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朝阳 《四川省情》2003,(10):15-17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引领全球经济步入新时代,经济的增长愈来愈依赖于科技创新与技术革命。在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80%,人才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依靠人才、占据高地、抢得先机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识。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就是要建立一套能够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人才管理使用新体制。日前,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中央在川单位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  相似文献   

2.
向敏 《四川省情》2003,(8):40-41
宣汉是一个典型的川东丘陵大县,现辖8个工委,73个乡镇、769个行政村、52个街道居委会,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11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0.4万人,占总人口的88.2%。2002年,全县GDP实现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90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55元,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落后于全国、全省。因此,加快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纳入西部开发战略之中,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速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特征之一就是人力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那么,人才所具有的人才资本该如何度量呢?尽管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及其相关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但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资本已成为人力资本的核心和主体,这使得人才资本统计更显重要。目前,我国虽然也出现了人才测评、人才评估等技术,但是对人才资本迸行全面的统计,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鉴此,本文将着重讨论人才资本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人才资本的涵义 …  相似文献   

4.
文章测算了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人才集聚度、人才效能和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年平均人才集聚度为16.1%,长三角城市群为12.5%,且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总的人才集聚度较高,如北京市为39.3%,上海市为30.2%。两大城市群大专人才效能相差较小,京津冀城市群本科及以上人才效能较高,人才利用效率较低,长三角城市群人才效能增长率略高于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本科及以上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77.3%,长三角城市群为30.1%。  相似文献   

5.
贾晖东 《山西统计》1997,(6):25-26,31
在市场经济中,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林立的竞争对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不仅要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要靠雄厚的人力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闲素,而人才又是这最活跃因素中的骨干力量。当今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为企业的幸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为提高人才开发效果,企业的人才开发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力此,必须广泛发掘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人才潜力、人才效益,为建t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  相似文献   

6.
1997年,本市各级人事部门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人事人才理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加大人事工作两个调整力度,在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努力构筑社会人才资源高地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一、人才资源总量平稳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适当比例.1997年末,上海各级机关、国有事业企业单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16.28万人,国有事业企业单位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77.83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组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30.49万人,离退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22.4万人.全社会人才总量已超过147万人,比上年增长4.26%.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四川农村人才总量、结构、质量以及分布情况,我们对双流、合江、绵竹、威远、仁寿、汶川、渠县、南部、平昌、乐至10个县及30个乡镇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四川农村人才的优势、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等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剖析,对今后四川农村人才战略以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才资源应该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四川省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必须快速转轨变型,突破过去那种“人多,力量大”靠发展劳动力数量的旧观念,以新的理念推进农村人才开发与国际接轨,创新劳动力增长机制,积极开发人才资源的内在质量,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四川省农村人才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农村人才资源丰富,但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合理。在对四川省双流、合江、绵竹、威远、仁寿、汶川、渠县、南部、平昌、乐至等10个县及30个乡镇的农村人才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后,省农调队勾勒出一座“…  相似文献   

9.
一、我的基本认识 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从2003年1月提出至今已有9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参加过几次研讨会,这里,我谈几个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人才资源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最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所决定的.从对1998年上海人才资源发展过程分析,人才资源的质与量稳步提高,供求结构性矛盾上升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瓶颈”,希望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1.
杨兴东 《山西统计》1999,(11):22-23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将进入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当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经济为基础转移时,人类社会也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发展的又一次机遇,它表明全国高新区面临着第三次再创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有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知识、智慧和信息资源,最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知识人才资源、面对这种跨世纪的挑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乘势而上”,他再三强调;迎…  相似文献   

12.
广东人才资源测算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在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强化人才宏观管理,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首先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人才资源的基本状况。本文采用翔实的数据,对全省人才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一、人才界定与测算方法(-)人才的界定人才,是人群中的优秀分子,一般具有相当的学识或技能,能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据一些人才学者称,有关人才的定义不下数十种。本文无意进行严格的理论探讨,而是着重从统计角度界定其操作性定义。根据国…  相似文献   

13.
14.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我国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的观点及企业进行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从1978年到90年代初达十多年间,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人文条件和地区倾斜政策,国内资本和外商投资很大程度上集中于东部地区。从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资本的积累、集聚规模的扩大和能力的增强,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资本区域分布走向开始发生了变化。这是迈向资本区域分布结构优化的第一步。这种优化趋势首先表现为资本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北部延伸,从而使国民经济生产力配置向均衡化方向发展;优化的趋势还表现为外商投资从沿海地区的南半部向中北部延伸,中西部地区与外商投资企业寻找到了发展的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现状,指出目前浙江高科技人才呈现出结构趋向合理、分布呈现产业结构特征、培养方式趋向多元、人才流动渐趋规范有序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热"的今天日益受到多数地方院校重视,然而一些高校重金引进的人才要么发挥不了作用被"闲置"起来,要么  相似文献   

18.
正人力资源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也是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活力和发展水平。因此,新形势下怎样利用人力资源,通过一定的机制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是目前内蒙古图书馆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人力资源对内蒙古的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图书馆的资源大致可分为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等几个方面。在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最能动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其余资源都需要人去  相似文献   

19.
非公有制经济在浙江省社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人才资源状况调查在全省人才调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好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人才调查,不仅有利于摸清全省人才资源状况,为编制《全省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供基础数据,也有利于各地掌握本地区人才资源基本情况,为优化配置本地区的人才资源提供基础资料,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卓越贡献。2008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232.5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47.2%,非公有制经济以其特殊的活力和潜质,拉动陕西经济增长近8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中人才流动较快,管理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单位)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