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前人说过:“文章以体制(即体裁、文体)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可见,写作是否“得体”,乃是文章得失成败的关键。从广泛意义上说,一切文章的写作都应讲究“得体”,但是,由于应用文体有别于文学文体和普通文章的显著特点,正在于它的“文体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写作体式的“规范性”和“程式性”,因此,它对“体”的要求比其他任何文体都来得严格。  相似文献   

2.
刘锋 《秘书之友》2024,(2):28-30
<正>“势”原为古代哲学概念。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设《定势》篇,将“势”的概念引入到文章评论中,指出“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1]之后,“势”成为历代文论中一个重要概念。《文心雕龙·定势》所指之“文”涵盖了“章表奏议”“符檄书移”等当时公文在内的各类文体。历代以“势”评文,大多没有严格区分文体,均包含公文在内。这对当下党政机关综合文稿写作极具启发意义:综合文稿有“势”,综合文稿写作首先要“定势”。  相似文献   

3.
陈国权  周琦玮 《管理科学》2018,21(10):32-46
与基本是根据学习内容(横向、纵向) 和学习结果对组织学习类型进行划分的研究不同,从关系的视角,在国内外首次按照学习投入(经验数量)和学习产出(学习效果)的关系,提出了组织学习分类的新方法,即将组织学习划分为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两种类型。量变式学习是指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学习产出发生接近线性的变化,是渐进性的、逐步的; 质变式学习是指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学习产出发生接近非线性的变化,是突破性的、大幅度的、本质的,可以表现在认识、行为或两者之上。要实现量变式学习向质变式学习的转化,需要同时满足学习投入接近学习临界经验值和存在学习触发条件两个前提,这是转化能够发生的机制; 为加速这种转化,可以通过从内部改善学习者的心智模式、从外部创造开放的环境等方式,这是转化发生的学习催化剂。主体的学习应该是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的结合,且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是个不断交替、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刘敏 《决策与信息》2010,(12):31-3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真正连带债务日益普遍,并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是指多数债务人就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负全部履行之义务,并因一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人的债务均归于消灭的债务。本文主要从不正连带债务的概念、特征、类型及其在司法实践上的应用和完善等方面作一概论。  相似文献   

5.
正标题者,文之机杼也。一篇公文的各级标题,正如房屋的窗牖和梁柱,支起了整个构架。好的公文标题,不仅使文章的内容串珠成链,环环相扣,也使文章气韵贯通,纲举目张,赋零散的原初材料以生命。因此,精美的各级标题,犹如一盏盏明灯,能够照亮全篇,使公文写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五把标尺"——拟好标题的要求语言要惹眼。公文的标题不一定要追新逐异,极尽辞藻堆砌之能事,但一定得字敲句打,精雕细琢,正如房屋的梁、椽、柱一样亮堂、簇  相似文献   

6.
王泽龙 《领导科学》2003,1(19):26-27
邓小平同志说过:“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45页)这里的“用笔领导”,当指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作以及亲自主持起草有关领导工作的重要文件。“用笔领导”能够充分体现领导水平,准确反映领导意图。写作活动具有极强的个体创造性和目的指向性,由于人的身份、经验、知识、能力、思想、意志等个体因素的不同,写作实践及其成果也必然会千差万别。一个人的感知、运思和行文,任何人都无法与之绝对一致,因而对它的替代也往往…  相似文献   

7.
一、文章摘要: 在以往的地方财政学范围内,由于税收优势在全球竞争和资本高度流动的现实中突出显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竞争力,所以,影响FDI的核心因素研究大都重重的落在了税收制度的制定上,这确实符合当前的形式,但本文的主要宗旨是证明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与补贴对于地区和国家间FDI的流动量来讲也可能是首要因素。文章如下组织,第二部分,文章先回顾了以往此问题在国家和地区范围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阐述文章中选择各变量的原因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最终给出文章所用计量模型,第四和第五部份对模型、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8.
虽然Blog和WIKI在教学中都能够实现例如作为教学信息源、网上合作学习平台、学生的作业提交平台、班级管理工具等功能,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它们的自身特点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Blog强调个人成果,WIKI强调合作成果;Blog以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组织,WIKI以知识点的逻辑结构来进行组织。因此两者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取向性:Blog更适合于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情景,如关于个人成长经历的记载和教学过程的叙事研究等;WIKI适合于共同进行的知识文档的写作,如程序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回答和百科全书的编写等情景。  相似文献   

