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84年,法国发动了侵越战争,并把战火燃烧到中国的福建,爆发了中法马江之战.在马江战役中,我国军民,面对强敌,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谱写了新的篇章.一、法国侵略者阴谋占领福州摧毁船厂1884年6月,越南"北黎事件"发生后,法国侵略者以清政府破坏中法《简明条约》为借口,无理要求清政府赔款二亿五千万法郎,并宣称法国将采取直接行动来获取实施中法《简明条约》的担保品.海军少将利士比、付官日格密在给法海军殖民部长裴龙的电报里声称:"我看海军分舰队的一个强力行动及占取一地以为质,对于强制中  相似文献   

2.
一八八四年八月中法战争马江之战,是我国始建海军以来首次较大的战役.它以海战为主,海战、岸防兼有,从八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历时七天.中国清政府多年经营的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死亡七百九十六人;中国最大的造船厂遭到严重破坏;从马尾至闽江入海口百余里之岸防设施被摧毁.损失惨重,教训深刻.本文以军事部署为重点,探讨清军失败之原因,以便为近海作战和海岸防御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法马江战役中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的伤亡问题,至今众说纷纭.对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孤拔是在马江战役中受伤的.其受伤的时间,在马江战役结束后不久,英国商人波律对清道员方勋说:"初三日(公元一八八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孤拔以十二兵一带水人在望台指挥,突一炮至,将带水人打死,兵亦死五人,孤拔右臂、左膝及胸均伤."但闽海关税务司法来格报告书里写道:八月二十三日(初三日)下午,"扬武以它的尾炮回击了伏尔他号上的第一阵舷炮,并且很准确,第一弹就在伏尔他号上的船桥上炸裂,轰毙引水(自上海来的汤姆士)和五个水手.孤拔当这弹爆炸时正站在引水人的旁边,仅以身免."又扬武号巡洋舰枪炮  相似文献   

4.
1884年8月23日(光绪十年七月初三)下午一点五十六分,法国侵略舰队在福州马尾军港内的马江江面上向清朝福建海军舰队开炮,爆发了中法马江战役。马江是闽江分歧流过福州后的重新汇合处,传说江中有礁石似马尾,潮退则现,故名。从马江到入海口,尚有八十里水程,因此,严格地说,这场战斗不能称“海战”,只能称为“战役”。这是法国侵略者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一场很不光彩的表演。法国侵略者的罪恶炮火吞噬了清朝福建海军,摧残了福建船政局。这一惨痛的历史虽然距今已整整一百周年,但是,总结这一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地认识它,却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有关马江败事的记载,其中一些事实与是非曲直颇多异词,本文试图加以辨正后再作评论,有望大家惠教。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的传入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是晚清近代外交发轫的重要标志之一①。同时国际法的传入又促使了晚清其他近代外交理念的萌生,推动了中国和近代国际社会的接轨。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并不是很成功。  相似文献   

6.
国际法的传入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是晚清近代外交发轫的重要标志之一①.同时国际法的传入又促使了晚清其他近代外交理念的萌生,推动了中国和近代国际社会的接轨.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并不是很成功.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民国海军史料》(杨志本主编,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以下简称《海军史料》)内收一篇萨镇冰在抗战时期的讲演稿《在旧海军求知和服务经过》,其中提到“我曾亲自参加过中法战争,战场是在马江……”文后说明“萨镇冰述,《整建月刊》”;另注“本文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海军学校的讲演记录稿(节录)。”但是,看不出这次讲演的具体时间、地点,也不知原载什么《整建月刊》的那一期上,等等。  相似文献   

8.
陈玥 《兰州学刊》2004,1(4):178-180
晚清中国是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让中华民族几近崩溃。为解决民族危机 ,晚清国人千方百计试图与西方融合 ,而近代国际法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本文便是对晚清中国与近代国际法关系 ,及晚清国人对近代国际法所持态度作出的一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战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它主要是由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致。人类历史上的一战、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民族自卫权、人权保障问题的产生和大量国际条约的签订方面。当然战争也促进和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在战争的影响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并发挥了其对弱小国家利益的保护和有效规制战争发生等法律效力。世界各国应尽好各自的职责来有效保障国际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徐峰 《兰州学刊》2008,(2):132-135
明清时期,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市镇生成一种自然演进的城市化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发展形态建立在商业贸易和商品化农业、小手工工业基础之上,是一种原生型城市化。近代以来,市镇也面临着向近代化的转型。由于一些原因,近代市镇没能够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大多成为了依附于大城市的城镇。中国的城市化没有选择市镇型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近代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经济(商事)法律规范的大量出现,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关系成了国际法学界奋力探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含义众说纷纭。实际上,按照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将二者分成各自独立的学科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是从“公”“私”法规范在二者间的相互渗透、调整对象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同一性以及法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来看,二者并无分科设立之必要。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民事关系,国际民事关系的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私法内含国际法因素的必然性。随着国际民事关系国际性的不断增强,国际私法内含的国际法因素也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同时,国际私法发展史表明,国际私法的发展与其内含的国际法因素的不断增强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这也是国际私法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与国际政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政治主要是各个国家对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的联系、活动及政策的总称,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的一种关系;而国际法是调整这种国际关系所形成的制度、法规及习惯的总称。自二者产生以来,就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何理解好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对于了解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际干预的扩张是近年来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种重要现象,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旗号的“新干涉主义”和以“反恐”为名所进行的国际干预行动,都是缺乏国际合法性基础的国际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15.
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在国际法表现形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形式,而国际法的渊源主要表现为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公允及善良原则、国际组织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政府间国际会议制定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存在着以国家为主体、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传统。但是,由于20世纪以后出现的经济大规模跨国交往、国际危机与问题以及人权国际体制所带来的全球化趋势,国际法正在从“国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当前的国际法不仅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人本主义规范,而且逐渐在整体上以人类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国际法的人本主义是实现国际法治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私法强调适用外国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另一方面又制定一系列限制其适用的制度,这种“相互抵触”正体现了国际私法矛盾统一的重要特征。21世纪国际私法应在国家利益、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和整个国际社会和谐的民商法律秩序的建立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合理的结合点,使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得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变迁归根到底是由各国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战争是经济与政治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正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而成为国际政治格局重新组合与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船旗国法,是指以国旗或特定标志旗作为连接点的系属公式。在船舶物权、海上侵权行为、海难救助、共同海损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等方面,船旗国法原则是重要的法律适用原则。但是,船旗国法原则的适用有着严格的条件、特定的范围和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并没有把船旗国法原则作为一条普遍适用的海事冲突法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