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殷宪 《学习与探索》2012,(4):154-156
北魏王朝志在确立华夏文明,初都平城便建太学并于其内祀孔,又在皇城立宣文堂行教化之义。太和十三年又在太学之外另立孔子庙,这是中国古代于曲阜之外的中国国土上所建的第一座孔庙。与此相配套,魏孝文帝又于太和十六年改谥宣尼为文圣尼父,并以孔子后裔为崇圣大夫、崇圣侯奉孔子之祀。复于曲阜孔庙所在兖州及全国各州郡修缮、设立孔子庙并祀以常礼。北魏的平城城东的中书学,辽为西京国子监,金为西京太学,明洪武八年,建为府学,二十九年以府学为代藩府第,改云中驿为府学,即今孔庙和府学。  相似文献   

2.
王静 《唐都学刊》2020,(1):75-78
现存北魏裴谭墓志出现"洛汭里"地名的记载,鄯乾墓志出现"洛滨里"地名的记载,均属于同时期洛阳城坊里新见资料。以《魏书》《洛阳伽蓝记》等文献中记载的"归正里""洛滨"等相关资料为依据,结合考古资料如"地形图""影像图"等做出考证,以及利用现代科学常识进行逻辑推理,认为洛汭里的大致方位在伊、洛水间中央御道西的一片高地上,与《洛阳伽蓝记》所载归正里是为同里异名,推断洛滨里的方位在灵台遗址南面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刘涛 《唐都学刊》2016,(4):73-78
北魏洛阳城是中古时期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魏洛阳城的建设,虽多沿用魏晋洛阳城的旧制,但经过孝文帝、宣武帝两朝的不断改建,形成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布局结构。汉魏洛阳城的规划,充分体现出以宫城为核心的规划理念及皇权至上的统治思想,是拓跋鲜卑汉化和不断创新所取得的最高文化成就,并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新阶段,对后世都城的布局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苗霖霖 《唐都学刊》2012,28(2):67-71
北魏公主制度建立于道武帝时期,公主虽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婚姻,皇帝在为公主选择驸马时更多地考虑政治因素,从而使公主的婚姻有着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民族性、亲属关系的重叠性以及婚姻的不可逆性等特点,也正是如此,才使公主的婚姻对其个人以至于北魏王朝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军 《唐都学刊》2014,(3):76-81
北魏宗室阶层是政权的柱石、统治集团的核心,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里享受充分的特权,北魏时期的法律反映了宗室特权的主要方面.由于拓跋鲜卑历经由游牧部落向文明国家阶段的跃进,宗室成员在身份角色的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家法制和名教礼法发生冲突,表现为具体的犯罪行为.北魏宗室非违主要有政治犯罪、职务犯罪、刑事犯罪和悖逆纲常伦理四类.各类罪行的时间分布特点和惩治力度集中反映出宗室生存境遇的改变和王朝政局的走势.  相似文献   

6.
李久昌 《学术交流》2007,(7):172-175
北魏洛阳城里坊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里坊布局环绕宫城,益发棋盘格状化,里坊分区益发等级化,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里坊管理益发严格化,里坊与市场结合益发紧密化。尤其是内城、外郭城形制的创建,使外郭城得以大规模地辟为规整的里坊区,按里坊制度布局与管理,是北魏洛阳城的创举,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把都城居民的里整齐地建成。里坊制度自周代形成以来,至此基本定型。隋唐长安城、洛阳东都城都直接继承了北魏洛阳的里坊制度。  相似文献   

