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应当强调把学生当作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德育的话题,以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和表述德育内容,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内在需求和自主发展,使学校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当强调把学生当作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德育的话题,以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和表述德育内容,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内在需求和自主发展,使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马建华 《经营管理者》2009,(19):312-312
“德”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也是一个学校首要工作,更是一个国家素质教育的灵魂。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品德教育流于说教,使学生的知、行难以统一,存在着很多弊端。其实,在我们多年教育的探究和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德育的时机更多地蕴藏在学生经历的经验和教训中,蕴藏在学生现实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行为中,蕴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中。学生的生活就是重要的德育内容,就是重要的德育课程资源。只有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才能实现德育的教育价值和育人目标。因此,努力挖掘学生生活世界的德育资源,使之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生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将成为我们每一位教  相似文献   

4.
教育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德育是未来的灵魂,处在全球社会经济大变革的时代,学校德育工作有义务主动忧化盘活一切德育资源,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富有特色与魅力的德育实践活动,给学生以幸福发展的强烈体验.  相似文献   

5.
成飞 《科学咨询》2008,(14):13-13
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地位的落实、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有效的德育课程教学,而适度地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有机地、科学地把握好一个度.  相似文献   

6.
曹向利  孙坤 《决策探索》2007,(16):38-40
德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和道德境界的提升,促使成长中的人人格不断完善,良好的德性不断生成.这是德育的本真存在.德育课程实施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立足于学生鲜活的生活基础,变僵硬的道德教条的"灌输"为美好的道德生活的"体验",变单向的教学流程为师生双方的互动、对话.教师要从既定道德品质的教育者转变为学生品德发展的导引者,从学生外围走进学生中间.教师应改变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观念,本着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把促进学生德性成长作为自己教学的唯一目的.这是"生活德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当我国正在全方位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必须认真地思考和探索德育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德育现代化包括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内容的现代化、德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德育评价标准的现代化、德育队伍的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道德养成功能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社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德育过程创造了条件,搭建了舞台,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研究和创新学生社团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建构德育,强化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大的进步,但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的小学生唯我独尊、缺乏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和谐发展."三生"德育关注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三者的有机整合,为我们如何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提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育管理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质形式的规律,进行组织、协调、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本文针对农村小学实际,通过德育计划的制定;德育主题选择;德育活动形式和方法;德育评价等方面来阐述德育管理的有效。  相似文献   

11.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对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青少年时期是德育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李江涛 《经营管理者》2013,(7X):365-365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片面强调职业技能,忽视学生的德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急功近利的办学思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需要,而且也是企业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职业学校,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学校追求的目标,而当前职业学校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德育的加强、综合素质的提高,显然既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也不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压力,寄养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孤儿家庭学生的德育问题不仅是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讲,搞好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就搞好了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本研究报告介绍了一些针对中职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途径、方法以及取得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学德育研究要向社会,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要面向学生,深入探讨德育的内在规律;完善德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凌基银  蔡弘 《科学咨询》2007,(14):10-12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压力,寄养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孤儿家庭学生的德育问题不仅是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讲,搞好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就搞好了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本研究报告介绍了一些针对中职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途径、方法以及取得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学德育普遍实效性不高,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切实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的主体需要和现实体验等目的,建立层次化、人本化的德育目标,采取双向交流的德育方式,赋予德育新的时代内容,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时期,德育贴近生活已成为当代德育创新的重要课题,德育贴近生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德育工作者,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构建面向生活的德育新理念,使德育工作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德育目标贴近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不应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解决人的思想实际,使人生活在世界上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过去我们制定的德育目标、内容超越学…  相似文献   

18.
德育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人生价值观,并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关于中职生德育问题,并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地位的落实、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有效的德育课程教学,而适度地教学  相似文献   

20.
张海碧 《科学咨询》2009,(24):I0001-I0001
教育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德育是未来的灵魂,处在全球社会经济大变革的时代,学校德育工作有义务主动优化盘活一切德育资源;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富有特色与魅力的德育实践活动,给学生以幸福发展的强烈体验。然而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我们又做得如何呢?以笔者一孔之见,就存在以下积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