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中有两首关于月光的钢琴作品,其中一首是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作品27号之2《月光》,另一首是德彪西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二者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影响,而德彪西的创作对整个20世纪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启迪和引领作用,也由此成就了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奠基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奉为钢琴艺术史上的“圣经”,欣赏《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品笼罩着的浓浓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家。在他的钢琴文献中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世界钢琴艺术史上高峰,理论界把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中期和晚期。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广泛采用了赋格的创作手法。而其赋格的采用既延续前人的风格又有贝多芬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肖邦所创作的具有古典音乐特征的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作品第4号)中,他已经有突破传统奏鸣曲式结构公式的趋向。这首织体清晰、技巧流利的奏鸣曲,为肖邦后来奏鸣曲体裁创作上的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上,肖邦是一位大胆的改革者。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是一首追求美的理想、要求人生平等和幸福生活的雄伟诗篇。它反映了在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法国大革命的鼓舞下 ,作者勇敢地向命运挑战 ,决心用自己的音乐为人类争取自由和幸福的理想、信念。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该曲作为早期奏鸣曲的杰作已经明显地体现出贝多芬奏鸣曲戏剧性、英雄性、交响性的基本风格与特征 ,是一首倍受欢迎的钢琴曲。  相似文献   

6.
奏鸣套曲终曲乐章承担总结概括作用使其内容相对丰富,常常形成套曲主要描述对象与次要描述对象构成对比.回旋原则兼具多次突出中心材料并与次要对象构成对比的特点,故常被应用于奏鸣套曲的末乐章.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有16首作品的末乐章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具体表现为回旋曲式和奏鸣回旋曲式.本文通过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末乐章中对回旋原则的应用,探寻贝多芬在这一类型曲式上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贝多芬晚期5首钢琴奏鸣曲是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经典之作,它是音乐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代表。尤其是晚期5首奏鸣曲对赋格的大量采用使得晚期作品显出与前两个时期不同的最重要的特征。贝多芬对古老的赋格手法不仅继承其精华更将赋格这样的创作技术进行的了变革与延伸,他的创新为后来的作曲家开拓了在赋格创作上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肖邦的作品以独特的魅力受到作曲家、演奏家及音乐学家的喜爱与重视。在他众多的音乐创作中,四首钢琴叙事曲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特别是第一首叙事曲---《g 小调叙事曲》,更是以深刻的爱国情感和完美的音乐形式受到普遍欢迎。肖邦的《g 小调叙事曲》,在音乐材料的组织上继承与发展了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成功创作经验,沿用了传统的主题-动机贯穿发展法;在主题材料的贯穿、曲式结构的连贯发展、作品调性布局及和声安排方面继承了舒伯特音乐体裁特性和创作技法。肖邦在继承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同时,又为其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主题-动机在结构力、音乐形象塑造方面都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正> 贝多芬一生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然而只有《告别》奏鸣曲三个乐章的标题“告别”、“别后”、“重逢”是贝多芬亲笔所提,该奏鸣曲,作于1809年至1810年,是为呈献给鲁道夫大公而写的。鲁道夫大公是支持贝多芬的许多王公贵胄中最有力的一位。他是贝多芬的学生,同时也是贝多芬的保护者。他和贝多芬之间,没有身份与地位的特殊等顾忌,一直是推心置腹的至友。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庞大又复杂,既汇集了多种高难度的钢琴技巧,又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和精神,因而要准确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必须从触键、情感、踏板、力度等方面把握作品,同时还要认真理解其精神实质,用手指表达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的早期作品《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虽然还较多地保留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但在钢琴声部的发展和乐队作用的加强方面已显出贝多芬自己的个性。如何在钢琴演奏中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到既不超越古典主义的传统又能体现出贝多芬的创作风格,是诠释好这部作品的关键。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该作品的第一乐章进行了简略的演奏分析,希望能对该作品的演奏和教学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总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与极其丰富的创作手法。他的《钢琴奏鸣曲》Op.2No.3的第一乐章。从结构上看是一首典型的古典奏鸣曲式。并无太多特别之处;但如果从其创作手法上进一步分析,则可发现贝多芬巧妙地以钢琴来模仿乐队织体.并将独奏织体与“合奏织体”交替,从而产生了类似协奏曲的效果,体现出独特的交响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贝多芬晚年创作的E大调奏鸣曲OP.109的社会历史为背景,对贝多芬创作这首幻想奏鸣曲时内在的心理进行探索,对作品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突出特点进行探讨,对这首具有优美如歌的音乐主题和六个风格迥异的变奏组成的自由变奏曲式结构的奏鸣曲,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曲式分析,显示出整曲洋溢着优美的诗情画意,它以最美好、最完善的外在抒情美形式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体现了强烈而丰富的诗意天性,高雅而梦幻般的寂静气氛笼罩着全曲。较全面地阐述了演奏诠释这首甜美作品的关键和要点,精炼、富有诗意的主题令人吸引,结构自由、完美、紧凑,变奏的速度、气氛、性质具有鲜明的对比,可谓是别具一格的,具有精美细腻的钢琴风格。通过对作品诠释以达到在忠于原作基础上更好的表达和再现这首作品的全貌。  相似文献   

14.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分期风格特征唐艺贝多芬(L.Beethoven1770—1827)是世界上伟大的天才音乐家,他的许多作品早已作为音乐艺术珍品在世界各地演奏。人们一谈起贝多芬,立即就会想到他的不朽作品──九部交响曲,而他在钢琴奏鸣曲创作方面的辉煌成...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第7钢琴D大调奏鸣曲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贯穿在第一乐章中的不仅有轻快潇洒的情感,而且有一股强有力的动力。在弹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D大调Op.10.No.3.之第一乐章时,要注意使用相应的技巧,充分表达其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田园风格与贝多芬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多芬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1)是一首大型的幻想曲,横跨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两个时期,它既有古典田园风格的严谨作风,又有浪漫主义的痕迹,超越了时代,达到了伟大作曲家炉火纯青的创作境界。田园风格是其主要特征,作品的写作背景符合田园风格盛行时期的历史环境,作品的写作方法符合田园风格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贝多芬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升C小调是贝多芬奏鸣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打破了古典奏鸣曲的传统模式,以一种崭新的面孔展示于世人面前。激动、思索带有幻想的第一乐章,充满痛苦与忧愁;轻盈、明快的第二乐章冲淡了第一乐章的情绪,一气呵成地把第三乐章中暴风雨般的火热激情推向巅峰。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此作品的情绪变化,使演奏风格符合作者的原意。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G大调随想回旋曲,又名:Rageovgrthelostpenny,翻译过来名为:丢失一分钱的愤怒,是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作品。这首作品所体现的音乐内容与以往贝多芬作品所体现的英雄性和交响性不同,它体现了这位跨世纪伟大作曲家生活化和人性化的一面。G大调随想回旋曲是一首幽默风趣、富有活力的钢琴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贝多芬的早期创作风格,以及弹奏古典主义时期风格乐曲的演奏方法和风格,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为喜欢和演奏这首作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其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十七号,d小调《暴风雨》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的第三乐章运用了完美的技巧表达了富有诗意和形象的内容,使演奏的技术性与音乐性得到了完满的结合,为浪漫乐派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20.
从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音乐家个人生活状态、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艺术风格以及演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贝多芬的几首著名的大提琴曲《第二、三、四号大提琴奏鸣曲》、《F大调第五号大提琴奏鸣曲》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