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分工理论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采 《兰州学刊》2000,1(2):33-35,,47,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大哲学家、政治家。本文为主题所规定,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无法多作说明;现只就他的分工理论简作述议。在分工理论问题上,柏拉图是现知世界历史上有较系统论点的最早创始人。他既提出了不少创造性的、很有价值的见解,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的分工理论主要集中在《思想国》书中,以下分几点来作一说明。(一)关于从城邦的需要出发论述分工柏拉图论述分工的必要性实际有三个出发点,或三个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指导思想:第一,是以分工来满足许多人互助的需要,而实现这种互助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史上,如果说《伦敦笔记》和《经济学手稿》(1859—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一个过渡阶段,那么,《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则是最后形成阶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以下简称《批判》)完成于1858年下半年,出版于1859年6月。该书是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问世前出版的一本主要的经济学著作。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的《批判》一书时说,这是马克思“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闸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  相似文献   

3.
<正>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各卷手稿中对分工的论述,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展开的。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内,马克思对分工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存在于一切商品生产中,并且作为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的社会劳动分工。二、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基本体现的生产机构内部分工。  相似文献   

4.
学习马克思的“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7年八、九月间,马克思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一文,这是一篇他计划中的“总导言”的草稿。在这篇遗稿的第三节专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马克思论述的虽然是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但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它对任何科学(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都有指导意义。因此,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出的方法,对于科学工作者是十分重要的。过去,国内学术界曾经对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方法展开过讨论,但是理解很不一致。这里,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学术月刊》1989年第3期发表《<剩余价值理论>不是从重农学派开始研究的》一文。作者认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即狭义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是詹姆斯·斯图亚特。结合该文和它在脚注中所指出的作者的另外两篇文章,其论据和理由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条:①作者曾强调他所说的《剩余价值理论》,仅限于马克思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即《资本论》第Ⅱ稿的“主体部分”:第6—15册笔记本中的内容;②这一《剩余价值理论》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理论史或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③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或产生阶段是重商主义;④斯图亚特是重商主义者或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上述看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的提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 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的形成始于马克思在1842—1843年主编《莱茵报》期间。当时,马克思在遇到若干经济方面的问题和法国社会主义思潮以后,由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进行研究,写出了著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马克思在书中用“市民社会”这一传统术语作为雏形之中的社会经济形态概念,并进行了阐述。但“市民社会”在这里只能属于对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的初级,经验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钻研,确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经济形态概念。 在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则提出了“社会形态”的  相似文献   

7.
<正> 一、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地租理论在他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李嘉图本人曾清楚地表明这一点。他在自己的最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序言中认为:确定产品分配的规律“乃是政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虽然没有系统论述消费问题,但他在论述分工及资本等问题时专门论述了消费经济问题。他的消费理论的内容是相当丰富而深刻的,可以说,斯密创立了古典消费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给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下了一个如下的定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近年来,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斯大林的上述定义也引起了众说纷纭的评论。本文仅就孙冶方同志:《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和林子力同志:(《经济理论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红旗》1979年第12期)两篇文章中的若干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与两位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0.
以前曾读过刘永佶教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资本论>的逻辑》、《历史的经济大思路》等著作,作为一个关心中国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家,我想他是决不会停留在方法论和思想史研究上的。果然,他的《中国经济矛盾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于1993年11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刘教授把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理论的成果运用于分析解决中国经济矛盾的一部专著。纵观全书,有  相似文献   

11.
谢绚丽 《理论界》2006,(3):173-174
《分工论》(全名:《社会分工论》)作为涂尔干的第一部社会学经典著作,其独到的思想和方法论给后继学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而更让后人感动的是涂尔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深切关注、对和谐的终极学术关怀。通过研究分工,他敏锐地洞察着社会的变迁发展,书中关于分工促进社会团结类型的演进的论述尤其为现今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在他为恩格斯《反杜林论》写的该书第二编第十章《<批判史>论述》中认为,1691-1752年这段时期是一个"出现了很多杰出思想家的时期,对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逐渐产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时期".①可是,杜林在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史》一书中,却把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思想家简单地从历史上勾销了.马克思批判道:"杜林先生大笔一挥,把1691年到1752年这一时期勾掉了."②马克思说的这个时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威廉·配第(1623-1687)到亚当·斯密(1723-1790)之间的发展时期.从配第到斯密的一百年间,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实业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洛克、诺思、马西和休谟.马克思把这一时期定为1691年到1752年,是因为他们的著作出版于这些年份.  相似文献   

13.
一八四四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提出了“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著名原理。一八七六——一八七九年,他在写作《反杜林论》时又重申这一原理说:“在决定生产问题时,上述的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正是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能余留的全部东西。”本文拟就如何把这一原理运用到经济研究和管理中去,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4.
何炼成同志的著作《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并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作了初步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问题,何炼成同志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他当时在《经济研究》和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中国。从下面的三则故事中,可看到他对中国革命斗争的深切同情和厚望。 关注上海的变化 一八五八年,流寓伦敦的马克思,抱着重病阅读大量书报资料,加紧赶写《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九月的一天,他从旧书商处买来了一份《一八五六——一八五七年各地贸易状况》的材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是英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他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他的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中,是从分析分工、交换开始的,而所以会产生交换,是由人类的本性“利已心”所引起的。对斯密的“利己心”的思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一般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纯粹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的反映。实际上,这种评价是不够公允的。在《国富论》中,斯密写道:交换“这种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是找不到的。……别的动物,一达到壮年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所创立的经济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作出了革命性的创新。由王珏、孙自锋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贡献》一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一项重点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多角度地研究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贡献,是一部对邓小平理论研究深有力度的优秀著作。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时间节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反杜林论》、《在爱北斐特的演说》等著作中,均有时间节约方面的论述,内容很丰富。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论》中明确提出时间节约规律。他说:“节省时间以及在各个生产部门中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就成了以集体生产为基础的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是极其高级的规律。但这和用劳动时间来测定交换价值(劳动或劳动产品)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正> 分工范畴是一个有着重要学术意义的理论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将分工范畴与其他几个重要理论范畴联系起来进行一些探讨。一、分工与劳动方式什么是人类的劳动方式呢?马克思曾指出:“作为一切特殊生产活动方式之总体的分工,是社会劳动由其物质的一面当作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来看时的总体形式。”(《政治经济学批判》第24页)这里很明确,分工是劳动的总体形式,同时也就是人类劳动的方式。一切人类劳动,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作为内容,是指人们干什么,是务农还是经商,是做木匠,还是造房子?这是劳动的物质内容。作为形式,是指人们怎样进行劳动,是分开单干,还是集体劳动,是把劳动过程分开,还是把劳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分工就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类活用”问题,早在清代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一书中,就已谈及。1898年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对“词类活用”(马氏的术语是“假借”,不是“活用”)作了较全面的揭示。嗣后,1922年陈承泽氏在他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把“词类活用”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专门加以系统地论述,从而在我国语言学界引起了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