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硕 《文史哲》2020,(3):26-35+165-166
《魏书》中的"岛夷"之号,与南朝史书中"索虏"之号的来源、性质皆不相同,"岛夷传"乃是魏收所创立的史传叙事模式。北魏对南朝的实际称谓并不是"岛夷",而是使用指称地理位置的江南或代表僭伪涵义的"伪齐""伪梁"等名号。由纯粹指斥僭伪的称谓发展到包涵华夷之辨的"岛夷"称号,直接起因是侯景之乱导致南方政权急剧衰败,同时以华夷之辨为魏齐禅代制造正统依据。"岛夷"号的出现,乃是魏齐之际华夷观念变革的标志。华夷观变革的基本方向是从十六国北魏以胡汉族群区隔为标准,到《魏书》撰作的时代由地理层面的"土风之殊"而引申为文化层面的"华夷之隔"。  相似文献   

2.
明代“恩威兼施”的民族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建立后 ,为了消灭蒙古贵族和边疆各地的割据势力 ,收降和治理少数民族各部 ,缓和民族矛盾 ,实现全国统一 ,明太祖及其后继者在民族方面制定、施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 ,对于明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明王朝的兴衰存亡关系重大。明太祖在“华夷一家”、对各个民族要“一视同仁”的民族观指导下 ,制定了“恩威兼施”的民族政策。这项政策强调 :“治夷之道 ,必威德兼施 ,使其畏感 ,不如此不可也。”1“盖蛮夷非威不畏 ,非惠不怀 ,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 ,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 ,惟威惠并行 ,此驭夷之道。”2 威是指军事…  相似文献   

3.
刘锋焘 《文史哲》2001,(1):99-104
“华夷之辨”的观念对中华民族之融合史曾经产生过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这一负面影响在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经过长期的交流与磨合 ,一方面 ,少数民族统治者从观念、政策到具体行动等各方面都尽力淡化华夷之别 ;另一方面 ,汉族人经过艰难痛苦的抉择 ,最终使“华夷之辨”观念的消极影响不断地艰难地被消除 ,各民族间进一步融合 ,从而使中华民族变得更为团结、强大 ,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4.
汉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是由大一统政权通过制定和推行民族政策来主导着民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各少数民族则起着一种互动的作用;作为大一统政权的主体民族--汉族已经形成,在民族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一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在这样一种民族关系背景之下,普遍重视维护大一统、强调礼义文化而非种族血缘之辨以捍卫华夏文明,便成为汉代夷夏之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柳岳武 《江淮论坛》2008,(3):150-155
"华夷之辨"为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搭建了桥梁.古代中国正是在"华夷之辨"的过程中实现了诸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形成近代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本文立意不仅在于阐释华夷观念之演变在推动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多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所曾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而且在于借此为中国近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一种阐释模式.  相似文献   

6.
孙爱霞 《理论界》2009,(7):113-114
民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民族矛盾,既有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又有中华民族与外族之间的矛盾.清遗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对中华民族内部矛盾的认识较为统一,即泯"夷夏之辨"、消华夷大防.而对入侵中国的民族,尤其对日本民族,清遗民的认识较为复杂,继而表现出多样的民族立场.  相似文献   

7.
论班固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固和司马迁一样,具有“民族一统” 思想,把少数民族看成“天下一体” 中不 可分割的成员。同时,他又认为,华夏和夷狄作为不同的民族,无论是在种族、地域还是经济 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华夷有别” 的民族差异思想和华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 主从” 思想。在民族政策方面,他主张对待少数民族“恩威并用”,反对华夷中任何一方侵犯另 一方,主张华夷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应该说这种民族思想是可取的。但班固夸大民族之间的 差异,过分强调“夏尊夷卑”,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在这一话语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还在举国皆为"华夷之辨"的话语时代,它就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主流话语模式,孕育着具有近代性的民族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9.
从“长时段”角度,可将晚清华夷观念解体崩溃的过程分为“松动期”、“解体期”、“开始崩溃”和“最后崩溃”四个时期。甲午战争的惨败以及最后一个藩属国的丧失,标志着晚清华夷观念开始走向“崩溃”;而义和团运动时期,在民族空前危机的形势下,虽然传统的华夷观念重新走向“炽烈”,但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晚清华夷观念宣告“最后崩溃”。  相似文献   

10.
论金朝华夷观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中华、贱夷狄的“华夷之辨”观念 ,是中国古代居统治地位的民族观 ,这一观念对曾占据中国半壁河山的金王朝产生了重大影响 ,并且随着金朝与汉族王朝交往的增多 ,其华夷观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演化。大体而言 ,由于受汉文化影响的加深以及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金朝由耻为“夷狄”转向自认为“华”,贬斥南宋及其它政权为“夷狄”。最后 ,为确定自己的正统地位 ,发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德运之议  相似文献   

