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单位制和公社制解体,乡镇政府常因对基层社会的脱嵌而陷入弱治理境地。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乡镇政府在治理资源匮乏情境下实现有效治理的一种治理机制:乡镇政府通过参与基层党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完成向基层党组织、社群组织借力;通过党的政治性和组织有效性确保上级政策的贯彻;通过区域化、网格化、枢纽型基层党建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嵌入;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制度化,各个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并有效配合,以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保障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之一,就是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2],基层治理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治理的成效。所以,要将基层治理放在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中更为重要的位置,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环节,既是城乡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微细胞”,也是城乡社会网络的“微细胞”。进入新时代,基层治理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党建工作发挥引领作用。当前,基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意识不到位,缺少人力和资金支持,导致基层治理难度较大。基于此,文章指出,通过党建凝聚基层治理新观念,能有效加强基层治理升级的多方保障,助推基层治理精准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基层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国基层数字治理以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创新基层共治模式、加强风险防控与基层维稳为总体导向。在理论研究中,现有成果聚焦于数字技术对基层治理结构与功能的形塑、基层数字治理的治理效能与发展瓶颈、数字治理对基层行政人员的影响、数字治理对基层民主的推动等主题,同时存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实证研究欠缺等问题。因此,未来应加强对该领域基础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力求构建成熟的学科研究范式,推动以善治为目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过程中,城市基层治理推进缓慢且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主体角色定位清晰但功能作用发挥不足、多元主体关系明晰但矛盾重重、各类问题明确但解决方案总是治标不治本等。为此,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可将其划分为领导型、负责型、自治型、参与型、合作型五个类别;以相应的治理理论为基础,可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多元关系网络理想模型,即党建引领的党—政关系、协调指导的街—居关系、执政为民的街—民关系、协同合作的街—社关系、自治为民的居—民关系、互助互惠的社—民关系。同时,对照此理想模型,运用现状树界定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并探究其产生的根原因,可得出结论: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关键问题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消极增强循环圈使得部分关键问题不断强化,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暂时加剧了基层治理问题。为此,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应建立社会治理重心有序下移的协商机制,既保证下移的管理服务事项与资源一起下放到基层,又避免下移工作简单化和行政命令化;同时,要围绕调整街道—社区关系、打破两个消极增强循环圈以及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统筹引领能力、街道社区为民服务能力及城市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开展城市基层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核心,是基层协商治理的推动引导者、赋能保障者。但在一些基层治理实践中,还存在着党建有机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密度不够饱和、村级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有待增强、村民自治力量有待提升等困境。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英林实践"具体表现为: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搭台,构建"3+X"共治生态圈;吸纳社会力量,促进多元共治谋发展;协调各方参与,提升共建共治社区治理水平。"英林实践"启示基层党组织:要突出核心引领,把准基层协商治理发展总方向;要整合多元力量,使基层协商治理助塑乡村振兴共同体;要全程融入协商民主,使基层协商治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实现势能转化,使基层协商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和支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显著成效凸显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本文将从基层社会治理的治理载体、行动体系和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发挥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盛行的网格化治理主要是通过再造基层管理组织和整合基层服务功能,在社会治理秩序层面带来一定的成效,但它背后是一种行政吸纳社会的逻辑。就社会治理层面国家—社会关系良性发展的方向来看,网格化治理的逻辑应从行政吸纳社会向国家—社会的双向嵌入演进,即在网格化治理建设过程中,要同时兼顾国家将自身的目的和意志借助网格化治理嵌入基层社会和社会主体依托网格化治理嵌入国家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民主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组织的兴起和发展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造了条件。社区民间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既是社区管理者,又承接了政府部分的公共服务。但是,由于目前社区民间组织生存环境、发展条件的各种不完善,及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和效果上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本文基于我国目前社区民间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社区民间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省江油市做了有益的体制机制探索,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本文通过观察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思考实践价值,进一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监督、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栋 《决策》2023,(8):53-55
