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有12省市区,土地面积约68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七成;人口3.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1999年开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掀起了新一轮开发的热潮,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西部12个省市区纷纷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改善投资、服务环境,以生态、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计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西部经济增长态势 虽然库兹涅茨本人是根据一个国家的经验数据总结提出的倒"U"理论,但是在研究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该模型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更为巨大.因为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即是研究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某一特定地域空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及其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良性循环.本文主要以西部地区作为区域研究对象,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等12个省(市、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其面积6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人口约3.67亿(2002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8.56%.文章主要选取中国西部地区1986-2002年的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探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演替轨迹,为西部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藏族地区主要指西藏自治区以及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内的10个藏族自治州和两个藏族自治县,总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为500多万。地处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不仅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独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具有奇特的地质地貌,瑰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民族文化,独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开发西部发展西部提供了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西部地区在地域上主要由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重庆、广西、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区、市以及湖南省的湘西和湖北省恩施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组成。土地面积67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口3.46亿,是全国总人口的27.5%。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西部地区就有51个。有7400多万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多公里,和蒙古、俄罗斯、印度、顷甸、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与许多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在历史上,曾经是华夏民族文明的摇篮和中国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只是到了近代,由于环境的变迁和海洋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才相对的落后了。目前,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不到东部地区人均值的一半。有关资料表明,西部各省、区市的经济力水平能够排在全国前20位的只有四川、云南、陕西三省,而处在最后的6个省、区均在西部地区,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进步,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再次成为全国人民十分关切的一件大事。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度势,及时做出了开发西部的重大决策,吹响了向西部进军的号角。在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必须处理好西部大开发中的几个辨证关系,以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腾飞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10个省、市、自治区,人口2.85亿,占全国人口的23%,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14%。西部地区面积54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56%。其中平原盆地不到10%,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48%,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近一半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陆地边境线1247千米。西部地区矿藏丰富,煤岩储量占全国的36%。石油储量占12%,天然气储量占53%,一些稀有金…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农业管理机构与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伯塔省位于加拿大西部,面积63.8万平方公里,人口 303万,其中城市人口 247万,农村人口 37万,农业人口 19万。在全加拿大13个省(地区)中均居  相似文献   

7.
四川是中国大陆客家人口最多的五大省区之一,在西部省份中位居第一,总人数约250万,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的后裔。聚居在横亘于成都东郊和东北郊至龙泉山脉间的成都东山区域内的客家人,学术界称他们为“东山客家"。东山客家是四川客家两大聚居区中最大的一个,该聚居区包括了今天成都近郊的五区二县约40个乡镇,总人数约150万。东山客家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距离成都20公里的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洛带古镇。  相似文献   

8.
吴平 《山西统计》2002,(2):16-1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日渐显现。面对占国土面积55 %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2 2 .8% ,矿产资源占全国 50 %以上 ,而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60 % ,不及东部地区人均GDP一半的西部地区 ,这种区域间不协调的经济发展 ,直接影响全国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 ,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 ,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本文以经济发展中心 ,人力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结构开发为着眼点 ,阐述与西部开发的关系。一、“以人为本”发展西部经济西部地区是我国…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劳务输出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正模 《四川省情》2006,(10):29-30
四川是一个内陆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全省87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即约5000万,其中有3900万农村劳动力。而四川耕地总量相对人口和劳动力偏少,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保守的估计都在1/3以上。因此,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主线。四川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成为我国跨地区劳务输出的主力,为我国劳务输出最多的省份,人员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其中最集中的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四川共输出劳动力1633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42.5%,其中省外877万,省内820万人。2006…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发展全国开放性经济的重要方面,一有助于加快培育全国统一市场,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多年以来,西部地区农业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缓慢,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蟊特别是近年来,西部农民收入增幅呈下降盼趋势。西部大部分地区属农村牧区,农民在西部人口中占绝大多数,这种严酷的现实决定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关系到迅速改变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的落后现状,确保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前提性问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1.西部多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1995-2013年省域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方法,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化规律。结果发现,1.中国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分布均呈现出由东往西逐渐降低的规律,城镇化非均衡主要体现在土地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则未出现明显分异。2.全国尺度人口城镇化基尼系数随时间不断下降,城镇化非均衡逐渐减小;土地城镇化基尼系数则呈倒"U"型,城镇化非均衡先增后减。3.东中西三大区域内人口城镇化基尼系数均呈直线下降,区域间非均衡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土地城镇化非均衡则是东部大于中部和西部,但近年来西部已超过东部。4.人口城镇化非均衡在1995-2001年间主要来自地区间重叠,而后2002-2013年主要由地区间差异驱动;土地城镇化非均衡则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5.核密度估计显示人口城镇化增速较快,波动较小,而土地城镇化则极化趋势明显,波动较大。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推进宜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两方面着手,特别要注意土地城镇化的失衡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背景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04年,西部的青海与新疆婴儿死亡率分别为32.17‰3和29.76‰,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城市,其婴儿死亡率也为13.6‰,而贵州省黄岗村2003年婴儿死亡率竟高达406.3‰。同时,与西部城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4年上海市婴儿死亡率仅为3.78‰,由此可见,我国婴儿死亡率的地域差异巨大,西部地区婴儿死亡率的状况让人担忧。由于西部各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婴儿死亡率数据的全面收集存在困难,且考虑到四川省人口、GDP均占西部12省市区的约四分之一,在西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将人口素质区分为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口素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身体素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动趋势,而文化素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是递增的;另一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而中部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口的身体素质还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均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运用TOPSIS方法从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等四个角度测算中国整体和各省份城镇化协调水平,并对不同区域城镇化协调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整体城镇化协调水平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2.中国各省份城镇化协调性水平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发达省份城镇化协调水平相对较高;3.不同驱动要素对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差异明显,具体排序为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城镇化的表现尤为明显,中、西部地区土地城镇化的表现较为突出。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友  贺柳 《四川省情》2003,(2):41-42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 全省菜有21个市州,总人口为8493万,3个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不足1/10,而辖区面积占全省48.5万平方公里的62%强,可见四川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其民族地区地位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6.
一、西部人口自然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经济发展和人口自然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在工业化开始后,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特征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陕西、重庆、云南、广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贵州、青海、西藏)经济发展滞后的状态,和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有着直接的联系.2001年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4.8‰,死亡率为6.37‰,自然增长率为8.42‰.这一人口增长速度,较1991年出生率高达21.02‰,自然增长率高达13.84%‰,虽然有了显著的降低,但依然偏高.与东部地区(这里的东部指除西部12各省市区的其他省市区)同期相比较,出生率高出4.2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高出3.82个千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城市化与人口迁移——2000年以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容提要: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苏远琳  邱楚 《四川省情》2002,(12):16-18
人口与经济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劳动、就业、人口投资和经济技术投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的许多方面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四川省是中国的西部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09%,居全国第5位;人口8600多万,居全国第三。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西  相似文献   

19.
功能定位: "两区两基地一枢纽"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是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可以根据为"两区两基地一枢纽",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将力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经济区的两大主体省市,四川和重庆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壁垒,把成渝经济区定位为一个整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由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人才条件等等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但是,中西部地区国土面积827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616%;人口6814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686%①,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