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手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新手教师身份认同是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历程和实践体验的历程而逐渐发展的,是一种自我确认、疑惑、反思和再确认的过程。本研究从实践共同体的视角出发,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10名高校新手教师的访谈来探究新手教师身份认同。访谈发现:高校新手教师在身份认同态度上具有较强认同感;在身份认同实践上表现为能积极与同事对话、探究、反思与行动,共同建构知识与技能,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身份认同期望表现为渴望成为实践共同体中的一员,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从而有效实现新手教师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
课堂学习研究对于形成教师实践共同体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学校的改进计划之一,课堂学习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把学校发展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并通过对一节研究课的设计、实施、评价和分享,希望在教师、研究人员和教育者之间建构实践共同体,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学习研究所具有的协作特征不仅为教师创造了一套共享的知识、价值观和信念,而且还为他们一起所经历的教学事件创办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共同体是由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内外教师构成,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共同追求和关注点,以解决专业建设教学实践问题为目的,以分享与创新为精神、对话和协商为机制、合作和发展为手段,旨在促进教师认知成长和身份发展的一种学习实践组织系统。借助教学共同体,通过共享实践载体,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愿景,建立协商合作机制,以及创设激发"共同愿景"的组织环境等,有助于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呈现出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历史逻辑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建构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再向“自为”状态的历史演变;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理论支撑;从实践逻辑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进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其建构的现实路径。从这三重维度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生成脉络,深入挖掘其形成过程中的有益经验,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向度。从一所研究型大学女教师的叙说中发现:大多数女教师在漫长的社会化过程中,主动认同了社会赋予她们的母性、关怀与亲和力,从而觉得“教师身份”和“教学工作”与自己的“本质”具有高度的同构性,而对“学者身份”与“科研工作”存在明显的疏离感。这一认知深刻影响了女教师在大学中的身份认同与身份确立。  相似文献   

6.
“叙事认同”的理论视域,为教育领导力的培育与提升提供了新的考察维度。叙事行为是人类极其重要的交往实践,在共同体建构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实现和提升领导力的重要途径。要更好地发挥叙事的作用,学校领导者要调整自身角色,更多地投入到诉诸成员情感的象征性活动当中,成为善于讲故事的人。教育领导力建设的着眼点要从领导者中心向群体中心转移。学校领导者要善于营造有利于激发群体成员情感反应的叙事情境,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拥有共通情感和集体记忆的“叙事共同体”。要激发广大师生的叙述潜力和积极性,并通过借助外力建构更加广泛的叙述传播网络,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学校文化叙事格局。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文化寻“根”的实践活动。文化认同承载的“集体认知”“集体记忆”“集体想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源码,文化创造唤醒的“身份识别”“他者承认”“互动共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编码,文化自信强化的“主体叙事”“情感共通”“价值确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解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意义拾取、价值诠释、生成建构等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从文化哲学视界研究和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研究该论题的一个重要思想立足点,也是需要继续深化拓展的一个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的文化自觉性受到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以致凝聚自我认同的价值和规范失位.基于此,引入“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性校园文化角度,解析一个大学自我认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价值意义.由此认为建立活动性校园文化的“本我”评价机制、坚守“小传统”、推进开放性是完善共同体成员身份共识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督导的不足,更好地发挥教学督导对乡村教师的指导作用,美国近年来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促进了乡村教师虚拟教学督导实践的发展。虚拟教学督导具有隔空的“面对面”观察指导、充分的“实打实”技术支持、默契的“心贴心”协作互信等特征。作为传统教学督导的补充,虚拟教学督导有助于激发乡村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反思,促进其专业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加乡村学校对外交流的机会,使其获得更优质的师资。借鉴美国乡村教师虚拟教学督导实践,可采取多样化的督导方式与技术,多手段推动乡村教育公平发展;切实落实教学督导条件保障,全方位助力乡村学校发展;构建教学督导共同体,深层次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着教师队伍长期建设不足、短期培训较多、服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限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振兴乡村教育,针对我国40所乡村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需求,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度调研,发现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学和教研基本规范、留守儿童管理、教师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最为突出。为此,本研究围绕智能化技术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索。智能化技术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路径在于:借助智能化平台开展教师基本素养培育,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借助智能技术开展大规模“诊课”与系统化教研,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大数据技术帮助乡村教师开展精细化学生管理,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借助线上教研社区资源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进一步促进乡村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中小学教师研究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依据成员构成和组成动机的差异,可以将教师研究共同体分为不同的类别。教师研究共同体能够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改进与提高,加强教师间、学校间的协作与沟通,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与创新。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教师研究共同体研究内容封闭化和同质化严重、活动主体虚空化和形式化凸显、成员身份缺乏认同感等问题。要突破教师研究共同体实践发展的困境并取得长足的进步,需要从三条路径进行优化:一是开展以"课堂"和"课题"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效能;二是营造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实现"我者"与"他者"的互助共生;三是加强外部合作主体的引入,促进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内外联建"。  相似文献   

