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笔者认为,邓小平理论是构成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今天所讲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基础上,以邓小平理论为思想基础的民族凝聚力。这种民族凝聚力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一、邓小平理论中的民本主义思想,是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中华民族凝聚力,历来都包含着民本主义的传统,可以说,民本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属性。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民本主义对中华…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12日,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共一百多人出席了由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召开的“庆祝澳门回归暨《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出版座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张磊、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会长郑群等一批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发言。与会者认为在庆祝共和国50华诞和迎接澳门回归的大喜日子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一书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礼书”出版,有重要的意义。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经过十年努力,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影响不断扩大。与会者对该书的…  相似文献   

3.
获悉广东精神文明建设又一新作──《当代中华凝聚力》在京付样的喜讯,征得该书主编范英教授同意,本刊先行在今期摘登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总论”部分,以向读者展示其理论风采。──编者80年代以来,国内理论界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渐成气候。我们写作的《当代中华凝聚力》一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以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当代为主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一、关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这是研究当代中华凝聚力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当代中华凝聚力主要是由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等四个方面的合力构成的。(-)当代中华征聚力的物…  相似文献   

4.
1999年6月9日~1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建国50周年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在东莞召开。来自北京、湖北、四川、安徽、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广州的专家学者共150多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提交学术论文120多篇。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于幼军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会长郑群致开幕词。为期3天的研讨会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广东召开“建国50周年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舒晴  相似文献   

5.
自从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以来,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学?在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和转型的条件下,如何在文化重建当中来发挥儒学的作用,以及在学术上怎样研究发展儒学?我个人认为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遭遇的民族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未能在古代世界发挥巨大作用的原因:既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在于儒学本身———它的历史发展不合西方时宜;并阐述了儒学的现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话语:中国造就了儒学,儒学造就着中国,历史的情境不一,儒学的命运多舛。儒学在中国农业文明时期占据着思想中心的地位,它曾经以自己的先进性和包容性同化过异族文化和非儒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生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明清之际,随着东南沿海地区新生产  相似文献   

8.
王克西 《唐都学刊》2001,17(4):41-46
儒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儒学重视的诚、仁、忠、信、义与孝、慈、恕、惠、中、和、宽、恭及廉、勤、俭等德目或伦理思想,是传统美德产生与形成的主要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再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多元一体”、众志成城的民族统一凝聚力是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向心力是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是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生命力 ;众志成城、战胜非典、持续发展是中国当代民族精神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对儒学的研究,日渐深入,著作迭出,成果丰硕。有儒学通史著作,有专题著作,也有断代和地域方面的著作。但是,尚未见有关于儒学南传方面的专著发表。何成轩撰写的《儒学南传史》,是系统研究儒学南传历史的第一本专著。  相似文献   

11.
简论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阎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独特的文化形态。但在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儒家文化居于主导地位。自从汉王朝确定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以后,尽管儒家曾经受到佛学、道家文化的冲击,但直到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8,(1):65-73
本文关注的是儒学道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建构问题的分析,认为有两个倾向值得重视:一个是金钱对价值观的宰制,造成价值观的扁平化,丧失了国人精神追求维度的丧失;一个是本能的金钱欲望没有长效的精神性因素引导,会导致即使在扁平化维度价值张力的松懈。文章还从近代中华民族命运、国外思潮以及政策引导入手,分析了当代价值流变的原因,由此以史为鉴,以汉代为例,提出儒学道统对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重要性。文章最后结论认为:中国当代价值的核心问题是铸造新的民族魂,这需要高度重视以"伏羲(女娲)—龙"为符号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13.
紧急驰援,倾力相救,同胞相亲,守望相助……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震牵动了举国上下无数颗关爱生命的心。和两年前一样,我们13亿兄弟姐妹又一次在不平凡的时刻紧紧相依,用爱心来温暖、护佑着灾难中的同胞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生命远逝,是为国殇。大灾难降临,方显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们经历了汶川大难,残酷的经历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破坏是可怕的,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的凝聚力,一定能战胜灾难!  相似文献   

14.
儒学社会指的是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国家的政治生活(其组织、运行)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皆以儒学为范导,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理念为依归。从形式上说,儒学社会的正式起始,则在儒学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时,即在汉武帝确立“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之时;而其正式结束即在于“儒家法”的被终止之际。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阶段。儒学社会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分析的社会学概念,有其学理的根据和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内蕴,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西藏地下考古资料及汉藏文历史文献,通过对我国远古时期各民族的交往,唐朝、吐蕃时期汉藏关系的发展,元代西藏归入祖国版图的内在原因等诸多史实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内在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阐明了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潮流。作者认为:正是这种内在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中国虽历经几千年的坎坷曲折,近代又遭受无数列强的欺凌和侵略,但仍始终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屹立于世  相似文献   

17.
历史进入到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发展,而中华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振兴,经济、国防和民族凝聚力是组成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7,(1):158-16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印证,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宣传地域文化,带动经济增长,增加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探索出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远古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和兴旺发达开启了先基。伏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研究伏羲文化,续接优秀文化传统,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使其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从宋明新儒学到现代新儒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中国文化哲学、传统学、新人学而进入和合学的探讨,认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首要价值,是超越宋明新儒学和现代新儒学的尝试。作者指出,宋明新儒学的缺陷是把此在所以然与彼在所以然混淆起来。现代新儒学接着宋明新儒学讲,而有新理学、新心学、新气学之分。现代新儒学的基本内涵是:以民族生存的关切情怀,以融摄西方文化之新,而归宗为儒学的精神价值,并以重建儒家形上学为理论核心,以重立儒家理想价值为职志,以开出现代新“外王”为标的,体现出对于文化危机的反思,意义世界的追求,终极关怀的寻觅。但在当前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都有成为旧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