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人口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人口的构成状况,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利用四普机器汇总资料,分析广东人口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在业人口规模扩大,总人口在业率略有上升,劳动力参与程度较高 1990年,广东15岁及以上的在业人口共3365.75万人,比1982年增加578.18万人,增长20.74%。这表明,广东在业人口仍呈增长趋势,规模日趋扩大。在业人口的增长势头,是由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第二次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加入就业,而同期退出就业的老年人相对少得多所致。8年间,新进入劳动年龄(男16~59岁、女16~54岁)的人口1057.85万人,比同期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多603.4万人。在这期间,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  相似文献   

2.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关于在业人口状况的资料,对了解中国国情国力,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普查结果看,中国究竟有多少在业人口?就业程度如何?他们的性别、年龄构成如何?在各个行业和各种职业间的分布情况怎样?都是人们十分关心的。 一、中国人口的就业程度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就业率较高的国家。1982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表明,中国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注1)为57,347,227人(未推算全国总数,下同),占人口总数的57.13%,比1953年第一次普查时的54.61%上升2.52%;比1964年第二次普查时的51.11%上升6.02%。若按国际上运用的口径15—64岁计算,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则为61.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80年为59%),更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57%),但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65%)。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龄未婚问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我国大龄未婚人口概观 (一)性别构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2年我国28—49岁未婚人口共有11269362人,占同龄人口的4.36%。其中男性为10555559人,占同龄男性人口的7.78%,女性为713803人,占同龄女性人口的0.58%。大龄未婚男性是大龄未婚女性人数的15倍。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全国28—49岁未婚人口又有所增加,达到  相似文献   

4.
1990年人口普查10%全国抽样资料,提供了2,056万多名15岁及其以上人口分性别、年龄和地域的未婚状况资料,本文拟依据这些基本数据,并结合1982年普查等有关资料,研究分析当前我国人口的未婚状况。一10%资料中15岁及其以上人口合计为81,835,756人,其中,未婚者占25.13%,较之1982年下降了3.44个百分点,反证出1982—1990年间我国人口已婚比增幅较高的事实,即由1982年的71.43%上升到1990年的74.87%。资料同时表明,上述期间我国已婚比与未婚比的变动并非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有关老年人口生活情况等资料,对平凉市老年人口现状与近期变化趋势作一初步探讨。一、现状1982年7月1日,平凉市老年人口(65岁以上)12,194人,占总人口(351,307)的3.47%,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4.9%低1.43个百分点,比1964年全国平均的3.6%低0.13个百分点,人口老年化系数为9.42%,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14.59%低5.17个百分点,比全国1964年的平均水平8.66%高0.76个百分点。从老年人口生活情况看,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依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平凉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及其素质做一初步分析。(一)1982年7月1日,全区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972,062人,占总人口(1,735,143)的56.02%。男、女劳动适龄人口分别为516,420人和455,642人,依次占男、女人口的57.55%和54.39%;劳动适龄人口性比例为113.34,男多女少,能够利用的可能性较高。从劳动力资源构成情况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1982年和199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中,都对人口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登记,这为研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本文利用普查资料试图对中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一些分析。1中国人口在业程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也最丰富。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1990年7月1日,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6.79亿,占总人口的60.01%。与1982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了1.28亿,比重上升了5.l个百分点。按国际上的常用标准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测量就业状况,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多状态就业生命表,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水平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1)就业率小幅波动,但总体相对稳定。2015年以来,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超过66%。男性比女性高13~17个百分点。(2)16~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就业的比重不仅高于女性,而且不断上升,男性平均预期就业年限为36.78~37.94年,比女性长6.05~7.52年。(3)调查失业率在10%以内,男性失业率比女性低2~5个百分点。男性平均预期非就业年限为9.78~10.96年,女性为17.28~18.71年。(4)16~24岁经济活动人口中,年龄越小失业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加,年龄别失业率下降,25岁及以上年龄组失业率为3%~10%。  相似文献   

9.
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在业的老年人口(即男60岁,女55岁以上未离退休和退休以后再就业的老人)有2,430方,占全部在业人口的4.66%,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6.12%(本文以下所使用的资料,均来源于《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比例虽然不算  相似文献   

