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的根本因素。邓小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外交出发点的中国领导人。在邓小平的战略视野中,将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出发点,将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国家利益的根本内容,突出中国外交的国家经济利益,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和平与发展利益的一致。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战略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利益。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反过来影响国家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形象不是自然生成,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费正清认为当时新中国所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不会持久,最终注定要被调整。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费氏加强了对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并没有持久原因的研究,认为:(1)受到中国传统外交心态和外交战略的影响;(2)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世界和平和中美两国利益;(3)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中苏关系"貌合神离";(4)共产主义和极权主义相结合的苏联与新中国在文化上差异甚大。费氏的有关认识和研究既是他一直主张美国外交战略要贯彻"美国国家利益"和"现实主义"两大原则的体现,也是他长期研究中国历史及亲身体验中苏两国不同文化氛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多变的国际体系,加之中国自身的实力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使得国家利益的界定和外交战略的定位十分困难。正确区分中国的核心利益、重要利益、一般利益和无关紧要的利益,是中国外交战略定位的前提。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中国的外交战略定位应该坚持: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以亚太地区大国为基轴,进可由地区政治对国际政治、世界政治发挥有力影响,退可以稳定国内政治,形成国家政治、地区政治、国际政治和世界政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当前,关于石油安全与战略储备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来自多个方面。石油安全涉及我国的根本利益,开展对外能源合作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一种国家行为,能源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工作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因此,中国外交政策的取向应整体考虑。中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政策,维护国家的石油安全和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其外交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这不仅是由于他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其国家利益观具有极强的共生性,主要体现在外交宗旨、战略原则、策略方法等方面。其共生性渊源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利义共生思想,社会主义制度及其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共生观,全球化下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共生关系。挖掘其丰富的共生性内涵,对于中国的和平外交事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并发展出一个国家利益的层次理论;进而提出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定位原则及“发展国内、稳定周边、扩展贸易、走向世界”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最重要而成功的举措之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有义务承担起维持世界和平的责任,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性也决定中国必须参加维和行动。参与维和行动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手段之一,受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和指导。从外交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看,中国参与维和行动也必然包括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的集中体现,这一外交思想生成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期、中国外交战略亟待调整的时代背景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蕴含了立意深刻的国际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国家利益观的外交思想内涵。其中,国际秩序观表明了中国在现行国际秩序中的国家身份与角色定位;国际责任观明确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发展程度,并据此确定了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应综合考量的内容;国家利益观则凸显了国家主权安全这一利益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金融外交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保护其海外利益的重要工具,中国近年来加强了金融外交,特别是周边金融外交。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新兴大国,中国怎样在国际经济高度一体化,美元一枝独秀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中保护国家利益就成为目前金融外交的核心问题。云南特殊的地缘优势使昆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了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国际金融的政治学角度分析,昆明区域国际金融中心怎样通过金融聚集,辐射,促使东南亚、南亚国家在与中国经济合作中形成高度依赖,从而破解地区大国领导难题,助力于中国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以及大周边战略。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意识形态性能否相融是一个长期受到关注的方法论问题.基于自身的特点,社会科学不可能成为与意识形态毫无关联的科学;意识形态也非纯粹主观性的,进步的意识形态有其客观性的特质.据此,属于认识的客观性层面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是可以与意识形态性相融合的,其客观性不必也不能通过拒斥意识形态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特征在于,遵循主体出发的原则,从主体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用实践改造的原则,来揭示人的方式如何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依照人性发展的原则,揭示人性的发展与自然界、社会的发展的和谐一致。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阶段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主体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客观实在性、自觉意识性、社会历史性、主动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能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超越来自客体的制约性、主体的限定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是以社会生产和经济利益的客观性质作为假设前提的,新制度经济学是以人的主观行为作为假设前提的。假设前提的不同,导致了对制度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界定。对两种假设前提的比较研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行为论中,行为在构造上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二者存在内在统一的关系,行为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客观积极地实现主观。作为犯罪成立之规格的犯罪构成,既不能忽视自身评价对象——行为的构造,又不能抹煞行为构造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因而要将主客观相统一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将犯罪构成要素予以体系化,形成犯罪构成体系。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超越了不同的刑法基本立场的不同内涵,对犯罪构成体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快要"的语义特征主要表现为短时性与客观性,"就要"的语义特征主要表现为促发性与主观性。二者在语义特征上的差别是造成其用法差异的根本原因,其与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了"的共现情况为其语义特征提供了有力的形式验证。"快要"作为时间副词的稳定程度要高于"就要",但其主观性程度却远远低于"就要"。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论是站在现代哲学美学反形上学立场上的,反对把心和物作实体化处理,主观和客观的界定也是相对的,美的真实意蕴是化掉主观和客观而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重点在"统一"(同一)上。黄应全得出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是主观论的结论,其原因是他的思维方法是旧本体论的,他对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的分析也是静观的,不是动态的。他推理所涉及的"心灵"和"形象"都不是朱光潜的原意,他的实体化思维使得他非此即彼地把美同美感割裂开来,这是他的错误结论的病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虚实"范畴源自老庄论"有无",在魏晋六朝时期经玄学之争实现了由哲学、美学领域向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重大转化,并在玄学思潮、言意之争、人物品评和文学创作等共同构筑的场域中,内涵日益丰富起来。文学批评史中的"虚实"范畴不单来自哲学和思想史,而且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学实践为"虚实"含义的演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文在论及"虚实"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发展面貌后,以刘勰"隐秀"说与当时"永明"诗风为个案,透视"虚实"发展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外刑法理论关于不能犯的界定众说纷纭,主要是主观论与客观论的基本对立。我国通说在不能犯危险性的判断上采取的是抽象危险说,进而肯定了不能犯的犯罪性。其实,认定不能犯的关键在于认定行为是否有侵害法益的危险,因此该文以"质量并重、存在与否、身份有无、时空真假"等标准对不能犯进行具体分类,从手段、对象、主体、时空四个方面更明确地判断相关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  相似文献   

19.
犯罪构成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大犯罪构成均由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构成。客观方面是主观方面的外在展开,是主观方面的客观化、具体化,为证明主观方面服务;主观方面是支配行为的内心意思,是对行为趋向的认识和控制,藏蕴于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征表行为人对法规范的蔑视态度,是犯罪认定的核心,其具体层面之主观罪过涵盖故意、过失、动机、目的,且故意是对法规范的对立态度,以此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化事由,以及违法性意识、期待可能性纳入故意的考量范围。有鉴于此,在纷繁复杂的犯罪构成的选择和适用上,只有发微主客观方面之辩证关系,洞悉犯罪构成之作用机理,才能实现"随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文献   

20.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 ,这一研究正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展现了与原来意义上的主体性不同的主体间性。人在交往中生存 ,因而人的世界是一个交往的世界。作为主体的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 ,实际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主体和主体共同面对特定的客体或客体世界 ,成为某种共同主体。与这种共同主体相对而言的是某种共同客体。共同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同主体性 ,这是一种内含着交互主体性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