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是第一资源。课程改革不仅关涉每名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而且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国之大者”。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立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目标,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新目标、新内容、新教学和新评价框架:确立以核心素养为纲的总目标,构建由课程目标(含学段目标)、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所组成的层级化育人目标体系,以确保核心素养落地“看得见”;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以学习逻辑为纽带整合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推动学习经验的结构化;指明教学改革方向,强化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综合学习和因材施教,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建立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新评价机制,聚焦学业质量,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的解决,探寻评价改革的现实路径。新方案与新课标为我国新时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描绘了愿景、明确了使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成就,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充分体现出对“人的成长”的回归,其“三有”培养目标构建了清晰的素养框架。“新课标”体现了素养本位的课程取向,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为核心,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带来了学习时空的重要改变;确立了以学科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以学科基本思想、基本结构为基础,引领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实践”;走向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学习进阶的学业质量评价结构。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于2022年4月公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包括历史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化的课程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业质量标准、大概念教学等,其间也体现出一些新理念、新要求,由此,基于课程育人的角度,对有效实施新课标提出如下建议:正确理解课程改革新理念;正确理解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正确理解以大概念/大主题为统领的结构化课程内容;正确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正确理解学业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新闻教育注重以构建价值标准与情感共鸣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既与新闻工作蕴含隐性的价值判断与立场塑造的事业特质相符,又与课程思政“立德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核心内涵相通。以布鲁姆教育情感为目标导向的“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重视学生学习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转变,不仅彰显价值引领和信念塑造的功能,还能助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培养,是在新文科背景下,落实“大思政”理念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培养时代新人是党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确定的战略任务,探析其基于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培育路径,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的要求,不断增强系统思维。系统认识上,要综合我国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思想演进脉络、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人的实践生成意蕴、中国共产党为未来“育新人”的不懈追求的多维视角,系统形成时代新人核心素养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观。实践探索上,要按照时代新人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分科知识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问题聚焦、教育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的融合逻辑、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过程分析,明晰时代新人核心素养“五育融合”培育的建设理路。路径建构上,系统集成激发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的协同育人效能,通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复合教育主体观念;尊重学生主体价值,激发学生内在成长成才动力;因势而新优化环境,强化数据赋能育人作用,建立健全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黄琳 《人生与伴侣》2022,(47):51-54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指出,要在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之间相辅相成,而知识又主要通过教学主阵地——课堂获得,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聚焦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提高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育育人是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体育情感六方面内容。针对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现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高校体育运动实践,构建体育育人视角下的“课堂+实践+联赛”三平台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由体育课堂教学平台、体育实践教学平台和体育联赛平台三个平台构成,三平台既各有特色、独立运行又高度关联、相互补充。实证调研结果显示,“课堂+实践+联赛”三平台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为高校体育育人提供了新路径,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创造力是当代人应具有的核心素养。创造的教育是对人发展的关怀,呼应了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指导高校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学科核心概念与知识体系是创造力生成的教学“锚点”。促进学科理解与学习迁移,是创造力生成的教学“密码”。指向“创造”的高校课堂教学变革,需要内化学生的学科理解,促进学生构建“专家型认知结构”,协同事实性知识与概括性观念,重塑自主学习,并从学生静听走向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与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通识教育则是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推进通识教育需要从认识上准确把握通识教育本质,着力打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构建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初中化学的课程与教学迈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阶段。新课标带来了新理念和新要求,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强化课程育人宗旨,明确化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深化对化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基于学习主题形成整合性认识;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加强探究实践活动,增强活动的真实性和综合性;理解和运用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加强核心素养的诊断和反馈;基于新课标,设计与实施素养导向的一体化教-学-评。  相似文献   

11.
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统凝练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新理念,形成了全面育人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设计思路。“育人”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理念的“魂”。在“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一理念的统摄下,通过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析,系统论述了化学新课标在课程四个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上所呈现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具体体现为:(1)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整体规划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确立了与之匹配的课程目标体系;(2)强调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设计化学课程内容结构的思路,充分发挥大概念统领作用;(3)注重基于大概念整体设计单元教学,重视探究与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开展基于教学系统有效实施素养导向的教学;(4)设计和实施凸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深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综合评价和探索增值评价路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教育智能化迅速演进,对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培养提出了诸多新挑战。回顾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相关研究发现,存在“实践影射”和“素养升级”两种概念进路及相应的框架结构。通过对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核心内涵与关键要素的深度分析、重要维度与指标的综合抽取,构建了包含“智能教育认知”“智能教育能力”“智能教育态度”三个一级维度、六个二级维度、十三个三级维度的整合性框架。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应当双向驱动充分发挥能效,提升智能教育认知水平;掌握智能教育技术之用,增强智能教学创新能力;关注人机协同伦理价值,再思智能时代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明确指出教学中要自觉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出场逻辑不是纯粹的从“形态”问题出发直叙意识形态教育“是什么”,而是在与错误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保证正确的意识形态教育的持续“出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培育的教育旨归表现为:构筑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聚焦根本任务的达成点;转化课堂育人的实践范式,建立文化自信的链接点;涵育核心价值的共生场域,寻找政治认同的共识点。为此,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创新需要构建“三纵三横”矩阵式的课堂新样态,引导教学从课堂灌输形式向“三全育人”格局转向,学生从被动接受向深度情感共鸣转向,教师从知识本位评价向多元参与评价转向。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改革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模式为主,校企协同育人的方法为辅,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来构建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本文提出以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建设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字仪器为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先导,规划科学学科方向,开展新的教育模式研究,以校企产学研基地为基础,协同创新;构建以产学研平台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我国数字产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理念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要求高校各类课程同向同行,所有专业教师都应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努力做到价值引领和知识教育同频共振。推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发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促进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构建,提升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型财务管理人才。在推进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必须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逻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能够适应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师资队伍;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和评价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7.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战略性路径。传统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忽略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作用,妨碍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遵循“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理念,强化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本位,突出多元协同的培养过程,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MPAcc“财经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财经素质链为核心,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构建内外协同育人平台;以多元协同为手段,构建双向协同育人平台;以“五大建设”为载体,强化产教深度融合落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两个热点主题。新文科之“新”在文科教育的变革上主要体现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新的课程建设思维、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新的组织管理结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应主动适应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担当课程思政育人使命;适应新文科融合创新趋势,推动“思政”与“课程”大融合;运用新文科教育技术新手段,激发课程思政教学活力;立足新文科管理体制新变革,构建全链条式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9.
“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先发展健康事业,实现全民健康。“健康中国”战略明确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赋予了体育教师新的使命担当。通过深入分析“健康中国”战略下体育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培养策略:改革人才培养目标,融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内容;发挥理论教学优势,加强运动与健康知识传授;发挥实践教学优势,促进运动与健康行为养成;强化学科支撑作用,构建新型课程与教材体系;依托移动信息技术,构建体育健康综合知识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此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时代里,世界各国纷纷在教育领域展开课程方面的改革。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重新建构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体系也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经过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体系现状分析,提出应“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研究性课程为支点”建构新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体系,并依据“整体策略”、“整合策略”、“优化策略”等实施策略,保证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