10.
我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人口为36,421,421人,其中在业人口为18,615,027人。总人口的在业率为51.11%,劳动适龄人口的在业率为96.96%。 (一)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状况 在全部在业人口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含毕业和肄业,下同)的为108,241人,占0.58%;高中文化程度的2,027,549人,占10.89%;初中文化的为4,604,294人,占24.73%;小学文化的7,918,395人,占42.54%;文盲半文盲为3,956,548人,占21.25%。广西在业人  相似文献   

11.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陕西省15—19岁人口共计342.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比重为10.40%,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绝对量较当时的346.7万人减少,2.7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当时的11.99%下降了1.59个百分点。然而,他们的婚育状况都比那时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近8年间,茂名市专业技术人员发展较快,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快,女性增加尤甚1990牢,茂名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2427人,比1982年增加了17267人,增长23%;平均每万名在业人口有专业技术人员355人,比1982年多36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1990年与1992年比较,男性专业技术人员增加3679人,增长6.3%,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增加13588人,增长82.1%,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量比男性多2.69倍.8年间,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由22%升至32.6%,表明妇女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二、多数专业技术人员都有所增加,经济业务人员增长最快1990年与1992年比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人数增加最多的是经济业务人员,工程技术和农林技术人员、教学人员次之(表1)。经济业务人员增加9367人,占总增加量的54.3%.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表明,1990年大陆少数民族人口已达9,120万人,比1982年增长了35.53%,高于汉族(12.45%)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净增298.85万人,高于1964~1982年期间少数民族平均每年净增数(151.77万人)的96.89%和1953~1964年(41.82万人)的614.61%;1982~1990年的平均每年递增率高达38.7‰,分别高于1964~1982年(29.4‰)和1953~1964年(11.2‰)的9.3个与27.5个千分点。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已由1982年的15个增加到18个(新增加的有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人数已由6,035.6万增  相似文献   

14.
一、人口年龄的变化特征(一)我省各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生育思想和生育状况。据我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1982年全省0-6岁的婴幼儿占总人口的12.76%,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下降6.84%;7—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23.56%,比1964年上升2.98%;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24.88%,比1964年上升1.72%;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61%,比1964年上升2.37%;老年人口占总人数为7.07%,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我省为2.5%)的计算机汇总的人口年龄构成资料,对研究自1982年以来,我省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是个具有代表性的对比资料。一、受年龄构成变化的影响,人口再生产仍呈增长趋势。自1982年以来,我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87年7月1日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较,下降了4.8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略高于全国。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虽然低于增长型的40%,但距离稳定型的26.5%还相差甚远。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表明计划生育工作对人口年龄构成产生了重大影  相似文献   

16.
在业人口是指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那部分人口,他们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赖以进行的主体。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体现,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为科学地研究和制定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1987年7月1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在业人口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业人口是直接为社会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和社会生活赖以进行的主体。在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业人口的经济结构和性别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1982年人口普查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全面的、准确的在业人口的资料。科学分析这些资料,研究其内在特点,找出规律性,对充分开发我国人口资源,制定有关政策,进一步认清我国基本国情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对在业人口的在业程度,经济结构,性别年龄结构,文化科学素质及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特征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总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7月1日,广东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共4634.08万人,与1982年相比,增加了1063.47万人,增长29.78%,大大快于同期总人口17.15%的增长速度;每万人口中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为7376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390人;在全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中,按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低排列,广东居第9位;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共656.28万人,与1982年相比,  相似文献   

19.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变化 台湾省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全省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大。1981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有1,16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813.6万人的65.1%,(见表 1)高于全国劳动适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36%(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当然,台湾省劳动适龄人口的统计口径大于1982年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苏联的老年人口状况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苏联和其他工业国家一样,人口已趋向老化,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根据1975年及最近的资料所知,1975年苏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战前翻了一番,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苏联总人口的9%,比同期西欧65岁以上老年人数占总人口的14%低五个百分点,比北美洲的11%低两个百分点。1975年以后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这是因为1975年以后的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是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期间低出生时期的那部分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率有所提高,但增加的这部分人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缓慢甚至几乎停止增长。但这只是暂时现象。苏联老年人口构成大部分是女性,性比例失调现象很突出。战后1955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数字所示,男、女两性人口之差为2,008万人。在30——50岁年龄段,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为4∶7。这批人目前已达退休年龄,全部进入老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