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传播特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语境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提高新媒体素养、搭建新媒体平台、扩展新媒体内涵等方法积极培育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媒体在国家与人民群众中展现出极强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体更是扮演着麦克风角色,实时传播国家最新的政策与理念。在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中,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迎来全新的情境。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育人员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不断发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培育环境复杂化、培育主体个性化、培育模式多样化、培育内容碎片化等诸多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理念,由灌输型培育向引导型培育转变;要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由单渠道培育向多渠道培育转型;要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由理论式培育向榜样式培育转换。不断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媒体的互动性、共享性和渗透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载体。利用新媒体平台系统,发挥新媒体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搭建价值观培育新平台,形成培育合力和创新话语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化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的互动性、共享性和渗透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利用新媒体平台系统,发挥新媒体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搭建价值观培育新平台、形成培育合力和创新话语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高校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力量之一,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责任。通过对高校工会组织引导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进行分析,探究出高校工会引导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旨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7.
<正>新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大学生对其认同的特征,并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并对新媒体时代下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骨干是学生中的中坚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以大学生骨干为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后续梯队力量。通过骨干培训、各种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切实加强大学生骨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积极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对粤西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大学生呈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理想信念模糊,功利化突出等现象。从大学生现实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以达到培育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和践行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灵魂。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却呈现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并存、功利思想与崇高人格共生、全球视野与爱国情怀统一的特点。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在"五个融入"上下功夫,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精神文化、制度建设、新媒体宣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