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成语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角度来审视成语从而研究成语 ,将会给成语研究拓展出一方全新的天地。本文主要从基础研究 (成语的文化透视 )、应用研究 (成语的开发利用 )、比较研究 (汉语成语与外语成语的文化比较 )等三个方面 ,对成语文化研究作出初步探讨 ,进而提出构建成语文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认为 ,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成语的文化研究 ,无论对成语还是文化的深入研究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起死回生     
这句成语形容医术高明,能把快死的人救活,也比喻(yù)挽救了没有希望的事情。①战国时,名医扁鹊(què)听说虢(guó)国的太子突然死了,觉得很奇怪,想去看一看。②扁鹊看到太子,认为太子并没有死,只是得了昏厥(jué)症(zhèn)。③他马上用针灸(jiǔ)治疗,没多久太子就醒了过来。④大家都夸他医术高明,能把快死的人救活。学造句小军棋艺精湛(zhàn),常常在快输的时候走一招好棋,起死回生。哪个字写错了,请改正。成语改错起死回升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群众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财富”(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是汉语中的精华。对于成语的专门论述,已经很多很充分了。本文仅就“一”字开头的成语作些探讨。一、“一”字的构词功能和词义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彩,数以万计。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中,数词开头的成语所占比例最大,而在数词开头的成语中,“一”字成语为数又最多。如《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共收成语3013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180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110条;《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收成语7800余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489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220条;《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  相似文献   

4.
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成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能有出处。”(《现代汉语词典》1979年版)英语成语的构成情况,亦基本如此。英语成语在形式上虽然没有象汉语成语那样多由四个字组成,但它们也有固定的形式,其词序不能随意改变,也不能用同义词来取代其中的一些词;许多成语也有它的典故和来源,其含义往往不能  相似文献   

5.
广告谐音成语有三种研究观:(1)修辞观——认为广告谐音成语是一种临时运用成语的异乎寻常的修辞活动,达到了广告意图明确而幽默别致的修辞效果;(2)结构观——从语言结构本身即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去分析广告谐音成语的内部结构;(3)认知观——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完形趋向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来阐释广告谐音成语特别吸引公众眼球以及广告意图突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小朋友,你听说过题目中的这句话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记性再好也要经常动笔。那么,我们在学习中该动笔做什么呢?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除了用心记忆,还应该抄一抄,这样可以加深理解,使记忆更深刻(kè)。背诵(sòng)过的诗文,学过的成语,如果能动笔写一写,就会记得更牢(láo)固,当然就可以做“语文竞技场”中的闯关小主人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留意记一些对联(lián)、歇(xiē)后语、谚(yàn)语等,把这些归类抄写在本子上,天长日久,你会拥有一个丰富的资料(zīliào)库。生活中看到了感人的场面,读到了动人的故事,产生了新鲜(xīn xi…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成语(包括语源及例证)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状况,从而体现了语言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又从社会的人文背景考察成语的来源,揭示出产生汉语成语的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谜语角     
李爱贞 《山西老年》2013,(7):34-34,63
1.鼓掌。(打一字)2.天旱。(打一字)3.傍晚。(打一字)4.南郭吹竽。(打一成语)5.鹦鹉学舌。(打一成语)6.坐井观天。(打一成语)7.量体裁衣。(打一成语)8.不毛之地。(打一成语)  相似文献   

9.
填气象成语     
请在下列每组的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字,使每一组都成为两条接龙的气象成语。1.遇事生()吹草动2.风卷残()开见日3.暴风骤(zhòu)()过天晴4.滴水成()肌玉骨5.蝉(chán)不知()中送炭6.平地一声()打不动参考答案1风.2.云3.雨4.冰5.雪6.雷填气象成语  相似文献   

10.
“而”字在成语中十分活跃。了解成语中“而”字的作用,对于同学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有关成语是很有好处的。成语中的“而”字不外乎有以下七种作用:一、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如:学而不厌——专心学习,而且永不厌倦(满足)。二、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却)”。如:不期而遇——没有事先约定,却意外地碰见了。三、表示结果,相当于“就(便)”。如:知难而退——遇见困难便退缩不前。四、表示时间,相当于“然后(以后、之后)”。如:三思而行——再三(反复)考虑,然后去做。五、表示目的(要做什么),相当于“来(去)”。如:择善而从——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两个几何图形来说明几何级数sum form ∞ to n=o r~n(o相似文献   

