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大型工业企业战略性再造这一命题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相关的政府和企业,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关系再造,可以称为体制性结构再造;第二个层面是与企业内分工和协调相关的企业流程,企业信息形态,企业内部资源积累和竞争力形成机制的再造,可以叫做企业能力再造.由于"企业能力理论是一种企业整体战略观"(福斯和克努森,1998),所以,上述两个基本层面都体现出再造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面临着以顾客、竞争、变革为特征的经营环境,基于分工理论的传统企业运作方式必须变革。西方以哈默博士为代表提出了激进的"企业流程再造"理论,但对我国企业来说并不是惟一选择。我国企业流程可持续创新模式,应强调将再造技术与持续改进相结合,并且企业流程持续创新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劳动分工理论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石,基于分工理论建立起来的职能组织结构是一种纵向的金字塔式结构,而业务流程再造(BPR)则旨在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横向组织形式。对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是否否定了劳动分工理论这一深层次问题,答案应是否定的。分工理论并没有过时,但是分工在组织中的表现、分工的形式、合理分工程度等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摆脱建立在劳动分工理论基础上的传统企业作业管理模式的束缚,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它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以关心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利用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本文在阐释基本原理的同时,结合海尔模式的个案分析,并深入探析其发展趋势,以期对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全景式的展示。  相似文献   

5.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深化的产物,是当今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对国际分工理论演进过程的阐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分析了当今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和影响。分析结果认为,中国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要素质量,改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信息化、顾客需求日益个性化的条件下,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的负面性日渐突出.本文在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应该以信息化为工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施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再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依据,分工可以促进专业化,实现微观分工、宏观分工和国际分工的衔接,实现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的有机结合,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衔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蕴意是改善和调节劳动分工,促进中国以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和国际循环为主体的旧的分工体系向以国内分工、国内市场和国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分工体系的转化。从分工理论视角下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是以分工理论为指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前提,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 构建具有自主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消费引领创新,培育新型消费体系; 把国内流通与国际供应链体系相融合,推进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在更高开放水平上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相对接,用优进优出的发展模式,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益递增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是收益递增的两个侧面,企业集群所具有的较高的收益递增速度正是二者双重作用的结果,而网络联系缓和了由扩大规模而引起的协调成本与规模经济、由分工深化而引起的交易成本与分工经济的两难冲突,所以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它在理论上比单个一体化企业和城市聚集体有着更高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集群价值链延伸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机制,并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风险形成的关联机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形成了集群间的功能分工体系。这种分工体系导致全球价值链上的链式风险;以及位于低端的发展中国家集群,由于利润率和进入壁垒低,面临着激烈的地区竞争,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导致的上下游企业的战略转移引发的集群“空洞化”和“边缘化”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及理论正在逐步形成.在新形势下,国际分工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等特点.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取得了较大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不利地位,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因此,立足于自身,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将要素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某小型国企经营者持大股的重组案例 ,重组后的国有资本完全从这个纺织企业中退出 ,阐述了经营者持大股重组模式的合理性 ,指出该模式是当前中小型国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但能否顺利实施 ,主要取决于改制企业是否存在着对企业有贡献的经营者和地方政府改制的目标取向是否为极大减小改制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关键期,装备制造企业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基础和支撑。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法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强国存在的差距,并重点阐述了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国家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态势和企业现状的分析,得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走转型之路的结论。最后,文章论述了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机理,指出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以及适合企业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的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日本侵占后移植大量近代工业,解放后在苏联援助下很快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工业遗产十分丰富。工业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如何保护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历史遗产已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措施方面,以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或更为可行。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及时确定本地区本企业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方案,边保护边开发利用,以确保保护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央企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企业重组,事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本文介绍了央企重组的进程,着重探讨了央企重组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国资委是推进企业改制的主要部门,但一直以来企业改制后职工信访时有发生,特别是早期改制的企业职工信访形势比较严峻。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重构产业结构与强化企业控制为视点提高粮食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前几轮的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进行的,存在不少缺陷。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其目标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市场导向的粮食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扶持龙头产业、推进粮食企业产业化发展等措施提高粮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战略重组对河南省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仍然有部分企业战略重组效果不佳。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影响河南省企业战略重组因素的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发现,在目前以政府主导的企业战略重组中,政府监管层对企业重组的政策支撑度、行政干预程度与监管力度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模式是随着控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分析辽宁省146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议当前转轨经济条件下,辽宁省企业内部实施的管理控制系统应以制度控制模式和预算控制模式为主,以评价和激励控制模式为辅。辽宁省企业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应当根据自身的管理基础和控制环境,选择适用的管理控制系统模式;构建基于环境变化的动态管理控制系统,使组织与动态环境相匹配;改善薄弱控制环节,优化管理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干预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弥补市场缺陷,矫治市场失灵的作用日渐凸现。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市场适应性,而企业法律环境作为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一种外部保障,对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影响至关重要。文章着重分析现行企业法律环境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提出立法上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煤炭企业集团合理规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炭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煤炭企业集团的合理规模问题。从核心层企业规模入手,通过对煤炭企业集团核心层纵向规模与横向规模两方面的研究.得出核心层企业纵向规模、横向规模及煤炭企业的内外部变化的合理界定。结果表明合理规模的范围并不是越大越好,只有适度的规模才能获得最大规模经济,为煤炭企业集团合理规模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