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我国医药企业专利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国外专利情况进行比较,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被国务院批复,标志着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批复四年以来,示范区的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向着预定目标迈进。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区位商进行了实证分析,经计算得出各城市的优势产业组合,并据此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更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云南有色产业作为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整理、计算2007年31个省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1个省有色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云南有色产业优劣势,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5--2007年江西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资料,计算2004--2006年江西工业各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专业化系数、企业专业化系数及从业人员专业化系数,得出江西产业集聚优势结论。  相似文献   

5.
趋势     
《领导文萃》2010,(19):8-8
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弱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指出,我国工业初级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弱化.正处于产业竞争优势的转型期。面临竞争优势断档风险。(《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8月23日)  相似文献   

6.
科技竞争力是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要素。各省由于科技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影响等要素的不同,其科技竞争力也不同。根据科技竞争力的内涵,构建出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为来源,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11.5,通过对31个省多项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客观地评价各省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4,(43):17-17
正——近年来,有关中国企业各项费负畸重的议论一直持续不断,但究竟企业费负有多重?近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彭鹏披露,他根据2012年、2013年公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税务年鉴等资料数据统计得出,2012年中国企业的费负为13743.48亿元,2013年则为15119.83亿元,呈现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8.
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中国贸易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中美高技术贸易所具有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构成不平衡和我国贸易竞争力薄弱的特点;再通过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技术创新角度找到影响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为促进两国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是我们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技术产业以利用智能资源和信息资源为主,对其区位因素布局特点和趋势的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对影响高技术产业区位布局的因素逐一进行分析。1.集聚因素高技术企业往往呈"群落"方式集中布局。如我国北京的中关村高技术区、英国的剑桥高技术区、美国的硅谷等。首先,集聚便于高技术企业获得人才和信息。集聚扩大了人才市场,便于高技术企业寻找各类合适的高技术人才。集聚为人才的高流动创造了条件,人才的高流动性也必然形成信息的高流动,因为科技人员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带去了原来企业的重要信息和宝贵经验。这  相似文献   

10.
要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效的手段就是创造大量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能占有可观市场份额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我国创造更多自主产权的高技术有两条途径一是以有雄厚实力的高技术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二是依托研究型大学,产学研结合进行自主创新.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证明,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1.
王磊 《经营与管理》2012,(10):85-88
鉴于金融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1997年、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分配系数的方法,从纵向对我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并利用1995年日本投入产出表所提供的数据,对中日两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和比较,从横向比较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得出:我国金融保险业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然而并没有成为主导产业;中日两国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现出相似的特征;日本的金融保险业的前后关联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而我国则是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较高;日本的金融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关联度较集中,而我国则较均衡。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制定大量高技术产业化政策,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不仅提高了企业研发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结合某五年规划期间的实证数据,基于有序Probit模型,从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两个角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化政策实施前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高技术产业化政策的扶持下,企业竞争力得到了提升,而管理水平却难以得到有效改善.为此,进一步给出了政策建议,为高技术产业化政策的实施和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许靖 《经营管理者》2015,(9):191-192
文章采用2001-2012年沿海六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分析高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而研究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推动高技术产业良性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应不断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要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效的手段就是创造大量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能占有可观市场份额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我国创造更多自主产权的高技术有两条途径:一是以有雄厚实力的高技术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二是依托研究型大学,产学研结合进行自主创新。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证明,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中外较有代表性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统计方法。在介绍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统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统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但是出版业在全国所占的比例却远远不如面积和人口,根据《中国出版年鉴2007》的统计,2006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3家,西部约81家,占全国总  相似文献   

17.
创新网络关系到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及发展,完善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对于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成及功能,全面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并从观念、主体间联系、政府、中介机构以及战略规划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应用强化的Russell效率测度模型与单因素效率测度模型,对依赖密集技术创新投资为发展基础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绩效进行了测度,从技术创新效率角度探究其"高产出、低效益"不良发展态势的症结及对策。测度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相对效率水平不佳,且逐年降低;整体规模收益不理想,处于相对最优生产规模状态的产业不到1/3;多数生产状态相对无效的高技术产业在技术引进经费上投入冗余相对严重,而在新产品销售和专利产出上又存在较大的相对潜在产出不足。针对此症结,完善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力度、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以提高或保持增加值率,是中国高技术产业从本质上摆脱"高产出、低效益"不良态势值得选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带动核心竞争力提高,从而又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向前发展,这已成了近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我国来看,近年来十分强调发展高技术产业,认为高技术企业是与高等院校、国立科研机构三足鼎立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既然高技术产业举足轻重,因而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企业与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资料显示,我们的高技术产业中还存在着两低问题。一是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度和技术水平较低。这可以从我国高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逆差较大反映出来。据统计,我国与国外的高技术产品一年的贸易逆差就达百亿美元以上,而且我国的高技术产品生产方式目前仍以加工  相似文献   

20.
虚拟衍生企业的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有关衍生企业和虚拟组织的最新学说。并且,在融合这两种学说的基础上,探讨政府科研机构转移高技术成果的新模式——虚拟衍生企业模式。以求说明建立虚拟衍生企业、迅速形成核心竞争力,对于发展落后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本研究认为,虚拟衍生企业模式为中国的科研体制和企业体制的改革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