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幅绚丽的画卷。杨秀清的名字和功业与洪秀全交织在这幅历史画卷上,两人是分不开的。近百年来,凡论述太平天国历史,总不能离开杨秀清,他是个不可磨灭的形象。人们有的尊崇他、肯定他,有的贬斥他、诋毁他。因此。杨秀清成了一个有待作出正确评价的历史人物。 解放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蔚然更新。广大史学工作者在毛主席“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指导下,对杨秀清的评价问题,各抒所见,相互切磋,互有阐发和开展。但文化大革命中,万恶的“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大搞影射史学,梁效、罗思鼎辈秉承黑主子的旨意,在太平天国史上做文章。他们虚尊洪秀全,把他的瑕斑也捧为美德,对杨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一些太平天国史著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由盛而衰,关键在于天京内讧;而天京内讧则是由杨秀清“逼封万岁”所引起的,所以“逼封万岁”是导致太平天国败亡的重大历史事件,而杨秀清则是太平天国的罪人。  相似文献   

3.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看法。不同看法本来是可以通过讨论求得解决的;但是,近几年来经“四人邦”一伙大搞影射史学这么一扰,问题就更复杂化了。 我在初学太平天国史的过程中,对杨秀清这个历史人物有一点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愿意提出来,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4.
经过揭发,大家都已周知,罗思鼎的《论北宋时期爱国主义和卖国主义的斗争》一文,是在接受了阶级异已分子、文痞姚文元下达的一道密令之后炮制出来的。姚文元的密令是:“关于王安石变法,请再组织一篇讲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对付异族侵略”,“法家爱国,儒家卖国。宋亡于地主阶级中尊孔派”。而在罗思鼎的这篇黑文出笼之后,却又被姚文元搁置了三四个月,才又和另一篇由罗思鼎捉刀代笔,借风庆轮远航事而大骂现代的“满脑子崇洋迷外”、“投降卖国”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黑文,以及同是出于这伙黑帮之手而署名池恒和宫效闻的两篇黑文,一并在同一期《红旗》上刊出,妄图借此而杜撰出一个从古到今,凡儒家皆卖国的所谓规律。当他们实在在北宋以前的历史上找不出一个典型的卖国主义的儒家时,就把一顶儒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杨秀清“逼封万岁”一事,是关系能否正确评价杨秀清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过去罗尔纲先生于其所著《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考》一文中,进行过详细考证,曾指出:“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公元一八五六年)六、七月间,杨秀清迫洪秀全让位,谋夺取太平天国领导权。”等等。①近来,在史学界关于杨秀清评价问题讨论中,得读郭毅生同志及骆承烈同志两篇文章,②发现二位同志论及杨秀清“逼封万岁”时,恰与罗先生的上述断语完全相反,均认为不可断作篡位夺权。学习之中,对比两种相反意见,我基本同意前一种意见,不同意后一种意见。这里,仅就郭、骆二位同志提出的若干令自己产生疑问的见解,谈一点初步看法,并期望得到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6.
“四人帮”的御用舆论工具梁效、罗思鼎,为了服务于“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目的,大搞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随心所欲地歪曲、篡改、伪造历史,把整个中国历史弄得一塌胡涂,混乱不堪,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今天,彻底肃清他们的流毒,澄清被他们搞乱了的理论,把他们颠倒了的历史纠正过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服务,是摆在我们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战斗任务.本文仅就罗思鼎在秦汉之际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的谬论,进行一些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7.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杰出将领,为太平天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军事才能、行政才能和组织才能都是出类拔萃的。但是,正如毛主席指出的,“由于当时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没有先进的政党。因而这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得不到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样,就使当时的农民战争总陷于失败。”(《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不管规模多大,领袖多么杰出,归根到底总是要失败的,这是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任何天才的农民领袖也是超越不了的。杨秀清也不例外,他在为太平天国革命立下丰功伟绩,在和清王朝搏斗的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同时,却暴露了农民阶级的自身的弱点,保守、偏安的农民思想对他的局限,使他在军事行动和建都等问题上犯过很大的错误,终于导致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能归咎于杨秀清本人的缺点,而是农民阶级对他的局限,是不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本文就杨秀清的功绩、局限和结局作一些论述,以此参加关于评价杨秀清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天京事变”前,东王杨秀清是否称“万岁”与“逼封万岁”,这是关系“天京事变”起因和评价杨秀清功过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近百年来,史载互异,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乃是太平天国史上一大悬案。最近,我重读了《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六期《如何评价杨秀清?》和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农民和封建主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形势是怎样?儒法斗争的阶级内容又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在批判“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罗思鼎所谓“奴隶制残余势力复辟”的谬论时,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对问题的关键——我国封建社会封君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作较专门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需要,不择手段,歪曲历史,影古射今,欺世惑众,用心险恶,流毒甚广。他们御用的梁效、罗思鼎等写作班子,炮制了大量关于历史方面的毒草文章,起了特别恶劣的作用。这些文章把所谓“儒法斗争”提到支配一切的地位,以“儒法斗争”代替农民对地主的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发展的主线;以所谓法家的帝王将相代替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动力。他们虚构了一个宣扬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官制的基本原则与前后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官制是太平天国以客家人为主要精英阶层的社会结构的反映,旨在强化广西客家“老兄弟”的世袭贵族特权。杨秀清有意识强调官爵的特权性质而弱化具体职任。后期官制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贵族阶层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天京朝廷与地方诸侯权力斗争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郭毅生同志在《如何评价杨秀清?》一文中,就杨秀清“逼封”万岁问题,提出了新颖的“八位万岁”说,把讨论引向了深入。诚如所说:“‘八位万岁’一词,见于太平天国后期的玉玺上。”此方玉玺用青白玉做成,径宽六寸一分强,高八分强,纽高二寸二分。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下作立水纹。玺文共四十四字,宋  相似文献   

