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协整和误差纠正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动态机制。得出的结论是,长期而言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物价水平、国外物价水平是协整的。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对价格水平有影响显著,且这种短期影响受长期机制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合运用ARCH类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特性进行数据挖掘,在分析样本数据特征之后,文章依次建立了ARMA均值方程、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异方差性、持续性和不对称冲击,其中负冲击将加大波动而正冲击对波动影响轻微。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控制汇率变动的幅度和节奏以及建立完善的汇率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2季度。选取影响汇率的四个宏观经济指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协整分析,并通过Hodrick-Prescott滤波技术对经济指标进行平滑得到均衡汇率,在此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模型,对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汇率收益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序列具有左厚尾的特征,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集群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较强的记忆性,且前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本期的影响呈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与加拿大加元的外汇汇率,从去年6月至今年3月,一直在6.19—6.3:1的汇率上下浮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与加元的购买力差距如何?这是人们异常关注的问题,同时,笔者认为:若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正确解决,对于正确认识两国间的工资差异、生活水平等问题也是十分有益的。正是基于上述目的,笔者于2003年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通过对美元/人民币、非美元/人民币汇率收益的滞后信息和利空(好)消息影响下的人民币价格走势分析基础上,研究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收益的变化情况.研究中,我们在设定ARMAX-GARCH族模型基础上,选取了美元(日元、欧元、港元)/人民币日汇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元/人民币的汇率收益ARCH特性的特点,同时表明EGARCH模型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并且发现汇改后在上述三种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的收益变化及波动呈现出不对称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运用时间序列断点检验和自回归模型,分析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的响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的响应并不完全,具体表现为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调整机制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的推进并没有保持完全同步;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对2006年1月4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产生显著响应,具体表现为2006年1月4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并没有导致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调整机制发生显著变化;人民币汇率对2015年8月1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产生了显著且即时的响应,具体表现为2015年8月1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导致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调整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内物价水平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是开放经济中一个重要变量,人民币汇率是否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更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文章运用协整(cointegration)和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及动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物价波动在长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在短期,这种影响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建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模型,对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服从正态分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序列具有左厚尾的特征,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集群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较强的记忆性,且前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本期的影响呈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文章利用1994~2011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进行了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实际有效汇率和长期均衡汇率之间的错位程度.结果表明: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先后经历了两次低估和两次高估,总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汇率错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最新的多次结构突变循序检验方法,对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趋势项是否具有多次结构突变进行研究,并在多次结构突变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对消除趋势后的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是围绕着4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的;人民币汇率服从分段趋势平稳的结论对汇率政策有效性、汇率与其他经济总量关系研究及汇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统计》2005,(10):25-25
北京时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消息,立时震动了整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人民银行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双门限值的SETAR模型来分析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波动程度与调整速度在人民币升值和贬值时具有非对称特征,且波动幅度处于两个门限值之间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发散特征;此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在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持续小幅升值是一种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决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文章将从西方汇率决定理论出发,吸收西方有关汇率决定理论的合理部分,并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实际情况,探讨和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相似文献   

15.
左喜梅 《统计与决策》2022,(19):145-149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货币政策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的内生部分剔除,运用货币政策外生变量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能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抑制效应有2期滞后;单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扩大货币供给量无法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扩大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则可以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4—2007年季度数据,就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中国进口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尽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但传递效应仍然相当高,短期传递系数约为0.63。长期内,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对进口价格则具有完全的传递效应,长期汇率传递系数约为1。这一结果意味着中国进口价格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的响应程度较高、且速度较快,汇率波动会很快地传递到进口商品的价格之中。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波动性显著放大,各经济主体运用人民币远期产品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增加.文章运用协整检验、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交易比较活跃的1月期、3月期的人民币远期产品(NDF和FWD)和即期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套期保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危机前后,境内远期结售汇(FWD)套期保值绩效均优于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NDF).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是货币资产的价格,讨论人民币稳定或是升值的问题逻辑上应分析决定人民币价格的供求的变化,而不是讨论人民币升值后所产生的影响,在中国入世后经济增长而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但通过对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分析,笔者认为保持稳定将是人民币汇率的基本走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和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前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再通过建立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上涨会推动我国的通货膨胀上升;美元贬值会使得石油价格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石油价格与工业经济三者保持长期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杨缅昆  沈能 《统计研究》2012,29(10):39-44
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模型,以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以及国际商品价格作为变量,对人民币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之间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了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保持着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回落的结论,并根据实证分析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升值与否是当前通货膨胀生成及回落的重要原因。同时,文章提出治理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应以调整对外经济政策为主,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