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授治学: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教授治学的现状,论文对全国部分高校的教授进行了调查、访谈,归纳出教授在学术道德、学术水平、学术权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授自身、大学与社会等层面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教授治学,需要教授以学术为业,担当道德楷模;需要大学赋予教授学术权力,完善教授考核评价制度;需要社会健全法律,改革科研体制,只有这样,教授才能安心治学、治好学。  相似文献   

2.
面对高科技时代的到来,西方许多有识之士纷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以求为人类探索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教授如此说:“中国提供了别的出路。时间可能对中国有利,因为我们一向习惯的爆炸式的生产发展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可能比中国人更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未来的生活。”英国科学史家  相似文献   

3.
刘代领 《社区》2011,(32):26-26
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教授在大学礼堂里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上最后一堂课。教授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很著名.”教授在黑板上按照由低层到高层的顺序写下了五行小标题: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阐发了“虚假需要”理论.这一理论是在马克思、卢卡奇等理论家对资本主义批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人的需要的现实批判.“虚假需要”理论的提出不仅可以帮助主体辨别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重建批判性和否定性向度,而且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理论源泉.“虚假需要”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欺骗性和受操控性特征.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弊病的分析虽然鞭辟入里,却没能找到一个合理而可能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5.
北宋庐州教授之职始设于元祐元年十月。周邦彦何时出任该职、出任的原因、在任之久暂、离任后行踪等,因史料所载不详,诸家推考存在明显分歧。实际上,周邦彦非北宋首任庐州教授,而应该是在首任庐州教授任满之后才得以继任该职,时间约在元祐四年秋;其出任庐州教授系循资所得,非因党争贬黜;其任庐州教授未满三年,而是中途离任,离任原因可能与新旧党争有关,也可能与当地行政长官相刁难有关;其离任庐州教授后,很可能即西去荆襄。  相似文献   

6.
<正>1.突然眩晕。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心脏病专家大卫·弗里德说:"当突然感觉到房屋在旋转,需要抱住墙面或家具时,就提示你需要立即就医了。这种类型的眩晕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冠状动脉疾病或心律失常的症状。此外,心率过快或过慢也会出现头晕。"2.剧烈头痛。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神经和麻醉学教授马克·格林说:"突然间出现剧烈头痛,应当立即就医,这很有可能是脑出血。即使这种头痛能自行消失也不能大意,小的脑出血会自行吸收,但如果这次不重视,下一次脑出血可能会夺去你的性命。有时,偏头痛也会让患者有头部爆炸的感  相似文献   

7.
美将出现「知识型经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学者教授威廉·哈拉尔最近发表文章认为,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2000—2010)中,随着实行自动化,所需要的蓝领工人和服务人员的数目减少,在美国很可能出现“知识型经济”。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蓝...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房屋拆迁制度自身的"拆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房屋拆迁以城市建设为其实施的前提条件.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征收、征用制度实施的法定前提条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因"城市建设"的内涵远比"公共利益的需要"宽泛,致使拆迁制度与宪法相抵触,成为一个违宪的制度.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它面临改变与撤销这两种可能的归属.事实上,拆迁制度将不能合流的不同法律关系强行撮合在一起,这就决定了拆迁制度的归属只能是撤销,而不能是改变.相应的法律变革思路应当是,遵循不同性质法律关系的指引,以建立相应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授终身制及其对中国高校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授终身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授的获得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要求。教授终身制是保证学术自由、提供经济保障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职业的有效手段,同时这一制度也存在着激励动力不足、保护无成就教授的弊端。完善终身制的方法是终身教授评估制度。这一制度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提示我们,在中国高校教师任用制度的改革中,任何一种方案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要善于进行利弊比较分析,同时终身制与短期合同制可以并存于同一教育体系,关键在于找到互补点。  相似文献   

10.
戈尔德施泰因(К.Γолъдштейн)于1939年引进科学的这一术语(即自我实现——译者注),在我的《动因和人》一书中,只是在比较特殊和有限的意义上加以运用。戈尔德施泰因把自我完善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能成为这样的人。这种需要的特殊的形式,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说法往往不同。对一个人来说,这可能是希望遗传父母双亲好的素养;对另  相似文献   

