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法国画家雷杜德,他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20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成了《玫瑰图谱》。在此后的180年里,他以各种语言和风格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降临人世……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画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  相似文献   

2.
"写"作为对中国画作画状态的特殊表达形式,尤其是在中国画中"写意画"的广泛运用,使得它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自宋元以后由于这个直抒胸臆的"写"字使得画风大变,并且在之后的中国画发展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石涛所建立的"一画"系统也不例外,他把"写"作为支撑其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所使用的"写"与古代画学中的描述与运用,虽然在大体上一致,但是进一步分析就能看出,他不仅继承了古代画学中对"写"的运用,并且把"写"作为对当下的一种"创造"精神体现,运用到他的画论、画跋和当下的作画状态中。所以,石涛的"写"不仅是中国写意精神的高度体现,也是他"创造"思想的集中表现,更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组画《睡莲》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绘画最具代表性领军人物莫奈的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睡莲》饱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光与色彩的完美融合,使画充满活力又宁静神秘。他以顽强的毅力换来了是印象主义最后的"光与色的绝唱"。本文通过对组画的介绍来感受莫奈高超的绘画技巧和独树一格的画风。  相似文献   

4.
李有观 《社区》2008,(30):54-55
49岁的英国人富兰克林在一家管理顾问公司上班,他每晚都迫不及待地赶火车返回苏塞克斯郡乡下的家中,希望能挤点时间摆弄"园艺"。然而,富兰克林的园子里种的不是玫瑰,而是各类蔬菜,这是大约70位邻居们的“菜篮子”。他对这份“工作”乐此不疲:“这件事太鼓舞人心了。”  相似文献   

5.
从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小说题目出发,探讨了这部作品使用"玫瑰"作题的独特用意,分析了福克纳运用"玫瑰"巧妙传达出的四层创作涵义:用玫瑰象征爱米莉本人;用玫瑰的缺失喻意爱米莉的爱情悲剧;用玫瑰寄予对爱米莉的同情;用玫瑰为旧时代谱一曲挽歌。通过这四方面的诠释,揭示了福克纳对旧南方矛盾的心理,展现了作家复杂的写作用意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穆木天1926年以法国文学为参照的文学批评体系是通过《法国文学的特质》建构起来的。针对"五四"以来新诗观念上"诗"与"散文"的混淆,他提出"纯粹诗歌",主张新诗的象征主义发展,追寻"诗"与"散文"的"纯粹分界"。与周作人、梁宗岱以及法国诗人瓦雷里的象征主义诗学不同,穆木天的象征主义是通过"个人生命"与"国民生命"的"交响"和"暗示"即"诗性境界"实现的,他揭示了"诗"与"散文"在建构基础和方式上的根本不同,为中国新诗的独立发展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静界     
浦均的山水将传统表现方法与对自然的切实感受巧妙地融为一体,探索性地运用了直线语言,并将自己对用水的理解与造境相统一,既有传统的意境,又自生情趣,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主导语言。他以"直线"画山,以"直线"写水,他的"直"并不拘泥,而是以"直线"语言贯穿融会于通幅之中,力求灵动多变,苍润兼济,着力于深邃的意境。他的画协调生趣,平淡而宁静,其作品中透出的气息可窥出其画人合一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李荷卿 《可乐》2011,(3):37-37
女孩喜欢玫瑰花。托德想和女孩们交往,因此得有玫瑰花。这就是我13岁儿子的逻辑。这个逻辑让他走进了园艺世界。"爸爸,玫瑰花多少钱?"托德问。他爸爸放低报纸,说:"那得看你是想要一株植物呢,还是想要一朵玫瑰花送给某个特别的人,比如你妈妈。"  相似文献   

9.
就等你中招     
刘墉  阎广鸿图 《可乐》2011,(7):53-53
下午,王董特地跑了一趟银行,从保险箱里拿出两幅画,到裱框店为画配上框。回到家,他找出锤子、钉子,拿着画进了厕所。"什么?你要把画挂在厕所里?"王太太惊讶地问,"你吃错药了啊?""没办法,老邝要来家里吃饭。""老邝是来吃饭,又不是来上厕所。"王太太忍不住笑了,  相似文献   

