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今年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芦沟桥事变”50周年和中日两国恢复邦交15周年。为了纪念中日关系史上这两件大事,兹就中日关系与亚洲和平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意见。 一、中日友好是亚洲和平的柱石 中国和日本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对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负有重大责任。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当前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看,中日关系都是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决定性因素。现在,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超级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内涵丰富,外交实践富于创新,科学看待当今时代、推动实现和平与发展,精准定位中国角色、让中国与世界互为机遇,全面发展对外关系、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构成其核心内容。习近平外交新思想、新论断、新理念系统继承、创建性发展中国历代领导人有关国际战略与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并在中国对日外交实践中得以充分展现:高度重视发展对日关系,从世界和平稳定与中国外交战略全局定位中日关系;坚持"两分论",团结争取广大日本民众;坚持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原则问题绝不让步。时代背景、世界潮流特别是中国自身根本利益,决定了朝着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方向引领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总体导向,而中日关系的特殊复杂性又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与方案设计需要"量身打造"。  相似文献   

3.
人类即将进入 2 1世纪。在思考 2 1世纪的中日关系时 ,我认为需要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展望 2 1世纪的亚洲和世界的形势。当前的国际形势 ,一方面多极化在加速 ,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在发展。这一趋势正在促进国际关系的调整。尽管有的大国企图建立由它主宰一切、独霸一切的单极世界格局 ,但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大国之间的制衡和协调 ,有利于构筑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进入 2 1世纪后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这一发展趋势将会持续下去。不言而喻 ,中日关系是今天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和…  相似文献   

4.
世界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我们可以把中日关系的发展分为远古、古代中世纪以及近代三个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我们按照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亦可将现代中日关系分为1972至1989年、1990年至2000年以及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展望未来的中日两国关系,中日双方应本着做相安无事的和平共处的好邻居原则,保持中日两国高层接触,利用多边会见促进双边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加强各层次、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全面深化经贸合作,顺应和平发展的国际潮流;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日民间相互认知与中日关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斌 《日本研究》2008,(4):67-70
中日关系是当代中国对外交往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日关系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决策者对重大问题的决断,也受制于中日民间的相互认知。目前,由于认知情景和认知偏见的影响,中日民间的认知时常以错误知觉的形式显现,这不仅妨碍了两国民众客观公正地认识对方,影响了中日民间关系向前发展,也严重威胁到中日国家间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不利于东亚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是科技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政治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新一轮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既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向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对我国人民公仆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严绍 《日本研究》2006,(4):62-64
有着两千多年文化联系的中国和日本,曾共同创造了东亚古代灿烂的文明。而进入21世纪的中日关系,则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古代中日两国文化关系的历史梳理,并理性回顾中日两个国家和民族相互认知的历史过程,来瞻望中日关系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8.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构建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菅直人内阁上台以来,积极强化日美同盟关系并紧密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计谋。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的撞船事件,激化了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矛盾,导致了两国关系出现又一次逆流。中日复交以来的历史证明,中日关系正是在搁置钓鱼岛争议的同时取得了长足发展的。现在日方有人否定 "搁置论",给中日关系发展设置障碍,必将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中日关系继续“回暖”,但也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价值观外交”等方面出现“制冷”因素。福田康夫出任日本首相以后,中日关系迎来了“福田机遇”期。这一时期能否持久,将取决于日本政局变化趋势和中日两国把握机遇的意志与能力。2008年的中日关系既有良好的机遇,也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关于跨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何方跨世纪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首先是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还要延续到下世纪中叶。这个时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传统资本主义转化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