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凤珠 《浙江统计》2011,(11):25-26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近年来,上海市嘉定区产业结构持续提升,但结构层次依然较低;与此同时,就业结构逐步优化,但就业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且多集中于传统行业。为促进嘉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协调发展。建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控外来人口规模,实现“双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因此,研究分析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对于国家或地区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剖析了各个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变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2004~2008年不同年份的截面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对城市化进程的贡献基本稳定,但是,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2008年流通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贡献出现了相对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高清  冯桥仙 《上海统计》2002,(11):11-13
就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城市功能的变化。从对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可以看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技术含量高、协作化、专业化强的现代化产业方向发展。相应地,劳动力就业结构也从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即从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初加工型行业,向高附加值的高、精、尖行业转移。一个以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为中心的国际大都市正在形成。但是要真正充分发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作用,还必须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就业…  相似文献   

6.
流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产业竞争力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综合比较全国部分省(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发现当前浙江省流通产业竞争力存在着流通效益比较低、企业规模不大、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发展工业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人口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产业空间集聚与产业产值增长的关系的理论研究在空间经济学的框架下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空间经济学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的集聚上,对于第三产业关注甚少,流通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典型代表,文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然后实证检验我国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与流通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证明我国流通产业集聚不但促进流通产业产值增长,而且二者之间互相促进,存在正向循环累积关系。  相似文献   

9.
香港制造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香港制造业何去何从 香港《行政长官2003年施政报告》中指出,“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持服务,既是当前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也是最需要提升的重点行业。”显然,香港特首的《施政报告》指出了2003年以后,香港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是包括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持服务等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的结论与对统计数据定性分析的结论相一致。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不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对就业的促进带动作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周荣蓉 《统计与决策》2016,(10):136-138
文章基于1995-2013年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计算了安徽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与结构偏离度.接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建立了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失衡.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的S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  周兵 《统计与决策》2008,(11):109-111
文章引入潜变量的概念,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考察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从统计上说明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关系的显著性,产业结构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影响以及就业结构对三次产业就业量的影响都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特征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江苏产业就业结构现状,比较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空间差异,指出江苏整体、区域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提出就业弹性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就业弹性模型及三大区域的就业弹性值对江苏产业就业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实现四大经济区域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均衡转移,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协同演进.文章基于偏离-份额分析Dinc-Haynes拓展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对照这一目标,我国正在进行的就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正确的,动因是积极的.但是,在四大经济区域之间,就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正在拉大.  相似文献   

15.
1.流通产业规模上了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在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浙江省流通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所创造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西部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与西部城市化率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第二产业与城市化率的相关性不显著,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率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西部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具有很高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省基于自身特殊的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在产业结构方面有自己的发展特点。本文对海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进行一个尽量全面的梳理,在描述海南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研究海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 《统计与决策》2007,3(22):97-99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对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前后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只在改革开放时期存在因果关系,且只存在流通产业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单方面的推动作用,而工业化进程并没有成为拉动流通产业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分析了直辖市、东中西部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对区域收入差异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就业结构对区域的收入差异影响不同,针对不同区域情况,提出了协调发展产业,调整产业就业结构,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借鉴美、德、日三国的产业集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简述南京产业集聚现状及其对推动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增强产业集聚、提升南京城市化发展内质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