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蕺山学派对王学的师承与嬗变洪波洪波,男,1929年生,195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离休前为杭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蕺山学派是明末刘宗周(1578—1645年)所开创的学术流派。对刘宗周与蕺山学派的研究方兴未艾,众说纷坛,本文拟就蕺山学派对王学...  相似文献   

2.
刘宗周是明代王学的殿军,其哲学思想大致可以归源于王阳明。王阳明曾对意志与理智的关系作了考察。他强调意志的作用,但又肯定了普遍的理智对意志的制约。在王门后学中,泰州学派着重发挥了王阳明注重意志作用的思想,并由此提出了“造命却由我”,“意为心之主宰”的命题,把自我之意的作用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从而走向了唯意志论。刘宗周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泰州学派的局限,并试图通过对意(意志)知(理智)等关系的重新规定,以纠泰州学派片面突出意志作用之偏。刘宗周对意的考察,客观上构成了中国哲学(特别是王学)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点,刘宗周的弟子黄宗羲已注意到了:“先师(刘宗周—引者)所以异于诸儒者,正在于意”。(引自《年谱》卷中)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明清之际产生的以刘宗周为创始的,以黄宗羲、陈确等为中坚的蕺山学派,在认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与唯物论认识路线一致的光辉命题,诸如把即物求知与先物求知对立起来,强调在闻见感性认识基础上求“睿知”以及“行到然后知到”等。他们在论证这些命题中大大丰富了唯物认识论,其思想至今值得重视。“心以物为体”、“知为物化”认识的对象和源泉是什么?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外界的客观存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知识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学习来的?这是认识论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对上面的问题,刘宗周的基本观点是:“离物无知”、“知为物化”。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1988年是刘宗周(1578—1645)诞辰410周年。为纪念这位明末的进步政治家和杰出思想家,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省中哲史研究会于1988年11月21日至24日在绍兴举行了首届刘宗周学术讨论会。省社科院副院长王凤贤研究员就刘宗周伦理思想的特点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代表还围绕着下述问题展开了讨论。一、刘宗周思想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刘宗周思想的特点是他的慎独学说。“慎独”范畴发展为一个思想体系。“慎独立说”主要是发挥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兼采《中庸》、《大学》以及周敦颐的主静思想。这一学说的中心议题是讲“工夫”,把工夫放在第一位。其精华是强调伦理主体(我、心)在道德实践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但“慎  相似文献   

5.
陈确(1604—1677)字乾初,浙江海宁人,曾受业于江南名儒刘宗周。他是明末清初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公开站出来否定《大学》,怀疑《中庸》,同官方所倡导的宋明理学唱反调,还从实际出发,反对鬼神迷信和节烈,厚葬,宣传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这些举动招来的是非难与攻击,但他没有折服,晚年得“风疾”,病困十余年而卒。陈确的主要著作有《大学辨》、《瞽言》、《葬书》等,过去在社会中流传很少。性理哲学思想是陈确思想中较有特色的一部分,故专门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仁学”和“礼治”思想是其核心,曾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和生产活动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对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也为我们研究现代公共关系学理论提供了历史的本源。一、孔子的“仁学”思想在现代公共关系中的价值“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仅在《论语》中提及“仁者”,凡五十有八章,出现了105次之多,足见“仁”在孔子思想中所占地位的重要。在孔子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体现了修己爱人的自觉性。纵观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其基本…  相似文献   

7.
刘宗周小考     
刘宗周,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1578年,卒于1645年,他出身贫寒,万历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左都御史,因直言敢谏,为阉党排斥,从事教育工作。南明政权覆灭后,绝食而终,享年68岁。他学识渊博,兼通经史,批判朱、王理学,创导证人之意、慎独立说和实践躬行的作风,开创了蕺山学派。兹就刘宗周的身世、讲学场所、殉义之地和墓葬,作些考证,以飨学者。一、名字刘宗周,字起东(一作启东),初名宪章,宗周又其字也,童子试时,纳卷者误以字为名,遂以宗周进学(据刘汋:《年谱》及《录遗》以下简称《年谱》《刘子全书》卷40,以下简称《全书》)父刘坡,字秦台,殁五月而宗周始生,故宗周念“生不见父,坐郁郁,渐成赢疾,隐居乡里三十余年,无日不以先人为念  相似文献   

