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荣格原型理论之阿尼姆斯原型的观照下,《爱玛》主要女性人物之阿尼姆斯即男性特质,因个体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在发展程度上存在极大差异。爱玛因阿尼姆斯发展过度而男性特质突出,由其被动投射觅得情感归宿;简·费尔法克斯因阿尼姆斯发展适度而提供合理补偿,其正确投射成就美满姻缘;哈丽埃特则因阿尼姆斯发展不足而女性特质浓重,异性交往经历使其得到促发,并最终正确投射。  相似文献   

2.
《小妇人》是美国作家露意莎·梅·奥尔柯特的代表作品。全书描述了南北战争期间马奇家四姐妹以及马奇夫人在家中缺少男性角色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与阻挠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乔是一位充满男孩子个性的坚强女性。本文旨在通过荣格原型理论下的阿尼玛与阿尼姆斯角度从乔的人际关系、生活、以及工作角度分析其性格中的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感动——坚强面对。当世界变得无光、无声又无助,她一次又一次克服了软弱,选择了坚强;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感动——接受挑战。面对生活困境,她以超出常人的坚强毅力,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创造了奇迹;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感动——拥抱世界。自己生活在茫茫黑暗中,她却把一切投入给需要帮助的他人,把爱之光洒满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哈尔滨,一位名叫盛晓姝的女人的故事被人广为颂传。没有人说她伟大,但许多人正在或者曾经被她打动。作为中外合资企业的高级白领,她离时尚和享受很远,然而她以自己的方式过着一种精彩的生活。她在患有精神病的丈夫身上,写下了女性的坚强和人间至爱。为此,她舍弃了许多名与利,舍弃了美国小伙的爱情。请看她的真实倾诉……  相似文献   

5.
丁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广影响的作家之一.她的坎坷曲折的创作道路,历史地证明了她始终是朝着革命方向大踏步地迈进着.她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队伍中间.她是经历过许许多多严峻考验的忠诚于党的文艺路线的勇敢战士.  相似文献   

6.
塔拉庄园的大小姐斯佳丽生于上流社会,尽管她接受的是当时传统的教育,但个性天真任性,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在战火中经历了身心的磨难,其呈现出来的坚强的一面激励人心。在风雨中她最终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并坦然面对,以自己的方式对生活进行反击。在生活的种种遭遇面前,她以惊人的勇气面对并战胜困难,经历风雨后的天真小女孩最终成为乱世中的一代佳人,其坚强的性格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在《傲慢与偏见》与《十八春》中,简.奥斯汀和张爱玲分别借伊利莎白和顾曼桢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将东西方女性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伊丽莎白和顾曼桢对待婚姻与爱情的态度入手,展现了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从中可看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中西方女性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她无情地鞭挞了封建文化和封建宗法制度对人们的残害,描写了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所遭受的摧残,同时,也写了冯歪嘴子的生命坚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既有寂寞、孤寂的感觉,也有对苦难人生的不屈挣扎.在短暂的一生中,萧红经历着磨难,也有少许的欢乐,最多的却是无法排遣的无休止的寂寞.但萧红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她带着心中的伤疤去勇敢地面对现实,这在她作品中的表现即是,她叙说主人公的落寞无奈,也描写荒凉土地上人们的抗争和不屈.她的人生和创作之间可以说有这样一种联系,即作品中的凄婉美丽、抑郁寂寞正是生活中悲惨命运、苦难人生的一种写照;作品中所笼罩的那种伤感、那种痛苦思索来源于生活中经历的多波折和对社会的悲剧的自我体验.  相似文献   

9.
运用荣格心理分析法的"阿尼玛"、"阿尼姆斯"有关理论,从内部分析了曹禺早期剧作中"男弱女强"角 色配置模式的生成动因,认为这种模式是男主人公身上的"阿尼玛"、女主人公身上的"阿尼姆斯"付诸行动的结 果,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心理原型的投射,同时也源于曹禺自身的"阿尼玛"气质。  相似文献   

10.
夏绿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界英国杰出的女作家 ,《简·爱》是其颇有影响的代表作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简·爱这个孤苦伶仃、为争取自由、幸福和人格平等而勇于抗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妇女形象。在这一具有坚强、自由、激越的个性形象身上所展现的蕴藏在人类内心高尚而美好的人性力量 ,贯彻全书始终 ,成为深深吸引广大读者的永恒魅力。正因为如此 ,本文主人公简自然而然成为读者关注的中心 ,而对于另一个与简·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伯莎·梅森 ,由于其在书中出现的次数较少 ,作者在她身上着的笔墨也不多 ,甚至没让她开口说过一句话 ,…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7.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8.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