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试论战后日本的阶级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蒋立峰战后,在两极对峙的冷战背景下,日本经历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技术大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70年代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面对这一现实,人们对战后尤其当代日本...  相似文献   

2.
刘澄 《日本研究》1999,(1):12-18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谷徘徊状态,尤其是金融业的表现一直不佳,表现为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数额巨大;银行破产事件接连不断,致使日本银行信誉受损,国际地位大大下降。日本金融危机暴露了日本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存在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彬 《日本研究》2011,(4):18-23
回眸与梳理日本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不断调整的财政政策,发现伴随日本政局的不稳定,日本的财政政策经过各届内阁的多次修改,经历了扩张、紧缩、扩张、紧缩、扩张的交替过程。总体上,日本的财政政策仍可概括为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即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公共投资力度,减少税收,进而力图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日本文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在时间的长河中可谓一滴水;在人类史中亦微不足道。然而,在开元以来的人类社会历史中,20世纪只不过是其第19个百年。虽不能说过于长久,然也不可谓之短暂。尤其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说来,百年包含着不尽相同的意涵。本文诉求的对象是东亚岛国日本之文化的百年,即20世纪的日本文化。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文化无不以其社会经济条件为前提,又无不是其社会历史的集中写照。日本亦不例外。这一百年来,日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它时而昂奋、跃起以至失去理智,时而沉潜、卑屈以至不敢说出"不"宇。日本文化亦然。百年来,它时而…  相似文献   

5.
韩国和日本的意识差异及两国关系[韩]金永明童斌译一、韩日青年层的政治、经济意识比较1.政治、经济、社会问题(1)对政治的不信任韩国和日本的被调查者,共同显示了对政治现状极不信任。他们都同样把政党和议会看成是最不可信赖、社会贡献较小的社会团体。但这种不...  相似文献   

6.
政府主导,还是法人垄断——日本型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辩析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江瑞平日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上世纪后期短暂而不成熟的自由竞争阶段、本世纪前期以财阀为主体的私人垄断阶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阶段。而在现代发达国家的资本...  相似文献   

7.
王刚 《日本研究》2009,(1):66-69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有三条,即日本、欧洲和苏俄,由于“一传缺位”,十月革命前日本成为当时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早期日本的社会主义者依据日本特定的语境,从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依靠力量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学理上的解读,形成了日本语境下“学理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经过日本社会主义者选择、理解和重新阐释过的马克思主义,通过留日学生再理解和介绍从日本语境来到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双向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军国主义的亡灵却在日本列岛徘徊。战后以来,日本的一部分政治势力始终没有对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认错。近年来,日本朝野为军国主义翻案的活动还愈演愈烈。对于这种倒行逆施,中国人民要坚决地说“不!”  相似文献   

9.
1994年日本经济走向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于永达1991年11月,日本经济从"泡沫经济"的颠峰上跌落下来,至今尚未走出低谷,前景依然"不透明"。造成这次日本经济剧烈波动的因素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化、中期化、复杂化等特点,为此它所付出的代价也较大。1992...  相似文献   

10.
安倍上台后,积极推动修改宪法。围绕钓鱼岛争端,日本加强军事部署,采取演习、阅兵等手段威慑中国,表明绝对不会让步的决心。日本非法“购岛”一年多后,仍然执意在军事领域对中国强硬,在钓鱼岛争端中完全不顾中日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日本新的国家战略。日本的国家战略在各个阶段其目标、手段和内涵是不同的。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曾根康弘打着“战后总决算”的旗帜,追求政治大国化。安倍上台后,日本的国家战略面临新的转型。他提出“打破战后政治体制”,追求军事大国化。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老话显得周期过长。十年前,人们关心的是“日本为什么会成功”,而今天谈论更多的话题却是“日本为什么会失败”。似乎沃格尔大声疾呼美国向日本学习、石原慎太郎发誓日本可以说“不”的声音尚未消失时,日本就...  相似文献   

12.
张石 《日本研究》2009,(1):86-89
综观日本明治维新后至现代的文学史,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许多文学巨匠开辟了日本文学一个又一个的崭新局面,而这些近代文学大师,都在不同程度受到过寒山的影响。寒山虽然对中国文学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中国近、现代文学更几乎是没有影响,但是在日本,他不仅对日本古代的宗教、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近、现代文学的影响也相当深刻。  相似文献   

13.
1945年,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打败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50年后的今天,法西斯主义仍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兴起在20世纪上半期?它的性质是什么?对此,史家依旧各执一辞,众说纷法。笔者仅就日本法西斯主义略陈己见。一、现代化与法西斯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究其根源可追溯到明治维新,国内外学者对明治维新的性质评价不一,但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国和前苏联学者十分强调明治维新作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了持续经济萧条、金融动荡、政治混迷、社会不安等一系列症状,使人们对战后以来使日本实现高速增长奇迹的日本发展模式投以怀疑的目光。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促使人们对日本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反思和探讨。可以说,对日本发展模式的重新...  相似文献   

15.
日本振兴过疏地区对策浅析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赵芳过疏地区是相对于产业、人口过分集中的城市圈即过密地区而言的,是因人口大量外流而急剧减少,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地区。过疏问题的出现与深刻化,是日本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日本经济政策失误、垄断资本一味追求高...  相似文献   

16.
圣德太子的“神佛儒习合”与日本现代化浙江大学甘峰,俞素美对欧洲人来说,一百多年前还是由武士统治的日本,以及在那个时代产生的传统文化,与现在具有强大工业力的日本是无论如何也联系不起来的。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以往总是强调明治维新的功效,强调欧美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佚名 《东西南北》2012,(19):64-65
中国和日本为钓鱼群岛争得不可开交,然而,不但钓鱼群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副的一部分,与之相邻的琉球群岛同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中国趁机收回了台湾岛、钓鱼群岛,但是,为何没有收回琉球群岛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源氏物语》翻译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以量 《日本研究》2011,(3):117-123
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期以来,与这个时期的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相配合,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走进千家万户,作为日本古典文学名著的《源氏物语》也不例外。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人开始阅读到《源氏物语》的全译本,从而能够从总体上把握这部古典名著的特色。至今,《源氏物语》的汉译本出版了十余种之多(包括全译本、节译本、缩写本、改写本等),估计今后还有新的译本出现,对这样一部世界古典名著来说,诸多的汉译本的出现并非一件坏事,但译文的良莠不齐可能会影响到读者对《源氏物语》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对日本古典文学的认知,因此,从学术上对这些译本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这部作品乃至日本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9.
日本保险事业是支撑日本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日本人曾经十分自豪地声称日本的保险公司是最保险的,不会破产。然而,在亚洲的金融风暴袭击之下,在日本经济萧条持续的严峻形势下,在银行、证券公司倒闭的风潮中,到底日本的保险公司有无卷入的危险?本文拟对日本保险业发展的过程、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作一展望。一、日本保险业“固若金汤”的神话在泡沫经济中的破灭(一)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经济不振80年代中后期,日本乘战后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东风,使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20.
简论日本的行政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论日本的行政指导王新生赵成国从政治过程论的角度看,行政指导是行政机构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对法律所进行的补充性说明,因为立法机构通过的法律大多过于笼统,为执行这些法律,需要行政机构制定具体的政令或采取其他辅助措施。但日本的行政指导大大超出了这一范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