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马周的《陈时政疏》不仅得到唐太宗"称善久之"(《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马周》)的激赏。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这篇《陈时政疏》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这篇文章是"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一篇奏疏,何以跨越将近1400年的时空,引起中国两位杰出的政治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有同志要我写一文,指明是“读书忆旧”而又要有点现实意义的, 因此我就写出了上面这个题目。 这本书我读过两次。一次是1944年在延安的时候,一次是解放初的那几年。在延安怎么会读这本书呢?我记得是从陈伯达那里听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之所以引人注目石中一.《曾国藩》热与时代特征《曾国藩》热固然与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本身的魅力,以及该书作者唐浩明先生的极为成功的艺术创作分不开,但仅凭这两点恐怕还不能完全解释《曾国藩》之所以如此受国人,特别是精英阶层的厚爱。《曾国藩》热肯定是...  相似文献   

4.
我写《曾国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写《曾国藩》唐浩明编者按 由唐浩明先生撰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自出版问世后,至今已风磨北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本刊在一些《曾国藩》读者的介议下,特邀作者唐浩明先生离汀真诚京与部分中青年干部,学者、读者一同研讨《曾国藩》与清末经济,政...  相似文献   

5.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常常充满诗情画意,但它又不同于诗人的情,画家的意。 本期封底刊登的陈清谊的彩色摄影作品《荷塘幻影》,就是有着浓郁抒情情调的好作品。 《荷塘幻影》在体现荷花原有形式美的基础上,更概括更形象地将它  相似文献   

6.
“从政要读《曾国藩》”,显然是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带来的轰动效应之一。《曾国藩》热固然与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本身的魅力分不开,但仅凭这一点恐怕不能完全解释《曾国藩》之所以如此受国人、特别是精英阶层的厚爱。《曾国藩》热肯定是反映了身处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于那个时代的一位伟人产生的带有时代特征的共鸣。本刊也曾断断续续地选用过这方面的几篇好文章,从官场、际遇、心智、人生等侧面,或褒或贬地把这样一个晚清重臣、赫赫有名的曾文正公,从我们认为有意义的特定的角度,引介给大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确确实实是一部好书,而有关方面的评论中也确确实实有不少很值得一读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早在雁门师手里就读过《道德经》。这部仅有五千言的道家经典,他从小便能够倒背如流。进翰林院后,在镜海师的指点下,他再次下功夫钻研过它。这是一部处处充满着哲理  相似文献   

8.
方艳 《秘书之友》2023,(9):41-43
<正>奢靡腐化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顽症之一,尤其明清以来,奢靡腐败愈演愈烈,严重危及王朝的统治和社会安定。对此,历代良臣贤相无不惕然而忧,再三向皇上进言“将廉政作为国政之本,将廉洁作为吏治之要”。康熙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奢靡之风也日渐兴起,陈廷敬对此深感担忧,遂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向康熙帝上《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以达到劝廉祛弊,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的。我们可以从《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中一窥陈廷敬对廉政建设的认识及其处理问题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正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相似文献   

10.
正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相似文献   

11.
正原文: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相似文献   

12.
13.
正原文: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相似文献   

14.
正原文:(略)译文:我这个像牛马一样的仆人太史令司马迁,再拜陈言少卿足下:过去承蒙您给我写信,指教我要谨慎地待人接物,把推荐贤才作为我的职责。信中表达的情意勤勤恳恳,好像抱怨我不听您的教诲,而采用世俗人的意见。我实在是不敢这样的。我虽然才能低下,也曾从旁边听到过道德高尚的长者的遗教呀,怎敢怠慢呢?可是又顾忌到自己以残废的身体,处于卑贱的地位,一行动就被指责,从而本来想做好事反  相似文献   

15.
16.
王大双 《经营管理者》2012,(8X):361-361
《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与其中符合人物性格的个性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电视剧《水浒传》在改编中做到了既忠于原著、有不拘泥于原著,对现代观众很好的理解人物性格,领会作者语言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其中几个情节,对其个性语言艺术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秘书之友》2011,(6):F0002-F0002
王绂(1362-1416年),字孟端,号友石生、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元末隐居不仕,以诗画自娱,明永乐中曾官中书舍人。他志向高洁,曾月夜闻笛,画竹访赠,不料吹笛人为富商,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于工作之余,晚灯之下,展读碑帖,是很文雅的事情,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名家代出,流派纷呈,传世精品甚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阅不同的作品。这里介绍一件法书——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这是一件既开一代书艺新风,又饱含爱国主义精神的书法艺术瑰宝。 《祭侄文稿》书成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唐,史称安史之乱。时任平原(今山东境内)太守的颜真卿  相似文献   

19.
《秘书之友》2011,(8):F0002-F0002
盛懋,字子昭,浙江嘉兴魏塘镇人。生卒不可考,只知道他与吴镇活动于同时,当时二人同里而居,盛家门前求画者接踵,而吴家门前则罕有人来客往。这是因为盛懋是一位职业画工,以绘画作为谋生的工具,而他的艺术又特别精湛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秘书之友》2011,(11):2-F0002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翁;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书法,尤擅绘画。人物、山水、花鸟都画得很好,而以山水画的成就最为杰出。其画派幼承家学,兼师杜琼、赵同鲁,后融汇宋元各家,尤其受是镇的影响更深。旱期多作小幅,画风比较细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