11.
王丽华 《江汉论坛》2006,1(11):71-73
华夷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华夷观念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构建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在以后的革命进程中,孙中山通过不断的补弊纠偏,最终突破了华夷观念的束缚,使民族主义走向成熟与完善,并最终完成了向新民族主义的转变。孙中山民族主义虽然脱胎于传统的华夷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消极因素,但它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发动反清革命的最有力的武器,与历史上的“反清复明”不同,它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革命范畴。  相似文献   

12.
关于十六国时期民族政策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矛盾是十六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 ,为调和该矛盾而产生的民族政策也就为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所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汉———前赵和后赵政权对晋王室所采取的不同政策 ,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由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转化的趋势。这也使得十六国时期的民族政策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唐宋士大夫的夷夏思想里 ,文化、民族、政权是合为一体的 ,故而形成了一种文化霸权。元朝郝经则异之 ,他将“夷夏之辨”视为文化之辨 ,而非民族、政权之辨 ,并主张“用夏变夷”。这种夷夏观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思想 ,突破了汉族文化霸权 ,为各民族认同主流文化 ,促进国家统一 ,也为元朝正统地位的确立 ,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代女真在学习周围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自身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它的政治文化尤为引人注目。在汉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以金朝为正统、以南宋和高丽为夷狄的政治观。在金朝前期,女真人实际上是站在“夷”的角度上来看待“华夷之辨”的。世宗、章宗时期,金朝是站在“华”的角度上来对“华夷之辨”加以引申和利用的,申明自己已是典章文物繁盛的堂堂华夏“正统”王朝了。到了章宗、宣宗时代,金朝又进一步掀起了德运之议,自居正统,将南宋贬入“闰”位。金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胆地宣称自己是“华”,大胆地追求正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金朝统治阶级未超出以“华夷之辨”理论来解释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范畴,只能陷入“非华即夷”、“非夷即华”的二元悖论中,不能确立共同为“华”、平等相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华夷之辨是《春秋穀梁传》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穀梁传》的作者看来,华夷之辨首先源自于双方的自然差异,这一差异的扩大化则形成了"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等级观念和"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张。《穀梁传》巧妙地赋予"华"、"夷"概念以文化的内涵,并通过"贬夏为夷"和"进夷为夏"的双向流动,从根源上消解了华夷对立的基础,为华、夷在更广阔意义上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船山的"华夷"观念及其民族主义思想显然是反清的,尤其是他的"三义说"更是与清统治者提倡的"君臣之义"高于"华夷之辨"之说相对立;晚清曾氏兄弟提倡船山思想,人们大都从"抑制异教之说"、维护儒学正统的角度来解读;事实上,考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民族主义复活,满汉关系的调整,以及主权危机下"华夷之辨"与"君臣大义"的关系的变化,民族主义思想才是船山思想被重新挖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大一统秩序下的华夷之辨、天朝想象与海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一统是华夏文明对于世界的表象,也是中华民族进行资源组织和动员的方式与机制,它以绝对者的名义强调了中央对四方的统摄、王权对万物的占有,以天道的光辉塑造着天朝上国的荣耀和尊严。作为大一统内部核心系统与次级系统之间的一条边界,华夷之辨起着约束系统能量、强化系统向心力的作用,实际上是系统进行自我调节与自我防卫的反馈机制,其诉求点在于核心系统即华夏文明的安全和稳定;海禁政策则是沉浸于天朝想象中的统治者在华夷边界漫溢、大一统秩序濒于崩溃之时采取的本能反应。  相似文献   

18.
王双印 《学术研究》2007,(11):98-102
在外敌入侵、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魏源所倡言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为近代中国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夷"与"制夷"的内涵与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本文试图分析、探求太平天国时期"师夷"与"制夷"方面的利弊得失,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明清两朝在东北实施的治边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剖析利弊得失。认为明朝在东北沿袭历代“内中国外夷狄”的传统的治边政策 ,妨碍国家“大一统” ,导致东北动荡不定 ,国家陷入危机。清朝突破传统观念 ,以“华夷一家”为指导思想 ,将东北纳入中央行政管辖系统 ,并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 ,真正实现国家政治与民族的“大一统” ,维护边疆的统一与稳定。清朝的治边政策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20.
张双志 《天府新论》2007,(2):117-121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是在与“四夷”群体的冲突中,由华夏人的主观意见构成的,确立了自身的文化认同,代表了华夏人的利益,同时给“四夷”群体文化定位。并最终使得华夷之辨观念政治化,成为政治上占有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