9.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实工作中既可以是单位文化,也可以是部门文化、班组文化.组织文化的提升既能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又能够体现出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水平.因此,领导干部对组织文化建设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组织文化的构成 组织文化一般由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四个层面构成.组织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层,最外层是物质层. (一)精神层 组织文化的精神层包括组织的愿景、宗旨、核心价值观.其中,愿景是组织发展的美好蓝图,即组织在未来是什么样子,它可以对组织成员起到一定的目标激励作用.组织宗旨是指组织打算去执行的活动或者期望的组织发展类型.核心价值观是指组织成员判别事物的核心标准和行为准则,它对于统一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抓好基本功训练,为写作打好基础
  一篇文情并茂的文章,离不开缜密的逻辑思维、语言信息组织能力和严谨的谋篇布局。而字、词、句是构成文章最基本、最原始的元素,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优劣,没有足够的原材料,也就枉谈制作出精美的产品。
  (一)扩大词汇量
  要写出好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必须从最基础的词汇训练入手。词汇是英语各方面技能的基本要素,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写不出好文章。扩大词汇量的方式主要是对单词的默写和听写,默写有助于训练学生对单词的提取能力,听写则有助于学生听力及语感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坚持加强学生词汇方面的训练,并力求给学生交代清楚每一个词语的具体用法,讲清一些重点的、核心的词汇,讲透每个词语的单独用法和搭配用法。为了更有效地与课本结合起来,每学完一个单元,要求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单词、短语造句,举一反三,使学生词不离句,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也强化了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1.
刘友林 《科学咨询》2009,(24):48-49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来,这是我们每位语丈老师常年探讨也是永远探讨的话题。在浩如烟海的写作论著中,关于如何立意,如何谋篇,如何选材,如何快速成文等方面,文学大师们以及前辈先学们都讲得比较多,也讲得比较实,同时也有众多的经典巨著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供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出灵动、鲜活、新颖的语句,人师们恐怕除了叫学生多看、多记、多积累之外,还并无其它绝活。此篇论文,主要是就如何进行语言的创新,淡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法和感悟。所述之法仅为一家之言,可能尚显稚嫩,不够成熟,但我把它诉之笔端,仅供大家参考,也恳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以求共进。  相似文献   

