范围越来越广,英国“功能学派”哈里迪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所在要理解刘鹗及其《老残游记》,需要了解太谷学派。这已是研究者的一项共识。甚至有人认为,不了解太谷学派就根本无法读懂《老残游记》。然而,太谷学派又是一个怎样的学派呢》从清末迄今,见仁见智,意见悬殊。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崆峒教》认为,此学派(即崆峒教)“仅用禅波罗密法门,”归之于禅。章士钊《孤桐杂记·记大成教》则认为它(即大成教)混合“儒释道耶回”五教为一炉,属民间宗教道会门。卢冀野反对章士钊的看法,撰《太谷学派之沿革及其思想》.“太谷学派”遂得名。可惜此文文不称题他又曾流露自己对此一学派其实并不甚了解,且又改称之为“泰州学派、”属“儒宗。”马叙伦《石屋余渖·大成教魁》引沈瓞民语,认为是“综台三教而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究竟何时第一次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是什么?贺彦波同志在《历史唯物主义一词小考》(见《江汉论坛》1983年第6期)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读后给人以启发。但其中有些问题值得商榷。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在《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中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术语首次出现在1890年9月21日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中。贺文也持这种观点。然而,仅就我所接触到的材料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术语第一次出现是在1890年8月5日恩格斯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指出:德  相似文献   

11.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作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心理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正如J·拉雷所指出的:“在最近的二十年里,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作了最有影响的探讨。”下面,我们主要分析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1965)一书中的意识形态学说,并简略地论述这一学说在他以后的论著中的发展。一、意识形态与科学“意识形态(ideology)”和“科学(science)”是贯穿《保卫马克思》全书的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概念。什么是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说,“一个意识形态是具有自己的逻辑和严格性的表象  相似文献   

12.
猛烈壮阔的战国风潮,冲垮了三代以来渐趋形成的理性大堤,搅乱了三代而下赖以平安天下的社会秩序,一切都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也无法逆转的奇异变化,“万端俱起,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于此混乱之际,在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和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派“腓无(月发),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庄子·天下》)而变易天下之道的时候,出现了庄学的道家学派。庄子深感世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近年来对于新经济的研究越来越广泛 ,新经济理论体系代表人物层出不穷 ,如保罗·罗默、理查德·纳尔逊、罗伯·夏皮罗、以及道格拉斯·诺思等 ,这些学派对美国近几年来的“经济奇迹”各有研究侧重点和概念表述 ,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码经济”、“眼球经济”、“数字化经济”、“计算机经济”、“注意力经济”、“非摩擦经济”、“精神经济”、“零距离经济”、“知识经济”、“2 1世纪经济”等。但是“新经济”是美国及世界各地最熟悉的概念。1 9~ 2 0世纪的主流经济学派 ,包括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都认…  相似文献   

14.
每当人们提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自然想到“七·七”芦沟桥事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在目前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书籍或论著中,都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来分析,可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不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的,而是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是其实现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关键性的一步。 日本自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向了向邻国扩张的道路,在明治政权确立之初的《五条誓文》中就有“大振皇国之基础”,“开拓万里波涛,布国成于四方”。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先占领台湾、朝鲜半岛,之后占领中国东北,再占领中国本部,进而称霸全世界。根据这一方针,1894年和1905年先后发动了甲午、日俄两次战争。通过这两次战争,日本侵占了台湾、澎湖,并把南满和东蒙从俄国人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对于经济制度的独特分析,在世界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使其成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理论的主要观点被一些国际杰出学者尊为“科斯定理”。这一定理及其相关理论近几年在我国也得到广泛介绍。本文拟从科斯定理出发,以新的角度观察经济体制及其变化规律,并力图得出新的结论。 一、科斯定理——对经济体制演进动力研究的新视角 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动力、机制是什么?在人类思想史的长河中,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解释不清,只有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给予这一问题以正确的回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给了人们以解释社会制度,文化演变的钥匙。但是,这一命题只是告诉人们在社会经济过程内部去寻找制度演变的根源,它不能代替人们对制度演变的具体过程、环节与机制的发现与阐释。当代美国学者罗·科斯从对交易费用的  相似文献   

16.
试评马尔库塞的“文化工业论”吴海,周启杰一赫伯特·马尔库塞是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哲学研究生崖中,他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存在主义及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在他的后半生,主要侧重于探讨“批判的社会理论”、这...  相似文献   

17.
拉康的无意识与语言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继承和创新方面已经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相当的不同,那么,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0),却在众人纷纷背离弗洛伊德原则之时,呼唤“回到弗洛伊德”。拉康作为一位震撼了二十世纪学术界的著名思想家,在学术思想的多方面都有所拓进。他反对英美新弗洛伊德主义从外部即社会文化方面来阐释弗洛伊德,同时,他也反对荣格那种心理化倾向和集体无意识化的神秘倾向,认为这些观点使弗洛伊德的学说平庸无奇地“精神病化”了。拉康与其他法国结构主义者重视弗洛伊德的…  相似文献   

18.
“气”这一概念是古代文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它是从古老的哲学概念中借用、演化而来的。到了建安时代的曹丕以后,才正式成为美学上的术语,被凝定成为文论概念。 我们知道,气除了它的普通意思以外,在建安以前,很早就被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做为一个特殊的概念和范畴来使用。“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管子、荀子;下至汉代的王充、董仲舒,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对“气”作不同的解释。但总的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把“气”看成是构成一切物质基础的物质元素,这在先秦和两汉的典籍中是屡见不鲜的。先秦时期,《周易·系辞》说:“精气为物。”《管子·  相似文献   

19.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曾提出过著名的“情结说”,认为女孩子自童年起,心灵深处所朦胧爱恋的第一个人必然是他的父亲,所以就有了自己常无法察觉的“恋父分母”的心理倾向,渴望能为自己的父亲建立恋情而仇视自己的母亲,被称之为“恋父情结”。同时,弗洛伊德又特别强调童...  相似文献   

20.
“杀盗非杀人也”这一命题,是墨家的光辉逻辑著作《墨辩·小取》中提出的,对这一命题人们历来争议较多。不少人受《荀子·正名篇》的影响,认为这个命题是诡辩,是“惑以用名以乱名”。也就是说这个命题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也有人认为:这一命题是墨家为了宣扬“兼爱”的政治主张,而忽略了逻辑;另外,也有不少人为这一命题作了辩解。认为《小取》中提出的这一命题是从“获事其亲,非事人也”等例,根据《小取》“以类取,以类与”的原则和“援”式合乎逻辑地推出“杀盗非杀人也”的结论的,因而认为这一命题不是诡辩。(参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中国逻辑思想史论文选》462—470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