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关注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一有别于传统的发展理念将对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科学发展观视野来看,我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标是实现民主政治;主要方式在于渐进式改革;基本要求是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践行科学的政治发展观,就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政治协商制度、拓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倡导诚信理念,注重和谐校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等院校中的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对教育理念加以更新,体现学生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协调各种教育资源,统筹兼顾各种教育方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同时努力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6.
7.
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缺陷和应用局限是重意识形态功能轻人文认知功能、重社会价值取向轻个体思维选择,重眼前行为表现轻远期行为塑造,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包括教育对象的工具性向主体性转型,教育内容的政策性向人文性转型,教育方法的灌输性向动态性转型,教育评价的保障性向发展性转型等。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有助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话语内容及话语方式,反思话语发展路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话语发展规律,创新话语发展理念,破解话语发展中的难题,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以统筹兼顾作为方法依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人类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目的在于提升资源的高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和科学方法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现科学发展;把握学生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主体作用;增强教师素质,展示良好形象;创新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强化实践教学,达到知行统一;统筹课堂内外,形成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改革与语文规范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讲语文规范、不讲语文改革,不符合近百年来语文发展的事实,无法满足当前语文工作的实际需要,无法推动汉语汉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要把发展作为推进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和基本任务,把以人为本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方向,把统筹兼顾作为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和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的“科学”自然观不同的是,后者认为自然只是实现人类发展的工具以及人类进行理性统治的对象,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简单的技术理性的统治关系。前者则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必然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对“科学”自然观辩证的否定,要求应该正确看待自然的内在价值与人类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达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最终实现生态共同体的完整和美丽。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蕴涵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是对人与历史 相互关系的科学总结,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革命观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历史主题内在的逻辑嬗变,它历经三个转变期: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政治运动———革命观的历史余韵;从革命观到改革观———对革命观的扬弃;改革观的历史归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握历史主题,善于驾驭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树立,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成熟,表征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的党转变为成熟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对全球化发展理论积极借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高瞻远瞩而又切合国情的发展方式。早在1979年,法国经济学和社会学家佩鲁提出了"新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人的发展。两者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作为指导我国发展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毫无疑问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是对"新发展观"的一种扬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传承和创新。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内涵。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别和联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9.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教育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阐述了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即以人为本、结构优化、统筹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教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以人为本中的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统揽经济社会总纲的角度,谈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