8.
埃里希·弗罗姆是著名的德国心理分析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元老之一.在六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所涉猎的范围甚广,他研究过心理学、人本学、社会学和宗教神学,也研究过马克思主义.他一生著述颇多,影响也很大,被誉为"为新社会的建立奠定了精神基础".著名的德国作家O. F. 瓦尔特曾根据他的理论写成了一部要求改变现今生活方式的小说《野蛮化》.中学的教师们也教导他们的学生"要读弗罗姆的书和按时读报".弗罗姆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1900年3月23日,埃里希·弗罗姆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922年,他在德国海德堡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俄罗斯经济学派”国际大会于2 0 0 3年年底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本届大会是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康德拉季耶夫基金会和国际科学史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大会的宗旨是介绍5 3位(截止到2 0 0 3年10月)国际和俄罗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生平与创作,以及俄罗斯经济学派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两部学术著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的视角》和《俄罗斯经济学派》,以及会议论文汇编的出版。本届大会举行了两次全体大会。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世界经济思想的顶峰”全体大会上,俄罗斯…  相似文献   

10.
据法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82年第3期报道:由夏尔·吉德学术会议组织的一次讨论会将于1982年11月18—19日在蒙彼利埃法学和经济科学院举行。讨论会的主题是:“夏尔·吉德和社会经济”。讨论会共举行四次会议,讨论的题目是:1.经济学家夏尔·吉德。2.尼姆学派和社会经济。3.当代社会经济的实践。4.各地区之间的合作问题和综合。第一次会议将对夏尔·吉德逝世后的50年提出新的认识。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他的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是什么?他对我们学科的贡献是什么?他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如何? 第二次会议讨论的问题是:他对合作和互助主义思想的贡献。其中包括:他对尼姆学派的贡献、他的合作与社会经济的概念以及他同当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第三次会议将讨论的题目是当代社会经济的实践。所有学术报告都将论述当代社会中合作与互助主义行动的重要性和更加全面地论述联合运动的作用。最后一次会议将讨论各地区对联合与合作的思想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波佩尔从来就不属于维也纳学派,他从未参加过该学派的会议。但是尽管如此,他也不能就被认为是圈子外面的人。1950年,在我那篇论述维也纳学派的文章中,我认为我有必要一再提到他。另一方面,如果不涉及维也纳学派的话,那末,波佩尔的论著从师友渊源来说就是不能被人们理解的。波佩尔同维也纳学派有着密切不可分离的关系;对于波佩尔的思想发展来说,维也纳学派亦有重大意义。在谈到卡尔纳普的著作《语言的逻辑句法》一书时,波佩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本书……在我自己的哲学思想上,标志着一场革命的开始”。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周行己     
南宋时期,薛季宣、叶适的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的理学(或称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成为全国思想界三大学派。推溯其源,永嘉之学与北宋后期周行已有一定关系。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他是“永嘉学问所从出也”。而近人侯外庐先生《叶适的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对哲学遗产的批判》却认为这“未免估计过高,周行己本人在学术上并没有新的创见”。建国以来,除侯先生大作简单的附带提及周行己外,尚未有专文介绍。因此,本文拟就周行己的生平、思想、同永嘉事功学派的关系,以及他在学术上的贡献,试加论述,求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同志。一、周行己的生平周行己字恭叔,学者称浮沚先生。北宋后期温州永嘉县人。  相似文献   