12.
与基本是根据学习内容(横向、纵向)和学习结果对组织学习类型进行划分的研究不同,从关系的视角,在国内外首次按照学习投入(经验数量)和学习产出(学习效果)的关系,提出了组织学习分类的新方法,即将组织学习划分为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两种类型.量变式学习是指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学习产出发生接近线性的变化,是渐进性的、逐步的;质变式学习是指随着学习投入的增加,学习产出发生接近非线性的变化,是突破性的、大幅度的、本质的,可以表现在认识、行为或两者之上.要实现量变式学习向质变式学习的转化,需要同时满足学习投入接近学习临界经验值和存在学习触发条件两个前提,这是转化能够发生的机制;为加速这种转化,可以通过从内部改善学习者的心智模式、从外部创造开放的环境等方式,这是转化发生的学习催化剂.主体的学习应该是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的结合,且量变式学习和质变式学习是个不断交替、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行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总称。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政府经济职能的性质、范围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中西方政府经济职能演变过程的分析,找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政府干预经济方面所遵循的一般原则,以确定我国政府对经济调控应有的力度及适当的调控范围。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经济政策要符合经济走活的要求,同时也必须反映经济生活本身的特征。不同时期的经济生活都带有自己的时代特征.经济政策便也带有时代特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古太  陆奇  金言 《决策探索》2004,(11):28-29
河南省灵宝市有个豫灵镇,上个世纪末因盲目上项目,乱搞“政绩工程”而欠下1亿元“政绩债”、要100年才能还完的新闻被人民日报曝光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农村债务危机(县、乡、村三级行政组织所欠的债务称之“农村债务”)问题一时成了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热点。“三农”问题专家在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用此事例,论证我国农村债务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5.
所谓“乡土历史”,顾名思义,它是指家乡或故乡的历史,其范围可大可小。大而言之,是指本市、本省以至邻省的地区。小而言之,可指本村、本乡(镇)、本县(区)的历史。简单地说乡土历史就是我们身边的历史,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它的氛围中,对自己周围的风土乡情和历史踪迹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它离我们很“近”,就像历史与现实,古代与现代架起的“超时空隧道”觉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利用乡土教材的这种特殊性和亲和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历史教学中能较好地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方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课程目标。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和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多少能知道一些,而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和挫折,却知之甚少。这种现象的存在相当普遍。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关于内部审计准则的几个基本问题1.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对内部审计做科学的界定,不仅有助研究内部审计的本质和特征,也有助于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界定,《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对于这个定义有几点值得关注的。一是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着重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一词源于英文的"social se-curity",也有人译为"社会安全",意思是指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满足人们基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我国古代的扶贫济困,养老抚幼,都是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但社会保障由国家立法形成一种制度,则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它首创于德国的俾斯麦执政时期。社会保障的存在和它释出效用的高低既能够反映并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可以衡量受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文明的程度。目前在我国,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履盖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已经提到了改革的议事日程上。相应地,对社会保障问题做一些定性分析,充分认识其功能和作用,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除了具有与其相同的一般性功能,如社会调节、社会稳定等之外,还有它自身的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点和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具体地说,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度殷勤式服务是指在服务接触中,服务人员主动以较高的频率或热情为消费者提供超越顾客需求的照顾、关心和信息的行为.近年来,伴随中国“三新经济”的迅速增长,线上线下企业的殷勤服务实践日渐兴起.然而,营销研究尚未对高度殷勤式服务进行系统论述,也未对其影响顾客反应的机制和调节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论文立足中国服务业实践,对高度殷勤式服务进行研究评述与概念辨析,提出了高度殷勤式服务的三个维度特征在线上与线下服务的不同表现.从说服知识理论视角出发,论文论证了高度殷勤式服务通过影响消费者怀疑对顾客反应发生作用,这一过程的调节因素有服务真诚度、消费者权力感和顾客关系类型等.因此,论文为理解高度殷勤式服务这一快速发展的新兴服务实践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为服务接触、说服知识、顾客授权和顾客关系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对中国企业的服务管理和在转型时期降低消费者怀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毛泽东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历史不可能向我们提供解决某个难题的现成答案,但却能启发我们处理现实问题可以遵循的某种思路。学习历史贵在领会精神实质,真正使“古”能为“今”所用,眼睛要紧紧盯在一个“用”字上。该栏目文章的基本要求是:以治国安邦的方略为主要内容,重点写可供借鉴的方法艺术。有关人物素质上的独特性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的轶闻趣事,只要有意义、有趣味,都可以提及。一定要明确文章主要是写给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看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司马光:《进通鉴书表》)。只有可“鉴”,才能达到“资治”的目的。《诸葛亮刚柔相济的谋略》属引玉之作,欢迎作者赐稿。  相似文献   

20.
组织惯例是构成组织能力的重要方面,对于其变化性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聚焦于分析组织惯例形成和变化的微观过程,组织记忆构成了惯例的明示例证,而惯例的表述行为体现在组织对于重复性任务的执行,从个体和组织层面同时研究惯例的变化,既需要研究个体关于惯例的陈述性知识的变化,也需要获知组织解释图式的形成和发展。根据组织学习的经典模型,组织筛选优秀个体并进行知识编码以及个体对于组织已编码知识的学习分别表示惯例认知被精炼和社会化的过程。组织惯例明示例证变化的内在推动力是组织学习的持续进行,模拟组织知识精炼和个体社会化过程同时作用下的组织惯例变化情况。 通过计算实验的方法,构建Multi-Agent仿真模型,研究多主体参与下组织惯例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用一个有先后执行次序的行动序列表示组织惯例,异质性个体对于子任务的执行顺序有差异化的认知,个体对于已编码知识的学习是陈述性知识趋同的过程,放缓个体对于组织知识的学习速度,可以给组织保留更多的变异,有利于组织的探索式学习。 用个体和组织主观认为的最优任务执行顺序与环境要求的最优任务执行顺序的匹配度反映组织知识水平,任务序列匹配度的改变用来表征组织惯例的变化情况。不同的组织学习模式下,个体陈述性知识和组织解释图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组织惯例的优化速度和优化程度也会表现出差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现有组织惯例与环境不匹配时,个体向组织的编码学习速度过快(利用式学习),无益于与组织惯例相关的组织解释图式和个体的陈述性知识的发展;降低个体向组织的编码学习速度(探索式学习),有助于保留惯例的有利变异。提高组织向个体编码学习的速度,有利于组织惯例的改进。当组织采用“先探索、后利用”的组织学习策略时,组织知识水平和个体平均知识水平增长幅度最大,组织惯例的优化最为明显。组织人员流动可以帮助组织获取对惯例进化有利的变异,此时应该加快组织编码学习的速度。频繁的人员流动会影响群体中与组织惯例相关的陈述性知识的发展,此时组织应强化利用式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