12.
大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是以教师教育为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将教师教育抛锚于共同体的脉络当中所形成的专业协作伙伴组织联盟。在大学、中小学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教育伙伴开展协作的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内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各自面临不同的问题,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在职教师的职后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者的多重身份等,都影响着大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建构和完善大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需要参与主体积极互动,这样才有利于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情境性活动,学习者作为实践共同体在实习场中进行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本文对学校教育中的情境学习作了阐述.提出校园学习情境是由实验室情境、间接情境和网络情境构成的实习场.教师创设的情境应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境与教师身份相关理论,提出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身份建构框架,进而探讨外语专业教师如何在课程思政外语境、内语境和心智语境相互作用下建构其社会身份、心智身份和课堂身份。结果表明,社会身份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重新定位自身社会角色和重塑自身形象的过程;心智身份的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自我感知、理解和认同的身份建构过程;课堂身份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通过课堂输出其社会身份和心智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必要深入探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笔者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建构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胜任力指标体系;采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能力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师德践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反思能力”“观察反馈”“信息技术”“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怀”9项能力因素是原因因素,应予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培养学校应加强学生身份成长中的认同感培养,构建教育实践中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实践操作中的个性化指导,完善教育实践中的表现性能力测度。  相似文献   

16.
图像作为一种叙事手段与记忆媒介,与文本、影像、声像等审美形式在“民族—国家”的认同形塑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黄河图像作为中华民族的视觉化表征,参与整个民族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及集体价值的确证。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黄河—母亲”的隐喻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促进民族统一与融合。嗣后,新中国黄河图像作为承载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媒介——记忆场,涵括家国命运、抗争进取、人文情怀等不同意蕴的民族精神。依照“图像叙事—记忆—认同建构”的理论逻辑,黄河图像话语的建构借黄河图像唤起社会个体之集体记忆,增进个体对集体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新中国黄河图像话语的研究,不仅凸显出黄河图像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而且也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7.
当今外语学科转型的课程变革在教育生态理论视阈的观照下,亟需将传统的规定性概念中的“教材”重新构建为充满情境与生命体验的多元的文本。现试图从分析现阶段教材构建的状况,引出对“教材如何与学科整合”以及“教材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进而探索教师个人在重构教材生态体系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并讨论学生个体在参与重构教材的生态情境中所形成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课程决策是一种存在于学校公共生活中的公共性行动。在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课程决策具有公共理性、公共协商、公共制度三种公共表征。具体而言,公共理性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公共性基础;公共协商有助于教师课程决策共识的达成;公共制度是教师课程决策的保障。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课程决策的实现需要唤醒教师的“公共人”意识;建立教师研究共同体,推动教师课程决策的公共参与和协商;建立教师公共意志表达机制与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和教师信念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信念对大学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如职业信念和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学科信念和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学生信念和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提出了构建大学外语教师完整身份认同的途径:关注教师的独立性和自主行,促进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是实现完整的教师身份认同的前提;建设学校共同体是构建大学外语教师完整身份认同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这对于外语教师发展研究和外语学科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在县(区)域内成立"教研共同体",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促进教育均衡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全县(区)的学校分成若干个"教研共同体",以一所重点学校为龙头、三到五所乡村学校为龙身的教研团队,建立统一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通过搭建教研联动、资源共享和师生互动等平台,构建学校领导与领导、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三位一体"的新做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成立"教研共同体"不失为破解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新的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