12.
英语成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语又叫习语(idiom),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习惯用语,具有意义完整、结构固定的特征,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词组(或短语)和句子。英语成语既包括隐喻成语(metaphor)、明喻成语(similizedidiom),也包括成对词(twinidiom)和谚语(proverb)。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使用恰当的成语能使语言生动形象,与众不同。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程度是不均等的,反映在语音和语法上比较少,而反映在语汇上最浓烈、明显,成语正好反映了这种突出的文化影响,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了…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言社团中的主体成员一般会根据自我语感认知亦或语音的相似而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地运用词语或解释词源,导致俗源化词义产生.通过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系统检索“空穴来风”等成语的俗源语境使用情况,认为影响俗词源典型成语语境使用的因素,至少包含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驾驭能力、成语实际语境使用频率、语义特征凸显程度以及考察语料库文本样本的规模质量等.其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驾驭能力的高低与俗词源典型成语的俗源演化率呈反比.通过观察部分成语其实际语境频率的变化,来考察深层结构语义和表层音位选择的交叉投射关系,进而考察其俗源演化的发展进程;印证成语所单独体现的语义特征由于具体使用者的个人体验而被重点选择激活,整个成语的整体构式语法特征则被减弱,偏误的语义凸显就成为这一类成语俗源演化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4.
一、熟语的性质和类别任何语言都有一些惯用的词语,在结构上看是固定的词组(短语)或短句,在意义上看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句法功能上看是作为一个造句的构件运用的,统称为熟语。英语的熟语包括 idioms,Proverbs,maxims,Sayings 等类;汉语则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类。我们在这里只举出两种语言共有的两类典型熟语、即成语(相当于 idioms)和谚语(相当于 Proverbs 或 maxims)来作对比研究。成语的书面语性质较浓,而谚语则多带口语性;成语大多是固定词语(Set phrases)的结构形式,它的句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表示概念),  相似文献   

15.
<正> 台湾版《中文大辞典》(四十册)收录了大量成语,在成语的溯源明流方面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可是,有些成语未引定型式书证,尚须补充。试举二例于下: 【两鼠斗穴】《中文大辞典》引《史记·赵奢传》:“秦代韩,军与阏与,王召……问赵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成语的专门论述很多,很充分,但有关成语的表意特点问题却很少涉及。这似乎是成语研究中的一个缺环。 (一) 成语是一种熟语。成语是怎样表意的呢?这要从它在语言表达上的特殊作用说起。汉语的成语,向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著称,在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中,它以超越一般词语的特殊表现力被广泛地运用着。有人说,成语是“艺术的语言”。成语的用处很多,用于说理、论辩,深入浅出,简洁有力,说服力强;用于叙事,用于喻人喻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谜语     
1、缺一不行(打一字)2、有果子万万千(打一物)3、上林垂钓(打一成语)4、世纪的同龄人(打一成语)5、味精上广告(打一成语)6、卖不完豆芽(打一京剧行当)7、喜盈门(打文学名词二字)谜语@东明~~  相似文献   

18.
一、何谓“一字之差”成语每个成语都有它的整体意义,但这整体意义跟各个语素的意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而改变其中的一个语素,—仅仅由于“一字之差”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跟着改变.当然,有时虽然改换了其中的一个语素,但整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丝毫没有变化,例如:路不拾遗/道不拾遗;兵荒马乱/兵慌马乱;同心协力/同心合力;唯命是听/唯命是从.这些都是由于一个语素(绝大多数是等义、近义语素)不同而形成的意义相等、用法的相同的等义成语.它们只是同一个成语的几种不同的书面形式,不在本文的论题之内.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词汇相当丰富,有各种各样的组成形式,成语就是其中之一。由唐诗演化出的成语则更被人们所接受、喜爱和习用。唐诗成语的分布与诗人的成就成正比;最受欢迎的成语来自大诗人笔下。作为语言现象,唐诗成语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伴随着弃旧的是创新,汉语语汇的丰富、发展,离不开唐诗这块沃土。  相似文献   

20.
成语之最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悬(xuán)殊的区别——天壤(rǎng)之别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pīl)ì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chu)ī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成语之最@张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