13.
论拜上帝教的二元化领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8 4 8年杨秀清取得代天父传言权 ,拜上帝教因此形成杨秀清、洪秀全两个教主。宗教的二元化领导酿致的最终天京事变发生。天京事变不仅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而且加速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向封建专制政权的转化。洪秀全因此失去军心和和民心 ,而遭失败。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由自身的腐败和专制而导致。  相似文献   

14.
捍卫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批判“四人邦”及其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大搞影射史学的罪恶行径,这在史学战线上是一场重要的战役。“四人邦”利用和篡改历史,大搞阴谋诡计,在中国历史方面搞古为邦用,在世界历史方面,搞洋为邦用。那份由罗思鼎把持的“四人邦”的邦刊——《学习与批判》及文汇报发表了不少黑文,肆意篡改巴黎公社的历史,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搬出一些洋幽灵作为他们影射史学的箭镞。对于他们搞的一些罪恶勾当,必须彻底清算。  相似文献   

15.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韦昌辉残杀杨秀清等人的严重事件。近年来,史学界都把这一事件说作反革命政变,韦昌辉这个阶级异己分子、阴谋家已遭到人们一致的鞭挞。但是对被杀者杨秀清如何评价,却存有争议。最近中华书局出版山东大学等四院校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把杨秀清说作“蜕化变质分子”,说他被杀前“篡位夺权的野心逐渐暴露”,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回京“‘勤王诛杨’,正是要粉碎杨秀清的篡位夺权阴谋”。这种说法,我是不同意的。杨秀清进入天京后虽然犯了一系列的严重错误,但他还不是一个篡权夺位的野心家,并未沦为天国的罪人。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四年夏季以后,正当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即将召开,四届人大正在积极筹备之时,“四人帮”突然对所谓“儒法斗争”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江青亲自出马,大肆鼓吹什么“儒法斗争二千多年”,并特别提出了秦汉之际的所谓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问题。于是“四人帮”的御用文人纷纷蠢动起来,梁效、罗思鼎、唐晓文等争失恐后地拋出一篇又一篇黑文,仰承江青的鼻息,以研究秦王朝为什么“二世而亡”为幌子,肆意篡改历史,炮制了一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四人帮”借批儒评法之名,行篡党夺权之实,捏造“儒法斗争贯穿两千多年”的谬论,大搞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四人帮”的反革命喉舌梁效、罗思鼎之流主观地提出什么“革新与守旧”、“统一与分裂”、“爱国与卖国”、“任贤与任亲”等这样一些问题作为“儒法斗争”的标志,不惜采取歪曲、篡改历史的手段来编造所谓“儒法斗争史”。  相似文献   

18.
“逼封万岁说”是解释1856年天京事变近因的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它包含着两个直接的结论:一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是图谋篡位,取洪秀全而代之;二是洪秀全受杨秀清之逼从而明确感受到杨秀清对他最高统治地位的威胁又绝不想被取代。从现有史料看,封万岁事当无疑问,关键在是否为逼封。对此,各种史料记述颇有出入,多系传闻,有许多自相矛盾处。本文拟从太平天国前期主要领导人封号称呼的特征以及洪秀全的思想意识特征对“逼封万岁说”作一点考察,我认为,历史上并无杨秀清逼封万岁之事。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一大精神鼓舞下,辽宁大学历史系最近举行了史学讨论会。应邀参加讨论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杂志社,以及来自十五个省市的高等院校、研究部门等四十三个单位。在会上,广大史学工作者同仇敌忾,深入揭发批判了“四人帮”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批判了“四人帮”随心所欲地篡改历史,捧女皇、批宰相、批代理宰相的罪行,痛斥了梁效、罗思鼎所谓写历史可以“七真三假”的反革命谬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史学反党,是“四人帮”反革命阴谋活动的一大特色。“四人帮”豢养的一小撮“北门学士”梁效、罗思鼎、唐晓文之流,都以炮制“史学”文章而名噪一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史坛上产生的这一史学体系,集中国唯心主义史学之大成,其反动透顶实为古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