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范畴视角下的语义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从语言、逻辑、语用、认知等不同层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但是由于语义模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而且对其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因此对语义模糊各层面上尤其是认知层面上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善。从认知层面上讲,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思维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而人的思维和认知又是通过范畴化来体现的,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因此,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从认知范畴化角度讨论语义的模糊性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会对语义模糊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客观世界的基本属性,也是人脑思维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作为思维的一种载体,自然而然亦具有模糊性。本文将首先浅谈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又因语言模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故对其涉及的范围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探讨其中的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3.
略论模糊思维所塑造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意义上的思维模糊性是人类共同的。阐述了模糊思维的概况、现状、定义、内容及其特点,分析了模糊思维所塑造的美,对理解思维的模糊性和模糊思维的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模糊语言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实在 ,它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客观事物是无限的 ,而词汇的容量是有限的 ,于是 ,词的概括性与多义性是不可避免的 ,语义的交叉也是难免的 ,这些是语言模糊的直接表现。语言的模糊性还反映在认知和交际过程中大脑同外部世界 ,认知主体同认知个体 ,思维、情感同表达 ,表达同表达愿望以及表达同理解之间的多种层次上。本文试图对这种具有模糊性的语言 ,即模糊语言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从而使其在交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们普遍相信语言具有精确性,而忽略了它的另一个属性——模糊性。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是指在对语言所指对象的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语音、语意、词汇等方面,其中最突出表现在词及其意义方面。模糊性表现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就称之为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维结果的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遍现象,广泛地出现和使用在不同的方面和领域。除在语言学上,在文学评论、心理学、哲学和数学等学科上,越来越多的人也显示出对它的兴趣和关注。本文通过探讨模糊性这一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6.
解读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在对模糊语言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汉模糊语言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根源及原型范畴理论界定下的模糊,主要探讨在认知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英汉模糊语言存在的差异,即:范畴体系差异、范畴结构差异、原型内涵差异及范畴的缺失;以期探究语言模糊的实质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模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客观世界的模糊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模糊理论在教育方面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学中模糊理论的应用极为广泛,这表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具有模糊性.以模糊理论为理论基点,分析了模糊性在语音、口语、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和翻译等方面的表现,阐述了模糊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模糊限制语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在试图分析模糊限制语与礼貌原则、合作原则以及Grice会话含义的关系基础之上,以数量会话含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将这几种理论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0.
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存在着模糊性,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识了。社会科学是否也存在着模糊性呢?随着人们分析社会问题的需要和认识方法、思维方式的多元化,逐步认识到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也存在着模糊性的问题。一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被证明大量地存在着模糊性,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常常要用模糊的方法。在历史科学领域就存在着模糊性。中国封建社会始于何时,争论了半个世纪,至今未见分晓。西周封建说,有他的道理;春秋、战国、秦统一、西汉、南北朝等说法也未必无道理。这些说  相似文献   

11.
试论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现象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言语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在认知系统发生作用,形成一种制约言语活动(从编码到解码)的机制——模糊机制.言语交际的实践证明:模糊语在语用上有正负值之分,带正值的模糊语能丰富语言的表现活力,因而有助于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不彻底、不完整的。在反应—思维—表达—交际这一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蕴含着偶然性、局部性、肤浅性 ,语言也就有了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语义上表现出来 ,交际在模糊中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13.
试论意象凝成过程中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构思容易表达难”的原因之一是意象凝成过程中的模糊性。事物模糊性是形成模糊思维的原由。模糊性产生于运动发展的中介区,思维运动中的体验、分析和综合都存在着模糊性。模糊性与准确性是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模糊学理论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处理现实世界中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现象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运用于PSC(普通话水平测试),可以极大地提高PSC的信度和效度。PSC性量结合的评分标准即精确与模糊的深度融合。模糊是精确的另一种形式,精确与模糊是辩证统一的,PSC评价的全过程充满性量结合的辩证因素,定性标准(模糊性)给予测试员实施PSC评分标准相对的弹性,并简要介绍了以模糊思维实施PSC定性评分标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试论模糊概念》一文中,我们已从形式逻辑角度对模糊概念的定义、特征、分类等问题作了探讨。本文着重从认识论角度讨论模糊概念在思维中的应用问题。一作为思维的基本细胞,概念是思维运动的出发点,也是人类认识的结晶。在人类认识的现实活动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精确性与模糊性都有自己存在的客观理由和必然依据。以不精确性、模糊性和相对性为基本特征的模糊概念,一方面固然可以从客观存在的大量模糊现象和人们的主观认识找到其存在的依据,这在《试论模糊概念》一文中已谈及;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人类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本身找到其存在的理由,这一点是不大被人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语言是一种模糊语言 ,其模糊性特征表现为 :用词的模糊 ,句意的模糊 ,主旨的模糊。文学模糊语言的生成原因 :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作家语言艺术处理的结果 ,其手法是在横组合上对普遍语言规律的颠覆 ,在纵聚合上是对生活话语的陌生化 ,它是创造主体的一种深层无意识积淀的升华与再现。建构在模糊语言上的虚构世界有一种艺术的空白 ,对读者是一种召唤 ,有利于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模糊集合论”诞生后很快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原因在于它涉及到人类思维的特性。“模糊化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活性特征”的问题的提出,使“模糊集合论”成了当前信息革命和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研究的核心。对“模糊集合论”的研究,不仅给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带来了重大变化,也给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模糊思维、模糊控制、模糊语言等问题的提出,为我们解决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这儿,我们着重从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来谈谈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交际中话语理解离不开语用推理。传统的话语理解模式是建立在严格追求精确理解的二值逻辑基础上的代码模式,它不能真正解决交际中话语含义的理解。源于客观世界、大脑物质结构及思维意识等因素的模糊性决定了语用推理的模糊性。模糊思维贯穿于语用推理的整个过程,使推理富有适应性、动态性、灵活性等"活性"特征,从而有效、快速处理交际中话语含义的理解。语用推理的模糊思维属性对人工智能研究能带来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9.
幽默语言是理解层面上的模糊语言,它同模糊语言学中所讨论的既有原型、又有边缘情况的模糊语言是不同的,其模糊性更多地体现在语境的模糊上,语义解释也强烈依赖语境的暗示.而模糊语言学中的模糊语言的产生来源于人类思维的模糊或事物本体的模糊,其实质是概念的不确定性,由词语的语义模糊体现,该模糊性是不能在语境中消除的.模糊语言在语义上的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幽默语言.  相似文献   

20.
模糊思维是运用柔性管理时的重要思维方式.柔性管理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后,模糊思维由于自身所具备的特征,包括思维的模糊性、语言表达的模糊性、思维的非逻辑性及意会性和瞬时性等,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都无法发挥的作用.模糊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体运作时,要注意坚持"适度"、"中和"和"至诚"的思想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其特有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