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现代散文的源与流是现代散文研究界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分歧颇大的问题。它首先要认定“什么是散文”。在论证了这一大前提之后,本文作者大胆提出中国现代散文的真正源头是古代文学中的“骚”与“赋”,而五四以来外国文学的介入又为这一文学样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因为历史如此源远流长,现代散文才可能在问世之初即表现出迥异于其它文学样式的特殊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与中国现代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散文的独特贡献。作者通过对郁达夫散文理论、散文创作与编辑思想的综合分析,指出“个性化”原则是郁达夫现代散文观的核心所在。而个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要求,则体现了现代人文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在郁达夫现代散文观中的自然融合。至于郁达夫在坚持本土文学表现风貌和学习异域文学表现手法中的矛盾与最终取舍,也对后来者不无启发。文章最后指出了郁达夫现代散文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二十年代对于中国现代散文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期。现代散文从此开始文体的自觉,并于短短数年之中蓬勃发展,迅速形成迄今为止现当代散文史上最为繁盛的创作局面。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文学现象。研究这一现象。于反思中寻求启示,将有益于目前和今后的散文创作。自觉的显著标志二十年代散文自觉的第一个标志,是完成了由“文章”到“文学”的关键性蜕变,许多作家有意识地开始了文学散文的创作,写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4.
散文的概念,古今有不同的含义。我国古代将散文与韵文并提,把韵文以外所有的散体文章都称为散文。那时散文的含义是极其繁杂的。今天所说的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现代散文的领域也是极其广阔的。有的同志曾经指出“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散文继承了古典散文的艺术表达技巧,拓展了散文的内在精神。通过工笔重彩、白描、留白等写作手法,现代散文语言呈现绘画美,对语言节奏和音调平仄押韵的追求使得现代散文语言呈现音乐美。受到现代媒介的影响,现代散文语言又呈现语言的杂糅与分化。中国现代散文语言的美学参与并促进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海派小品散文是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生命意象,本文试图把海派小品散文归入现代散文的大视野中,就"个体与自我"、"个体与社会"的问题,与闲适派及太白派作比,去把握海派小品散文的文学生命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评介《现代十六家小品序》,论述了阿英的现代散文观。文章首先介绍了阿英走近现代散文的特殊背景,而后谈到面对现代散文,阿英固有的传统文学观念与革命文学思想的交融,最后,通过对《现代十六家小品序》的具体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阿英对现代散文发展作出的独到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雪 《东方论坛》2011,(6):53-56,64
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转变以及纯文学意义上散文概念的出现,使写作主体的身份特征由以往的多重社会身份向文学层面转变,这种特点在现代主要散文家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钱钟书、梁实秋等的文学身份中集中体现出来。由中国现代散文创作成就可见,散文创作的风格和成就是和主体的文学身份质素密切相关的,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主体身份向文学层面的转变,是现代散文文学性增强、白话文语体魅力充分呈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个人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散文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而产生。五四时期,“个人主义”孕育了现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和散文理论的变革。1920年代,“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了现代散文的发展与创作特征,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潮流分化。1930年代,“个人主义”的结构性矛盾促发了现代散文领域的论争。“个人主义”思想因其固有的局限性和矛盾性,在特定历史时期遭到了抵制和批判,但是它却丰富了现代散文的风格和特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这里的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为主并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纯文学散文(不含新闻文学、历史文学、科普文学和杂文)。较之别的文学样式,散文的欣赏较难。因为它无定体,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难以把握。诚然,通观现代散文创作,发现散文欣赏还是有“迹”可循的。我们认为,欣赏散文应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真实美、自然美和诗意美。唯此三者的和谐统一方为上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杂文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内忧外患的交织中诞生并走向丰富和成熟的。鲁迅把现代杂文称为“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鉴于鲁迅毕生致力于用杂文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经国大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经验和杂文作品,此文旨在梳理鲁迅对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性贡献,探索中国现代杂文中的鲁迅精神,及其对鲁迅杂文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众女儿的形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东方女性"之美的闪光点;同时她们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又深受双重人格的困扰。吕启祥先生的论红文章,特别是《〈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立》一文,从女性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意识出发,深刻解析了《红楼梦》中"东方女性气质"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红楼女性如何在审美活动与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的命题;阐述了《红楼梦》一书与现代女性文化形象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应恢复和确立《红楼梦》在世界女性学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当代新诗史》《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这三部新诗史对食指和朦胧诗这一个共同问题的不同阐述,可以较深入地探讨新诗史写作中不同的写作立场、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带来的可能性和限度.这三部新诗史能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入历史,为我们阅读诗歌营造了不同的氛围,对读者而言,它们是互补的,共同为我们阐释那一段历史,突现诗人诗作,使我们获得一种对历史的洞察和评判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家传记的发展与繁荣,是新时期文坛的重要现象,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家传记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有时代审美变化的原因,也有传主人格魅力的原因,还有传者精神需求的原因。中国现代文学家传记的写作也存在着意义缺失、为传主讳、屈服于大众趣味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双语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译词的正确选择需要依靠语境,分析语境获得正确的译词是实现翻译的重要手段。运用语境理论,选择以张培基中国散文英译作品为个案,分析了汉译英过程中对语境因素的把握和在词义理解基础上对译词的选择,揭示了它们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汉字的形成、发展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古代巫史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直接促进了汉字的形成;在发展中又与儒家文化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文化;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受众体使汉字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严复是我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翻译《天演论》 ,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中国铁路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条从主要依靠外籍教师到逐步培养高水平中国教师队伍的道路.其教师主要由外籍教员、归国留学生和新式学堂毕业生等组成。各铁路高等学堂在教师任职资格上严格把关,宁缺勿滥,对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外籍教员的管理也十分严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资历参差不齐、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待遇相对优厚,也是近现代中国铁路高等教育师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传媒与鲁迅杂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以来逐渐兴盛的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 ,为鲁迅杂文提供了最便捷最有效的生长空间。由于现代杂文同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的广泛而密切的依存关系 ,决定了杂文的报刊文件性质 ,从而让鲁迅以独具创造性的文体形式与表现风格 ,确立、发展了现代杂文文体 ,并使之达到成熟。于是 ,现代杂文因为鲁迅的执着探索和不断实践 ,以审美的艺术形式直指人心 ,成为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20.
对于金庸及其小说出现了反差极大的评价,褒之者誉之为中国文化英雄、民族神话的创造者,贬之者斥之为祸国殃民的文坛妖孽。如此过度的褒贬其实都是国族意识导致的意义张力作祟的结果,而这种意义张力来自于特定的研究对象个体与国家民族等宏大语境之间造成的巨大落差。中国现代文学或20世纪中国文学等学术概念和学术平台自然而然会激发评价者的国族意识,从而不可避免地形成意义张力对学术的干扰。汉语新文学的视角避免了宏大语境的自然渗入,也就规避了意义张力对学术评判的干扰,从而为金庸研究回归学术理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