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评《审美概论》陈咏芹南京艺术学院顾永芝先生的《审美概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方法论,吸收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美学的合理因素,对以人类的审美活动为中心的诸种审美实践和审美现象作出了比较系统、深入的阐释。《审美概论》着重突出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并旗帜鲜明...  相似文献   

2.
广州青年学者黎乔立的专著《审美新假说>(香港世界出版社1992年9月)的明显的创新,是提出了审美的生理基础,指出人类的审美生理,要求心理能量得到控制、节能与缓解;一切审美学中的上层建筑,都离不开这个基础。很多年来,我们重视审美的社会性、心理性,而忽视审美的生物性、生理性。固然,审美主要是社会心理活动,但是,这种社会心理活动是有生物生理基础的。忽视了生理基础,就架空了社会心理,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审美的社会心理性质。此书正是在审美生理学方面为审美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一、捍出了“审美生理学”,对顾德…  相似文献   

3.
一、“体验”的提出与《庄子》的传道逻辑问题源于这样一对矛盾:《庄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同时又显露出极端的“反美学”的态度。比如他说: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①他甚至主张:擢乱六律,铄绝竿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②这种“反美学”态度如何解释?我们虽然不满足于用所谓庄子追求“大美”、追求“自由”来笼统说明。因…  相似文献   

4.
评《审美鉴赏系统模型》孔庆峒作家韩少功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说:面对西方文化,“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地承认自己的学生地位,严格地说,我们的很多学科,至今还在靠西方的输血而生存。”这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忧患。怀有这种忧患的大概不仅仅是韩少功一个人,尽管我们一年...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的本质特征,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向青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爱美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由人类生产实践的本质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当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达到预期目的时,就会感到满意和愉快,产生美感。所以人类爱美的需求,爱美的天性早已有之。爱美的天性使人们不满足于自然的现状,而要有所创造。人的创造性与人们对美的爱  相似文献   

6.
北宋文人苏东坡在评论盛唐诗人王维的诗、画时曾这样说:“味摩谓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话之画,画中有诗。”这个十分精当的评论也适用于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是这样的情景俱佳的作品。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和刘宋初期,这是个大动乱的时代。东晋与十六国的共峙,南北朝的对立,使人民在战乱和压迫剥削的双重磨难下挣扎。《桃花源记》正是作者和人民痛恨这个时代的产物。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族家庭,他的青年时代也曾有过“济苍生”的壮志。在《拟古》诗里,他说:“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在《杂诗》里,他…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这段话指明了研究国情、尊重国情、一切从国情出发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了我党一以贯之的注重国情调查与研究、重视国情教育与宣传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以韩健鹏为主编的中国国情教育全书编委会共同组织编撰的《中国国情教育全书》正是体现了我党这一思…  相似文献   

8.
词体与词心──评孙立《词的审美特性》姜小青近读孙立《词的审美特性》(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版),深感于作者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与较高的艺术理论素养。孙立这部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词学专著,以词之本体研究为同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词之现象上升到词之本质,...  相似文献   

9.
雄辩的一家之言──评《教育本质与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雄辩的一家之言──评《教育本质与规律》秦玉明洪宝书先生的《教育本质与规律》是一本探讨教育本质与规律的专著。该书以多学科的运用、严密的论证、深刻的分析、全新的结论,为教育学理论注入了新的血液,获得教育理论界好评。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在于突破现有的藩篱往...  相似文献   

10.
岭南的词学研究在已故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詹安泰先生之后,年青学者已崭露头角。其中成就卓著的,应推汕头大学副研究员张惠民君。惠民君在发表了十数篇有影响的词学论文之后,编纂了《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合作)、及近40万字的《宋代词学资料汇编》,近日又发表研究新著《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把自己从事的宋词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一书,从词学史上最早的一篇论文(欧阳炯《(花间集)叙)})说起,深入探索了宋代词学审美批评史上的四大高潮的代表人物:高擎“自是一家”理论旗帜的…  相似文献   

11.
焦勇勤 《东岳论丛》2003,24(1):143-144
近 2 0年来我国陆续出版了大量有关审美心理研究的论著 ,但对于民族审美心理的研究 ,特别是对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的研究却显得少之又少 ,由梁一儒先生及其博士生户晓辉、宫承波所著的《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一书的出版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是“九五”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终结成果。本书紧紧抓住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向内从理论层面审视其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向外则联系到中国文化史的各种现象 ,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不囿于审美心理研究中单向思维的定式 ,以审美文化作为审美心理的表象甚至支柱 ,将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2.
美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但更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美学理论研究的一切成果,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审美教育的实践与具体应用之中。这也是美学研究的最大落实与应用。美学要发展,只有走出书斋,走向具体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是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美学研究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有三个创新:一是理论创新,二是体制创新,再是科技创新,可见理论的创新比体制的创新和科技的创新都更重要。最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钱津博士的专著《劳动价值论》就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4.
评《大地足印──朱自清传记》曹惠民,张涛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姜建的《大地足印──朱自清传记》(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真实地展示了朱自清的人生轨迹、思想脉络和情感流变。作者能够秉持学术公心,给朱自清以恰如其分的学术评价和历史定位。该著文学...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燕赵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子谔批阅三载,终于完成了《磁州窑审美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一书,笔者读后,深觉该书对弘扬磁州窑审美文化具有如下几项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高旭东 《江汉论坛》2005,6(1):126-129
梁实秋《雅舍小品》的写作是他从文学批评到文学创作的一种转折,但梁实秋又在这些小品散文中,将自己反对五四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古典主义文学倾向、对理性与人性的推崇以及反对文学太贴近时代等主张,融化到雅舍小品乃至其它散文的写作中,形成了不同于新文学主潮的独特的审美风格,但是这些小品在许多方面也背离了梁实秋的文学批评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艺术张力。而中国大陆清理阶级斗争为纲而呼唤大写的人、跳开现实的直接性而“寻根”以及90年代的随笔热,正是雅舍小品展现艺术魅力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7.
朱志荣教授在《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构建了本色化的中国审美理论,是中西文论对话的新创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朱志荣的中国审美理论建构在中国独特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维与审美特征基础之上。中国与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方主要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学学科的话语转型问题虽然为美学界普遍认同与思考,审美文化现象的研究虽然也引发了一次次的学术热点,但是,客观而论,美学界对以上两大命题的研究仍有诸多困惑,我们至今对审美文化问题的探索仍在现象域徘徊。譬如,当代美学从理论层面转入审美文化这一特定语境,其转向的合法性根据如何,审美文化理论型态的内在精神与品格如何,其实践和操作的原则是什么?尤其是在当代文化日趋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审美文化应关注哪些现象和问题,如何去关怀和介入现实,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诸多矛盾与困惑等等。在学…  相似文献   

19.
在探索中创新──评张达、程玥的《文艺原理新论》刘复生在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社会政治模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我国理论界从苏联承袭了整套文艺学模式。之后,国门开放,在居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各种文艺理论一涌而入,于是旧的理论范式出现危...  相似文献   

20.
对文化冲突和人格取向的审美思考──评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蒋守谦1993年,长篇小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以后,忽然受到社会的青睐,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创作高潮。马瑞芳的《蓝眼睛·黑眼睛》就是在这个创作高潮中面世、以其鲜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而引人入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