11.
受教授治校理念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探索教授治学的新途径,教育主管部门也通过立法积极推动教授治学.国内许多学者对教授治学现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在教授治学的意义、困境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这些成果为大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教授治学不仅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的组织特性和管理方式;教授治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要求,在治“学”的范围上不仅仅局限于教授个人治学方面,而且也应当参与、主导一些与学术事务相关的行政管理;教授委员会是实现教授治学的有效载体,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大学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的科学、民主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文的一段表述中,康德明确提到这样一个观点认识不同于思想.正是人的"思想"这一功能,保证了物自体、本体和自由等超越经验的理念存在的可能性,也为人能够拥有一个无限的、永恒的世界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康德对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的论证提供了根基.  相似文献   

13.
<正>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文的"序言"中,康德提出了两个看似悖谬的论断:一方面,自由存在者通过纯然实践理性确立道德法则,这一过程乃是独立自足的,并不需要宗教的涉入;另一方面,必须假定一个全能的存在者使至善的实现得以可能,从而保证德行与幸福的契合一致,因此道德必然导致宗教。与此相关,在之前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书的"辨证论"部分,康德还提出了一个难解的陈述,亦即,上帝存在作为纯粹实践理性的悬设,惟有在实践上可能却在理论上无法证明。为此,我们不得不追问,自足的道德法则证成为何依然需要宗教的指引?在理论上无法证明的上帝存在假设何以在实践上可能?山东大学哲学系傅永军教授的新著《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学:从伦理神学到道德宗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简称《康德宗教哲学》),通过扎  相似文献   

14.
<正> 所谓耗散结构主要是研究开放系统如何由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下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就是说一个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必须具有三个基本条件:(一)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二)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态;(三)系统内部各要素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抛开联合国一意孤行,它是否会完全放弃联合国?纽约大学教授汤姆·弗兰克说:“离开联合国对美国没有好处。没有美国,联合国可能变成一个遏制美国的组织。”  相似文献   

16.
市场的性质     
<正> 有交换“东西”的地方,就有市场。这“东西”可能是一袋土豆,一台洗衣机,或一所房子。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购买什么和对它付款两者之间有直接联系。但是这“东西”,也可能是堆垃圾,一付新义齿,国民教育,医疗保健,或一颗原子弹。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地由集体供给资金。一个人购买奶酪称为顾客,在他需要社会福利事业时,就称为“用户”;对商品的需要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概论》是经济系教授宋则行最近主持撰写的一本专著,即将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是为了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总结我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宏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问题.它集中地反映了宋则行教授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某些特点.宋则行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满足全体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就是要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好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所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反映,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户籍制度是一项包含多种利益分配的身份制度,户籍改革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必然面临复杂的博弈.在自愿选择的前提下,中国农民工户籍转变过程逐步趋向于政府与农民工基于成本利益估量的双向博弈.文章以博弈方法分析了当下农民工转户过程中农民工和政府策略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均衡路径,得出结论为:现阶段政府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大于所需成本,有动力主动推动农民工转户进程;农民工出于对转户后生活不确定性的考虑,需要政府适当保留其部分既有利益且提供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后对于转户才有持续积极性.为了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可持续稳定前进,政府可能在短期需要付出足够多的经济政策扶持;即便如此,对政府和农民工而言,这仍是一个双赢结果.最后以重庆户籍改革过程中的统计数据验证了分析结论并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主体既是现实存在,也是心理存在.网络的虚拟性,造就了虚拟主体.它可能按照"理想原则"建构,也可能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网络交往充满了悖论,一方面有对欲望的宣泄;另一方面,有对理想的抒写.网络的虚拟性释放了人的本真性,按照本真性进行交往,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主体间性.它是一个矛盾场,一个过渡场.一方面存在向艺术交往过渡的可能;另一方面,让人降格为欲望符号,互为客体,以他人为地狱,导致交往的单向性.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钱理群教授等人编的《大学语文》,它真是“一门写好在纸页上的课”,不需要人再多讲的“课本”。教授的点拨导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请看它是怎样导读托尔斯泰《复活》的一个章节的:从第四段文字看,玛丝洛娃是怎样在内心深处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妓女身份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