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当我们读德国小说家E.T.A霍夫曼的小说的时候,读英国小说家勃朗蒂姐妹的作品《简爱》或《呼啸山庄》的时候,读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福克纳或卡波特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些神秘离奇、阴森恐怖的东西,使我们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在文学上,一般把这种充满神秘恐怖,气氛令人压抑的小说称为哥特式小说。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呐喊》、《彷徨》两部作品里,写到绍兴的四种店铺:质铺、药店、酒店和茶馆。其中质铺和药店,在《呐喊·自序》里叙到;酒店,小说《孔乙己》和《在酒楼上》,以之为背景,《阿Q正传》、《风波》里也提到;茶馆,小说《药》以之为  相似文献   

3.
悲剧、喜剧等本是戏剧文学的分类,但从广义来说,也可用来概括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样式.本文拟从这方面谈谈鲁迅小说的特点.《呐喊》、《彷徨》共收小说二十五篇.除个别篇目外,按题材性质和表现方法,大致可分为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和悲喜剧作品.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4.
朝鲜古代汉文小说雏形《新罗殊异传》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古代小说的滥觞,是9至10世纪的《新罗殊异传》中的志怪、传奇一类的作品,如《竹筒美女》《首插石楠》《虎愿》《仙女红袋》(又名《崔致远》或《双女坟)》等。在这些作品中,《仙女红袋》和《金现感虎》(又名《虎愿)》中的女性形象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善良、宽容的品质和忍辱负重、坚韧持守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年十月,汪曾祺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受戒》,这是一篇无论题材或风格都与近年来常见作品迥异的引人瞩目之作。小说以作者的家乡高邮县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个刚步入空门的小和尚明海和农家少女小英子之间的纯真爱情,逼真地反映了解放前的高邮社会生活,诗意地展示了秀丽俊美的里下河风光。值得注意的是,自《受戒》开始,汪曾祺的以家乡人民解放前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竟一连写了八篇(已发表六篇),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这些作品,不仅引起国内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而且引起了国外读者、学者的注意。虽然汪曾祺早在四十年代初就发表小说  相似文献   

6.
将鲁迅的《狂人日记》或陈衡哲的《一日》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均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其实,《盛京时报》刊发的《幻想之妖》《红颜泪》《新教子》等长期被忽视的作品,正是具有现代小说明显特征的短篇白话小说。因此,虽不敢也无意妄断"第一篇"桂冠的归属,但却认为这些篇什的文学史意义理应得到符合文学革命实绩的确认。  相似文献   

7.
北京、临清、江苏或河北清河均非《金瓶梅》作者构设故事地理的原型。从一些重要特殊地名见于或仅见于绍兴府城周围,所写山东省行政建置与绍兴府行政建置有差级对应关系,故事中几乎所有衙署均见于绍兴府城,特别是所安排城池内外格局与绍兴府城内外格局主要方面完全一致等几点来看,《金瓶梅》地理原型应即绍兴府城。小说其它一些描写也为本文提供了旁证。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他写的小说、杂文、散文中塑造了农民、地主、知识分子、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等多种艺术形象,有些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但在研究鲁迅的作品中,也使我们非常感兴趣地看到在他写的《无常》、《女吊》等回忆文章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些男女鬼魂形象。鲁迅塑造的这些鬼魂形象,无论在思想上或者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不仅使我们在思想上受到启发与教育,而且在艺术上也是个享受,当然,对于创作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是,在研究鲁迅的文章中却很少有人涉及,只是在二十多年前刘有宽、许钦文两位同志在介绍“绍兴大班”于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去北京  相似文献   

