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善于发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  相似文献   

2.
常言说,教师是手持金钥匙的人。的确是他们用手中的金钥匙启开了智慧的大门,让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然而,如果教师只握一把金钥匙,只注重启开知识殿堂的大锁,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尽管同校同龄同师,但由于他们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等原因,便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学生,有的直露,有的含蓄,有的仔细,有的马虎……同讲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一听会做,有的则数遍不能;同讲一个道理,有的学生明明白白,有的却糊里糊涂;同提一个要求,有的学生马上做到,有的却迟迟做不到……这就是个性,这就是差异。有位哲人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  相似文献   

3.
蔡玲 《科学咨询》2009,(16):52-52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善于发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的美     
每个人都憧憬美的生活,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美。但什么是美的生活,如何创造美的生活,这又是很多人不能立即清晰回答的问题。 罗曼·罗兰说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揭示的是美的主体性:没有人,也就不存在美。的确,美是善于审美的人的  相似文献   

5.
读懂与读透     
<正>人的一生能不读书吗?当然不能。然而,读书与读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人读书,读出了理想,读出了成功;有的人读书,终其一生,失败离世。有的人读书,只为金钱;有的人读书,全为梦想。读书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不同,原因多种多样,笔者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许多人读书并没有真正读懂,或者说,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没有真正理解书的精髓,所以读了大半辈子  相似文献   

6.
张辉 《决策》2008,(9):44-45
“目前来看广东省委的决心很大,但是这次改革触及范围太深,因此最终能怎样落实,只能说还有待观察。”“要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2008年初广东省组织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这番话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性格方面的差异,有的领导干部善于表现、表功、表演,处处显现自己的本领、本事,给人留下很会协调沟通、很有方法举措的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会来事";有的领导干部则不善于甚至不屑于表现、宣扬、交际,只顾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把工作做好、把任务完成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会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这样的领导干部应该说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党的形象的代表,应该受到器重、得到重用。事实上,中央对这类"老实型"干部是  相似文献   

8.
<正>在实际写作当中,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材料,特别是政策性、思想性强的机关材料,修改几遍仍不能令人满意,看后如同一杯白开水;有的材料多少年仍不过时,看后仍有回味的余地。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实质上是一个写作内容的深度问题,只有写作有深度,才能使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9.
作为班主任,当我面对自己所带的班级时,深有感触地发现即便是在班集体这个小小的人海中,也有某些水珠不能和别的水珠溶合,甚至有的水珠根本不能溶于人海之中,下面就是我班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上,笔者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有的无所事事,有的说说笑笑,更多的同学知道学习任务而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些组的同学各说各的,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  相似文献   

11.
一、“分层次教学法”提出的背景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差异发展中的人。谈到人,自古以来,差异和差异发展总是客观存存的。究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一是牛理先大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例如,同一时间出生的小孩,他们有的跑得快,也有的跑得慢;同  相似文献   

12.
09.5班,学生56人,其中男生三十人,女生二十六人,优生10%,中等生20,其余为差生.初一下期,学生表现出许多心理问题:有的少年老成,情绪消沉;有的面带微笑,内心焦虑;有的畏畏缩缩,心理恐惧;有的盛气凌人,性情急躁……整个班集体笼罩着压抑、悲观、厌学的气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容忽视的.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中,观察力是基础,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是整个智力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掌握系统知识的必要条件.观察力是指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知觉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客观事物的各种典型的不显著特征的知觉能力.它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智力的发挥水平.有敏锐观察力的人,他们对事物反应灵敏、细致,深刻、正确、完整,能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能察觉一般人察觉不到的东西.相反,观察能力差的人则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即使看也是浮光掠影,不能很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就是学生学习愿望的实现,好胜心强的孩子们面对老师精妙的设问,经过一番的苦思冥想之后,往往会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切中要害,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出人意料,有的离题万里……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最佳的策略是赞美,肯定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唯有如此,方能激发学生踊跃发言和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自然,一位善于赞美学生、又能辨证看待每一位学生的老师,就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集体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否则,事倍功半,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谈谈我对赞美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认识。一、赞美的道…  相似文献   

15.
叶建 《科学咨询》2013,(9):89-90
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就意味着要实行因材施教,在钢琴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的发展前途是各不同的,有的学生期望成为钢琴教学者,有的学生只将其作为一种爱好,有的学生希望成为职业的演奏家。因此,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一、因性而教古代女子是不能同男子一样受教育的,所以当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主渠道,在这里学生可以展现自我风采,获得自信源泉,挖掘自身潜力。但是有些教师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没有意识到:教师不能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让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甚至有一些教师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待学生只有指责没有鼓励,只会加压不会挖潜;对待后进生、不善于表扬激励,只会挖苦、讽刺。这些有碍于学生发展的教师行为,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会赏  相似文献   

17.
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历史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观察、有条理的习惯,善于反思、质疑的习惯,敢于大胆猜测的习惯,善于开发与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习惯,自我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学会婉拒     
<正> 现在,在人际交往中,常听有人喟叹,人情累,常见人被“人情”困扰。其实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聪明的做法是:学会善于婉拒。学会婉拒,贵在“善”。 一为真。真实、真诚、真情。当人有求于己而己不能时,要让人知道真实的情状,抑着真诚的态度与人解释。有能不为则为不真诚,我们的生活需要有真情。有了真  相似文献   

19.
对教师来说,光有“恨铁不成钢”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冶炼术”,美于把“铁”炼成“钢”。我国古代教育家在《学记》中曾提出,施教要讲求方法,做到“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师对于学生,要善于诱导,不能硬牵着鼻子走,要启发学习兴趣,不能压抑积极性,要引导独立思考,不能代替做结论。  相似文献   

20.
对教师来说,光有“恨铁不成钢”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冶炼术”,善于把“铁”炼成“钢”。我国古代教育家在《学记》中曾提出,施教要讲求方法,做到“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师对于学生,要善于诱导,不能硬牵着鼻子走,要启发学习兴趣,不能压抑积极性,要引导独立思考,不能代替做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