<正>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创新打法,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高举“一面旗”、织密“一张网”、搭建“一平台”、泡好“一杯茶”新打法,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治理力量的基本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治理效果及其水准。在现实中国语境下,随着社会力量的结构性变迁,基层治理力量正经历着从异化向重构、从缺席向回归的转型,如何理解基层治理力量格局的演化过程和异化现象,如何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进而探索我国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基层治理力量格局在经历异化——破坏性、寄生性力量对基层治理的渗透之后已经出现重构的迹象,传统良性治理力量的回归已经开始促使基层有效治理的实现,但这一改良和重构过程必然伴随着各方力量的激烈博弈,而推动重构的完成和驱逐破坏性、寄生性力量则需要削弱基层治理良性力量的内部分化,推动以政府作为组织者、协调者、运营者的有效协商平台的构建。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虽然应当作为一个强势的协调者而存在,但对其所协调的内容、手段应当予以明确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外在型的治理资源,数字技术嵌入基层治理的过程,暗藏着数字化技术与基层社会结构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数字技术凭借其工具性优势赋能基层治理时,也面临着来自基层社会的场域压力。基层治理结构的科层化、基层治理主体数字素养欠缺、基层治理方式的路径依赖等诱发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之间处于“试图接近但又无法融入”的悬浮化状态,消解了数字技术治理功能实现的支持机制,造成基层治理的数字技术“负能”后果。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数字治理结构、提升基层社会数字素养、革新数字治理方式等路径,将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融凝一体,助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愈发注重基层治理,逐渐将国家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革新基层治理理念,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本文结合唐奕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的《基层治理之路:来自基层实践者的中国梦》一书并充分联系相关政策和意见,探讨基层治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思考国家现行基层治理模式及其未来发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作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有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在参与和服务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城市治理资源整合调配、不同利益群体关系优化、统战工作效能有效激发等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社会治理的行动共识;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协商与专项监督水平;强化统战队伍建设,促进统战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是新时代夯实基层基础、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的关键路径,是加快推动精准社会治理、高效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是全面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要树立数字意识和思维,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多业务协同综合应用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基础;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体化数据平台,构筑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硬件保障;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和机制,推进数据共享赋能行动,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树立数据安全底线思维,完善多元协商机制和治理路径,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叶本乾在《社会共和与多元一体化: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基层治理形态与经验比较》一文中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与现代国家建构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既有现代国家构建中的一体多元化,也有纷繁复杂多元基层治理中的多元一体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世界面临着文明破裂和深度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并正在推动世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一个分化的世界里寻求合作。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可为全球治理新秩序提供中国智慧。首先,中国侧重经济全球化,承认人类社会存在竞争和各个国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性。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但经济体系强  相似文献   

19.
基层数字治理发展有助于基层社会各种事项实现数据化表达,从而使得基层社会以一种更加显性的状态呈现。在数字技术赋能作用下,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客体、过程与结果都更为清晰,这能够为基层治理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但技术赋能存在限度问题,数字技术无法识别数字弱势群体、无法覆盖基层全面治理事宜、无法清晰展现算法运行过程,以至于造成数字治理供给与现实治理需求之间的空隙。从本质上来说,数字技术与现实社会在根本运行逻辑上存在根本区别,结构性程序难以完全反映现实社会的模糊性,出现了数据滞后与事态发展、治理效率与伦理遵从、公共愿景与功利行为之间的张力。为更好地发挥数字治理对于基层社会的优势,基层领导干部应充分发挥自主性,政府部门要完善数字治理配套制度,同时也应加强数字技术本身的迭代革新,从而有效调和数字治理清晰化与现实社会模糊化之间的张力,促进基层数字治理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政权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在相当大程度上关乎国家的权威及其合法性基础的建构,国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组织的实际作为。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笔者近年在基层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基层治理资本化与官僚化的发展倾向愈加明显,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