7.
北魏后期两代士人由于文学思想之异趣,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北魏后期的文学状况可以依此划分为两个阶段.两代文人之异趣体现为对创作个性和藻饰的不同主张,这种区别由他们所受南朝文学影响之深浅程度不同所致.同时,尽管北魏后期两代士人之文学思想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实际创作还是理论探讨,北人显然又有一致的兴趣.这类共同兴趣取向实为北朝文人思想的核心特质,是影响其文学风貌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军 《阅江学刊》2015,(1):73-80
1920年洛阳邙山出土的北魏元珍墓志乃魏碑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和史料价值。元珍生活在北魏平城与洛阳时代的交汇点,正值中古北方制度承转、文化凝聚、民族融合的高潮期,其人生际遇折射出拓跋族宗室政策的嬗变及北魏政权的发展轨迹。元珍在孝文朝毫无优势,真正飞黄腾达是在宣武朝,突出表现在禁卫和侍从领域。孝文帝推进宗室家族化改革后,近属势力急剧膨胀。宣武帝即位,皇权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刻意挑动宗室疏族制衡近属,元珍的扶摇直上正是宣武帝有计划、有预谋、系统地清洗禁省,排抑近属的结果。当局势尘埃落定,国家回归正轨后,宗室疏族侥幸取得的优势顷刻化为乌有。元珍及其子元孟辉的生平履历说明贵族化与家族化是影响宗室前程命运的二维主线,基于官爵权势的家格门第是支配因素,但皇族内部服纪位差更具制约效能。元珍的境遇预示着宗室族群的分化瓦解与广大宗室疏族的宿命,此乃该墓志的史料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王晓莉 《生存》2020,(1):0225-0226
苍鹰积极飞向上空,争做飞禽中的霸者,所以它强壮剽悍,巨鲸积极地游向深海,誓做海洋中的王者,所以它令人生畏。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积极地坐在前排,保持勇争第一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成就人生。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下旬,应日本国立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冈村秀典教授的邀请,笔者赴该所进行学术交流,期间在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上野祥史博士、东京女子大学大川裕子博士的陪同下参观了东京书道博物馆.该馆位于东京都台东区根岸2丁目10番4号,是由日本著名书法家、收藏家、油画家中村不折先生(1866年-1943)于1936年以自己的住宅作为馆址创建的私立博物馆(现为公立博物馆),该馆主要收藏中国历代书法文物,包括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石碑、造像、古砖、瓦当、玺印、封泥、镜铭、法帖、墨迹,以及经卷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等等,是研究中国和日本书法史的重要场所,颇为学界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高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别是产业结构高度的提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质的层面推进的主要特征。本文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通过度量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的产业结构高度,我们发现:(1)2006年,北京市的总体产业结构高度超过1,达到工业化完成时的水平;(2)第三产业是引领总体产业结构高度提升的主要力量,而且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的波动影响着总体产业结构高度的波动;(3)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都有待提高,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2.
论北魏迁洛鲜卑上层之腐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书>卷四五<儒林·乐逊传>载北周儒者乐逊曾上书陈事,其中有言: 顷者魏都洛阳,一时殷盛,贵势之家,各营第宅,车服器玩,皆尚奢靡.世逐浮竞,人习浇薄,终使祸乱交兴,天下丧败.  相似文献   

13.
刘军 《唐都学刊》2024,(1):64-70
2017年,考古工作者抢救性发掘山西万荣西思雅北魏薛怀吉墓,出土完整墓志一方。该志翔实记录墓主的家世背景和仕宦履历,内容可与正史互相补证,对研究中古河东薛氏家族和北方民族、社会史极具参考价值。志主薛怀吉出自降臣薛安都之南祖房,依靠先世的功勋业绩、阀阅等第达到一流高门的层级。其政治归属系代人集团中的上客,备受恩典荣宠,仕进以五品释褐、三品终结,仕途飞黄腾达。且作为皇帝心腹重点培养,内充近侍、外镇方面,显赫一时。志文流露华夏认同取向,与河东薛氏借助祖源记忆荡涤蛮夷色彩的努力如出一辙。阀阅等第、政治归属和文化认同,乃扫描同类墓志三位一体的思考维度,代表内徙戎夷演进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鲜卑皇族集团的汉化进程明显加快,其宗室子弟不断趋于雅化.由墓志可见孝文帝及其他北魏后期统治者重视设置、完善国子学等学校教育,鲜卑皇族宗室子弟普遍入学接受汉文化启蒙教育,以致早慧的宗族子弟层出不穷.孝文帝等统治者注意为诸王精心挑选宾友、僚佐,诸王也竞相招集汉族名士,形成了一些藩邸文化中心.与汉族名士的密切接触,对其文学艺术才情与经史学术修养的提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相关墓志还体现出鲜卑皇族重视女子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我们眼中常含泪水?那是我们对生命爱的深沉。认识张海迪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正在大学读书,一个家在山东莘县的女青年身残志坚的故事作为有志青年的典型,正在全国被广泛宣传。那时,我就知道,她刚读了小学一年级就下肢瘫痪,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她却靠坚强的毅力自学成才,不仅没有被厄运吓倒,反而帮助别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6.
曲枫 《今日辽宁》2007,(4):50-51
清太宗皇太极说话做事善用比喻。比如崇德七年(1642年)清军在松锦决战中大胜明军后,诸王将帅争请直取燕京时,太宗就把明朝比成一棵大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直取燕京,朕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5):136-140
高校思政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工作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坚持其高度融合,需要在深刻理解高校思政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梳理难点,探索支点;需要在科学判断高校思政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目标和现实要求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融合的实践条件与合理原则,从而不断推进高校思政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实践进程与理论基础,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