10.
“怎么样?我厉害吧?”下了巅峰,那人在我耳边洋洋得意。随手拿过台灯边的日历,上面布满了写意的玫瑰。他颇有些自豪:“宝贝,看,咱们可是朝朝花开呀。”每次,我们都会在完事时,在日历上随手画一朵玫瑰,一个月下来,满园花簇簇,就是他最得意的时刻。只是,我转了转眼珠:“可是,你没觉得咱们跟刷牙没两样啊?”  相似文献   

11.
宋国强 《北京纪事》2014,(10):101-102
收获在荣宝斋那一年,刁建的画渐入佳境。这一天,他跟一个朋友去逛荣宝斋西画廊。荣宝斋一直是刁建的艺术殿堂。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去那里转悠,揣摩大师的意境,学习同道的笔法,每次都会有一些收获。当然,一些很有点名气的画家作品摆在那里却都少有人问津,这样的事情也不新鲜。老来看画的刁健也感到没新鲜感了。他看后脱口而出:"这样的画,我也能画。"也许是太过自信,说话声大了点。刁建性本谦和,平时很少评论同行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告别的年代     
让槛外人评画,该说老浦用心不轨吗?他大概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八卦之魂,要么看画,要么见人。至于为画写文章,是要见心的。我们同窗三年,老浦年长我一些,我高中的美术老师是他的大学同学,我们研二时这位老师进校成了"学妹"。大家笑,该怎么个叫法呢——画画的人,辈分是乱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字润之(一作润芝),早年他撰写文章时,"泽东"、"润之"常缀作笔名,如《湘江评论》上的多篇文章就以"泽东"为笔名。"二十八画生"(因繁体"毛泽东"三字共二十八画)是毛泽东最有特色的笔名。1915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写《征友启事》首先署用,与纵宇一郎(即罗章龙)互酬诗作及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皆署此名。  相似文献   

14.
高更的早安     
《北方人》2007,(8)
高更(1848-1903)法国画家。他是继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革新者,与凡高、塞尚等人被人们称为后印象主义。高更为了追求艺术,舍弃文明优越的生活,远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寻求新的天堂。他的生活和创作都充满了传奇。高更的画色彩单纯,用笔粗犷,反映了当时欧洲艺术回归原始、追求表现生命本源的倾向。他被人们称作是法国绘画中象征主义的首领。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6,(11)
著名画家黄永玉有一次在法国巴黎街头写生时,一位年轻的法国女士微笑着跪在他背后看他画画。天气很热,画家全神贯注于街头的风景。那位女士虔诚地给他倒了一杯水。刚好画家口渴了,就在他端起水杯的时候,画  相似文献   

16.
沥粉画作为一种工艺装饰的画种,它从建筑和家具中走来,成为近年来的新鲜的事物,它突破传统模式,从古建筑上单纯的描绘程式化或象征性的图案纹样,表现艺术构思而形成了一种用沥粉工艺完成的绘画即"沥粉画"。它以独特的工艺效果和浓厚的装饰趣味给人以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7.
晚清驻外公使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所说的油画,为法国19世纪知名的全景画《围攻伊西要塞》,一名《围攻巴黎》,由画家菲利波托父子合作创作。晚清到过法国的许多中国人曾观赏此画并记录感想,他们对此画不约而同做的民族主义的解读,是一种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18.
潘颖颖 《南都学坛》2012,32(5):135-136
<正>一、手绘效果图的历史溯源手绘效果图是由西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画演变而来的。建筑画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1670年成立的意大利圣.路卡学会对建筑画技法、风格的形成、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促使建筑画开始走向规范化。自16世纪起建筑设计的中心逐渐由意大利转移到法国,在意大利建筑设计和建筑画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19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风格。19世纪后期法国的建筑画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从理性自由主义转向激进民主主义,这与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密切相关。马克思之所以能够针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颠倒,以及对其法哲学中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的超越,从理论上说,主要是由于他对法国大革命作了初步的研究,"依靠法国的理论",站在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一个结果。马克思颂扬民主制与人民主权,也试图以"真正的民主制"超越资产阶级的民主制与人民主权原则,达到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这为以后的思想转变打下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初夏的一天,72岁的朱玲宝一大早就从宝山区赶到了位于静安区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参加"快乐活动,放飞梦想——上海市学校少年宫集中展示活动"。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店彩灯"的唯一传承人,朱玲宝向现场的小朋友传授起了"罗店彩灯"的制作方法,他热心地告诉小朋友彩灯的制作过程——先在胶布上画刻度,再进行铁丝几何图形的制作……"希望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小朋友认识罗店彩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