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小青  高洪桥 《阅江学刊》2022,(6):148-158+172
全面认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对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地区和城乡间发展差距、缩小人群间收入差距三个途径助力共同富裕;但是,也可能因数字鸿沟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匹配而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以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发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还应着力缩小地区和城乡间、企业间、人群间的数字鸿沟,协调收入分配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分配公平。展望未来,应继续深化数字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探讨重要数据难以获取、准确性较差等问题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融合数字经济,既是数字时代人民共享数字红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数字经济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均衡性增长以及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中为共同富裕提供动力支持、协调机制和基础保障,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也给共同富裕带来诸多现实挑战,如数字鸿沟制约全民共富的发展目标、数字算法控制挤压精神富裕的发展时空、数字逐利模式解构勤劳致富的价值认同。为此,一是要弥合数字鸿沟,助力全民共享发展红利;二是要消解数字算法控制,夯实全面富裕精神基础;三是要革新数字造富理念,塑造勤劳致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3.
王运武  王藤藤 《阅江学刊》2022,(6):127-137+171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世界主要国家已实施了数字经济和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数字经济重塑产业格局,数字产业正在成为第四产业,改变了传统三大产业的格局。数字教育经济形态包括数字教育产业、教育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教育治理和教育数据价值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产业化催生数字教育产业生态链,并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力量。数字教育产业生态链需要数字教育产业系统各要素高效配合,并发挥协同效应。尽管数字教育产业政策日趋完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但是仍存在治理难度大、未能较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不规范、产品同质化严重、泄露个人隐私与危害数据安全、研究较为薄弱等六大现实困境。必须优先发展数字教育产业,加强监管与治理,实现数字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数字教育行业自律,加强数字教育产品的教育属性和公益属性,提升数字教育产品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超前谋划数字教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沈湘平 《阅江学刊》2022,(1):44-52+172
"元宇宙"的火爆为人们整体反思智能数字虚拟技术对当代人类的影响提供了契机。元宇宙在为人类打开新的可能世界的同时,也因极致的现实倒置、所谓"增强现实"的遮蔽导致原初现实的隐退,世界及世界中的人都被改写。在元宇宙,人们把握世界更多依靠感性的知觉,对象则是信息化、符号化的观念,而把握的主体日益变成孪生的数字分身、数字人。元宇宙将带来公共生活的部落化、公共空间的领主化、公共领域的非批判化和价值共识的"粉丝"化,构建元宇宙秩序本质上是对人的想象进行治理,这将要求政治哲学转向。元宇宙是所谓技术"人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日益"宅""卷"在意向性世界,为工具理性所支配,反智和愚钝化,这些都是"人性的,太人性的"悖论的体现。个体意向性与外延性的交互关联,技术创新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使得个人的自由选择都牵涉存在问题,必须吁求再道德化,再道德化的基点则是个体修养。哲学工作者面对元宇宙既要坚持开放的态度,又要保持思考的姿态。  相似文献   

5.
一、1978—1992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初步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从特征渐次深入到本质,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特征、属性及其内涵等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例如,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本质主要体现为共同富裕。这种观点认为剥削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而社会主义则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之上,共同富裕有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社会更加公平,这种公平不仅是过程公平,更是结果公平。结果公平集中体现在共同富裕上。共同富裕反对搞平均主义,也反对两极分化;从公平和效率方面来说,共同富裕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而共同富裕只有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不使财富被少数人占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起着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谷炜江 《学术交流》2002,3(4):10-12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基本手段,最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为目的,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途径王建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怎样才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科学地分(斤我国的国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构想,这就是:允许和鼓励一...  相似文献   

9.
孙兰英  周秋莎 《社科纵横》2010,25(7):132-134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由数字构成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着全新概念的数字世界正在迅速融入我们的世界,并深刻地改造着这个世界,我们迎来了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曙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爆炸性的变革.数字技术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选择的背景和必要条件;数字化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也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方式.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里的处境的论述,阐明了在现代社会里应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发掘自身的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朱玉珍 《学术交流》2007,4(6):23-2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特性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具备和谐性。建设和谐社会,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使全社会能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这一切依赖于主体的和谐性。主体和谐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关键一环,倡导主体和谐理念,培育主体和谐精神,培养主体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增强社会主体的精神力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其中,共同富裕四个字的创新意义更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有更加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有两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努力提高初次分配的公平程度;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推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再分配政策。两项社会主义政策的叠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季塔连科院士从有关中国社会主义的争议这一话题入手,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前景,揭示了与中国文化特点、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丰富,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其实践运用,论证了社会主义建设对于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建立公平社会和共同富裕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断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将催生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快要结束。这个时代提出的最大课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关系到几十亿人的命运、影响历史走向的大问题。”邓小平针对“穷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由此,引伸出又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的实际问题:社会主义要求什么样的产权形式,才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顺利发展,较快地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我的回答是:公民产权本位论。2014iE社会主义实验的历史教训1917年十月革命,开创了…  相似文献   

14.
张美君 《社科纵横》2013,(3):126-130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路径。文化产业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必须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举措:挖掘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资源;分类指导文化投资的资本来源;引导文化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文化企业的营销道德;注重实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全球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运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资本形态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资本形态——数字资本,其有望成为数字资本主义阶段的主导资本形态;在生态危机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自然资本被大力鼓吹;金融资本在遭遇挫折后迅速恢复,并与前两种资本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剩余榨取机制看,资本日益脱离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转变为食利资本,主要以利息、租金等方式获利。最后,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化的深入发展,资本逻辑全面展开,主导了从日常生活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运动的新变化能给我们以下启示:规范资本行为必须正确认识各类资本形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调节作用,发挥社会价值规范的引领作用,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成功驾驭资本。  相似文献   

16.
王岩  赵钢 《社科纵横》2007,22(3):47-4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飞跃,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升华,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需要。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却还有一批既得利益集团在利益面前,对自然资源进行破坏,既得利益集团的这种行为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带来环境的污染,生态危机,并引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了明确的回答。《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要保证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如果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做不到,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张兵  张冲 《探求》2022,(5):104-112
当数字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其裹挟一切的力量而成为人的存在的“全度量”时,关于数字技术本质的思考就与特定社会形态的技术批判及其相应的意识形态批判关联在一起。资产阶级利用其资本的支配地位优势,构建了数字技术时代下的“技术合理性”体系,这一体系既是数字技术进步与僵化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也带来了数字时代下无产阶级身份被消解的问题。隐藏在资本主义数字生产体系中的二律背反和形而上学疑难,是“技术合理性”的“不合理”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技术合理性”意识形态利用表象的“合理性”再次确证了无产阶级的身份困境。因而,面对数字技术合性理性中的存在困境,我们仍然需要数字技术形态下的技术合理性批判,破除技术合理性幻象,以期正确把握数字技术时代下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状况。进而,只有揭露被数字技术应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才可能有数字技术的别的应用,也有助于以数字经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集中体现孔庆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年初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的最完整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电子媒体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文艺生态.这些技术给后技术时代的文艺生产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实惠,并有力地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创新机制和转型路径.多媒体话语不仅增添了创造过程的游戏快感,增进了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而且还以超文本立体方式即时性地吸纳社会公众的思想与智慧,进而带动文艺创造的大众化姿态.这一带动虽然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就其主流层面来看,作家主体的创造个性得以舒展,汉语写作的应有灵韵再度显现,网络文学的角色启蒙初见成效,文体间的融汇态势得以凸显.这意味着,在数字技术背景下,文艺生产活动的总体生态正在变革中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