13.
对"什么是比较文学"这一关乎比较文学存在依据的重要命题,韦斯坦因超越了重视考证的法国学派和眼界宽泛的美国学派之间的争辩,采取了一种中间路线,他从辨析定义出发,主张回溯比较文学学科史,融合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研究之长而避其短.韦斯坦因尝试将比较文学这样一个开放的学科纳入一个科学体系,这种比较文学"中道"折射出其健康、公允、开放的思维方式,彰显了其远见及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校长任内,倡导“兼容并包”,并坚决贯彻,成效卓著①。“兼容并包”并非无所不容和无所不包,它在兼容中有所不容,并包中有所不包。概略言之,其内容含有;对不同学派,即使主张各异,只要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又没有被自然淘汰,能自成一家之言,虽彼此相反,仍允许在校内自由发展。许德珩在《吊吾师蔡子民先生》一文中说:(蔡师)“站在学术的立场,只要你是科学的,他都可以很民主、很理智的来接受、来包容。”②对教员不问资历,只要学术上确有造诣,即加罗致。他走马上任,即登门礼聘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一事,成为教育史上的佳话。胡适、李大钊等也是他邀聘来的。他也留下或邀请了一些学有专长的遗老遗少如刘师培、辜鸿铭等到校讲学。杨晦在谈到《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时说过:蔡元培“请的各方面人物都有,但是,其中主要的还是当时认为有进步思想的学者”,“皆新世界饱学之士”③。  相似文献   

15.
三浦梅园(1723—1789,名晋、字安贞)作为一个摆脱了学派束缚而独立进行哲学创造的哲学家,在日本哲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他生活于国家财政陷入严重危机、农民起义不断、町人暴动频繁的幕府制衰落时期,但因家住偏僻的乡村(今大分县东国东郡安歧町大字富清),故生活还不至于为社会动荡所干扰,得以以行医、教书、著述终其一生。他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谈“价值论”——兼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映梧 《求是学刊》2002,29(1):47-49
经济科学的两大学派———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学派与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 ,各有自己的价值论。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论有一个根本区别 :前者是为市场交换制定一套规则 ,后者是为“剥夺剥夺者”的政治目标奠定理论依据。市场交换日益国际化 ,只能实行一种公认的市场规则 ;中国加入WTO后 ,也必然要遵守国际交换规则。与此相适应 ,理论上也要承认多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形成和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17.
一、非均衡学派"非均衡学派",正如我们从字义上的理解一样,是相对于"均衡学派"而言的.这里的"均衡"是指瓦尔拉斯(Walras)均衡,即大家熟知的通过价格调节而实现的经济的一般均衡.因此,"非均衡学派"有时也叫作"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由于"非瓦尔拉斯均衡"有时又被称为"配额均衡",故也有人称该学派为"配额均衡学派".1.对瓦尔拉斯均衡的现实性的怀疑  相似文献   

18.
“华沙学派”曾是当代西方哲学中颇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如果说在一般哲学理论上它与“维也纳学派”、“马堡学派”、“牛津学派”等仅仅能平分秋色,那么它在当代分析哲学领域可与维也纳学派“两分天下”,而在逻辑语义学“王国”内可要独占鳌头了。“华沙学派”形成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叶。其前身为原波兰境内利沃夫大学的哲学协会;历经“利沃夫学派”或“特瓦尔多夫  相似文献   

19.
唐甄是一位可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列而无愧的伟大思想家。他的伦理思想富于创见,自成体系,具有与其政治思想紧密相连、功利主义色彩强烈、闪耀着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光辉三大特点,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的一株奇葩。 一、以“智”“制欲”的理欲观 唐甄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一样,反对理学家关于“去人欲存天理”的禁欲主义说教,肯定人欲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但是,他的论证方法与多数进步思想家不同。刘宗周、黄宗羲、王夫之都以“理在气中”的“气一无论”作为批判禁欲主义的理论武器。而唐甄对“理”“气”关系的思辨哲学问题没有兴…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吸收西方现代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改造中国哲学,在谋求传统哲学现代化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就哲学方法而言,冯先生至少在以下两点上区别于以逻辑分析见长的维也纳学派、新实在论等西方现代实证主义哲学:一是,他不赞同维也纳学派否认概念的客观意义,把逻辑分析单纯限定在语言逻辑的范围,并由此出发取消形而上学的作法,主张由“辨名”(分析语言概念)而“析理”(认识客观实在),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重建形而上学;二是,他认为逻辑分析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哲学方法,主张理智与直觉互补,认为在运用逻辑分析方法讲形而上学的同时,还必须求助于“负的方法”,即直觉方法。一、“讲形上学不能讲”冯友兰说:“真正底形上学的方法有两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