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洪远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3)
分清两种含义的使用价值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使用价值是否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使用价值是永恒范畴还是历史范畴?我感到要弄清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分清两种不同含义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战国策》部分冯谖客孟尝君原文长铗归来乎。注释长铗啊,咱们回去吧! 按这里的“归”字当解释为“归附”、“投奔”。《史记·孟尝君列传》:以贫身归于君”;《信陵君列传》:”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可证。冯谖投奔到孟尝君门下,但孟尝君释未能以上客待他,所以发牢骚说:“长铗啊,咱们投奔到这里来,吃饭连鱼也没有啊!” 相似文献
4.
傅尔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股票,是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信用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股票的原理,构成了他的股份制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有机部分。我认为,从我国股份经济的目前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来,学习和掌握《资本论》中的股票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分析和认 相似文献
5.
江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2)
马克思关于交通运输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撷取了几个片断,作为初探。一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它的职能是实现对象(人或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这一职能也被包括在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般规定——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之中。因此,运输并不是某一社会生产特有的现象,而是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环节。马克思说:“在每一个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的位置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必需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尚未出现的“印加国,虽然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中分析了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和价值形式以后指出,在商品生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和物结合着,就成了被隐藏在物的外壳内的关系,因此产生了拜物教。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商品的神秘性,神秘得好象支配了人的命运一样。作为产品,抚之有形,清晰可见,然而产品一旦作为商品,就具有一种古怪的模样,令人不可捉摸。它在商品生产社会中主宰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人们盲目地拜倒在它的面前,就象原始社会膜拜风神一样。 相似文献
7.
8.
田有成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1)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向来的注家皆训“昼寝”为“白天睡觉”,“粪土”为“秽土”即打扫起来的垃圾和尘土。打墙必须是新土 掺有垃圾尘土打成的墙松垮不堪,随时都会倾圯,那是不值得抹泥粉刷的。这样全句译作:“孔子的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气愤地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镂成器,掺有垃圾尘土打成的墙不值得抹泥粉刷。’”孔子旨在用来比喻自己不上进的学生,说他不堪造就。 相似文献
9.
沙丘事件本来就是疑案。赵高就私下对胡亥说:“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史记·李斯传》)赵高、胡亥与李斯三人阴谋立胡亥为太子,矫诏杀扶苏,这确是该疑的。《史记·始皇本纪》记载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又《李斯传》和《蒙恬传》载,始皇病重时,赵高和胡亥、李斯三人的活动很神秘鬼祟,由此我就怀疑除了纂立胡亥矫杀扶苏外,一定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问题。此案存于我心中数十年,遍读各书,也未见有人提出怀疑的。然而,我以为这是古史上的一件疑案。 我认为秦始皇死因不明。使我引起怀疑的有下列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0.
邵文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一)以、夭宣公十二年传曰:“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杜预注:“水遇夭塞,不得整流,则竭涸也。”孔颖达疏:“水当盈川而以壅,故竭;是水遇夭塞不得整流则竭涸也。夭遏是壅塞之义,故云遇夭塞也。”注、疏于“以”字均无解。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曰:“‘以’若读本字,则不必有此字,但云‘盈而竭’足矣。”甚是。章氏谓“以”当借为“台”(yí),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释周公华钟》:“古铭,以多作台,二字义通。”《方言》:“台,失 相似文献
11.
郝仁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拙作《论使用价值在价值决定中的地位》在《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刊出后,一些同志对使用价值是不是个经济范畴,从而属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提出质疑。这是在作者意料之中的。因为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科书及人们的头脑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一个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的永恒的自然范畴。因而考察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满怀无限崇敬的心情来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人们不能不提起他的主要著作——《资本论》。这是马克思毕生心血的结晶。在这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中,马克思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走向灭亡的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为社会主义奠定 相似文献
13.
李志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一) 我国经济学界围绕价值决定问题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了,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大分歧。在讨论中,一般都认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同一部门内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二是指不同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劳动时间。争论的焦点是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的关系问题。对此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决定价值量。在这种观点中又有两种意见,其一是直接决 相似文献
14.
南丽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1)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科学地阐明总资本运动过程及其规律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不仅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且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调节问题的理论基础。因此,对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进行深入地再学习 相似文献
15.
黄焕山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资本主义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这种传统的观点科学吗?笔者提出怀疑。首先,“按资分配”中的“资”是一个模糊概念。它到底是指资本呢?还是指生产资料?在资本中又到底是指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总资本呢?还是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呢?是指资本的质呢?还是指资本的量……?马克思认为,资本≠生产资料。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因此,“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资本是已经转化为资本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 相似文献
16.
邓子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财政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性质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时,也阐述了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货币运动的一般规律。其中《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阐述的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的理论,对于我国有计划地运用客观规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滕品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0,(2)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通过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指导思想。建国40年来,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建立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但是,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18.
戴述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商品矛盾只是资本矛盾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形式。它潜在地包含着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但它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因此,对商品矛盾到资本特有矛盾的转化以及资本特殊矛盾的经济内容,必须细致地加以分析和阐明。1 一般的货币转化为特殊的资本货币是商品矛盾发展的最后产物和尖锐表现。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从历史上说,是两个伟大生产时代的转化,但从逻辑上说,则是从资本矛盾的一般性到资本矛盾特殊性的转化。历史的转化与逻辑的转化是一致的、吻合的。 相似文献
19.
周肇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本文力求在市场主体、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市场风险、市场弱点等方面探讨《资本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并结合现实阐明建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还论述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加强法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正>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商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探索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流通领域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商业战线上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重视对商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以大力提高业务素质、管理水平,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决不能因为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削弱、甚至取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针对着一部分同志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热情不高、兴趣不浓,以及在对待学习专业知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上存在的误解,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对新、老干部提出了“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并且指出:“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