9.
一《呐喊》、《彷徨》的创作,从生活素材到小说的人物、事件和背景的描写,从大的地域方面来看,都与鲁迅曾经生活过的故乡绍兴和北方京城两地有着直接的联系。换言之,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他对绍兴和京城的社会生活及风情的观察和体验,成为他创作的直接生活来源,并对两个地方作了富有特征性的描写,从而形成了两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说。本文中把它们称作“绍兴小说”和“京城小说”。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三部作品《红楼梦》、《儒林外史》、《歧路灯》有六大方面的有趣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而其中的“败家子”问题尤其引人注目。《红楼梦》之贾宝玉、《儒林外史》之杜少卿、《歧路灯》之谭绍闻分别是三部书中的头号主人公,但同时又都是败家子的典型。通过对这些人物以及造成这些人物形象的多方面原因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比单独地、孤立地研究这些人物形象要多得多的东西。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三部小说名著乃至从宏观上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二战结束后,太宰治迎来了文学创作上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相继发表了《维庸之妻》、《斜阳》、《人间失格》等一系列重要代表作.太宰治的作品带有强烈的“私小说”特征,他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命的感悟等融入作品中,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虚无感、罪意识和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王蒙同志在小说的创新和探索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象《春之声》、《风筝飘带》、《蝴蝶》等等这样的一些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评论者的关注。这些小说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艺术描写上把焦点凝聚在人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上,着意于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有些评论文章,把心理描写归之于“意识流”的专利,称这些小说为“意识流”小说。我们认为,王蒙同志的小说,并不是舶来品,而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继承了我国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其小说、书信、日记等许多怍品中曾提及茶店,其中小说《药》就是以华老栓开设的茶店作为背景的。绍兴的茶店历史较长,也开设的较为普遍,乡下的绝大多数村落都有一爿或若干茶店,至于绍兴城里,街头巷尾的茶店就更多了。清末明初,绍兴的茶店要算花巷、县前街一带的“适庐”、“镜花缘”、“第一  相似文献   

14.
《觉醒》是19世纪末期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创作先驱凯特·肖邦最富代表性的作品,在小说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敢追求自我而得不到实现的女性。在《觉醒》中,她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烘托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这些象征分别包括言行象征、场景安排象征、空间结构象征、人物角色象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张爱玲《传奇》里有代表性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和《留情》入手,就张爱玲在这些作品中赋予的悲剧意识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她的作品中蕴涵着浓郁的悲剧意识:《留情》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见出这种意识的;《倾城之恋》则主要是在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交叉点上显示男女主人公的遭际所暗含的悲剧意义;《金锁记》则更以社会学、伦理学甚至精神分析学的立体视角,用仿佛免疫处理的文字,来发挥小说的悲剧意识,由于文字上异乎寻常的冷色调和在这些文字下滚烫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小说的审美意味变得更加醇正而深厚  相似文献   

16.
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的交界线上,英国文坛耸立着伟大的小说家,诗人托马斯·哈代的忧郁形象。哈代做为一个小说家,作品是非常丰富的,而成就最高的则是他统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作品。“性格和环境小说”包括这样几部作品:《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得》等。作家给这些作品起的名称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它们所反映的正是人物的性格和社会环境发生冲突而产生悲剧,其中或者以性  相似文献   

17.
在作品中引用外国文学作品并使之融入自己的文学语境,是大江健三郎创作的一贯手法。他在写作中对外国作品有意识地进行了引用,这些引用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他的小说《被偷换的孩子》中就体现了全篇作品层级这一引用手法,莫里斯.森达克的Outside Over There在《被偷换的孩子》的叙事构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鲁迅小说的相互联系中揭示这些作品的深刻性。但是,仅靠对《祝福》与《离婚》的比较分析,很难完成这项综合性的考察,所以,有些部分较多地谈到鲁迅的其它作品。  相似文献   

19.
《罪与罚》是心理小说的典范,长久以来它象磁石一般吸引着人们.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犯罪、自首、受罚的心理全过程,里面有大量的对人物的梦和梦境的表现.这些梦有的是提示性的,有的是揭示性的,有的是预言性的,这些梦多具象征意义,使人们自然地与客观现实联系起来.通过这些梦的描写,小说完整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内心.  相似文献   

20.
近代“新体文言小说”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小说发展到近代,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新体文言小说”.这些作品虽然仍用文言,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面目一新.纵观“新体文言小说”的发展,林纾的翻译小说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何诹的《碎琴楼》是今所见最早的此类作品.此后迅猛发展,苏曼殊的“衷情五记”,“鸳鸯蝴蝶派”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徐枕亚的《玉梨魂》,堪称此类作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