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基本味觉词“sweet”是典型的多义词,其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与我们的认知识解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识解,味觉词“sweet”可出现跨感知域的词义衍生,如由味觉感知义向听觉感知义、视觉感知义或心理感知义的衍生。通过侧显识解,味觉词“sweet”可出现同一感知域内的词义衍生,如心理感知域内的形容词义向名词义的衍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甲骨文、金文及《说文解字》等对字形的说解 ,再结合文献资料对“军”、“君”、“”、“屯”声字族进行了研究。认为“军”声字多有圜围义 ;“君”声字多有合义 ;“”声字多有围义 ;“屯”声字多有聚全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儒家义利观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义”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位居“仁”之次,其解甚多。归结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为本体之“义”,二为义理之“义”,三为适宜之“义”。在中国思想史上,却忽略了其间的差别,并将“义”与“利”绝对地对立开来,从而导致对传统儒家义利观认识的偏颇。这其中既有文本本身的原因,亦有诠释过程中问题。因此,对其作进一步的考辨不仅是必要的,且具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里,既可以说“救人”、“救国”,又可以说“救火”、“救灾”。同是一个“救”字,意思却不一样。前两个“救”作“助”解,后两个“救”作“止”解。有些字典辞书和著作将现代汉语中的“救”一律释为“援助”或“帮助”,认为“救灾”是“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救火”是“把人和资财从火里救出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救灾”、“救火”这类词语是不是动宾结构?“救”的对象是人和物,还是灾或火?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从古代汉语说起。本文对“救”的词义作了一番历史的考查,认为“救”字从古到今都有“助”、“止”二义。二义怎样识别?主要看“救”的宾语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是人或物,即为“助”义;如果指的是灾祸、时弊或过失等坏事,就是“止”义。二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救”字无论是作“助”解,还是作“止”解,都有“赴急之意”。“救”字与“纟求”、“纠”同源,这三个字音近义通,都有“急”义。  相似文献   

5.
词语考源疏解八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八条词语语源作了考证或疏解。“兰家女”诸多旧解有误,“兰家”义指大户人家,富贵人家。“翠峰如簇”之“簇”是屏障义。“略迹原情”,“原情”应解为推本情理。“抚尘”的朋友之义源自《汉书·王吉传》之典故。“膜拜”为梵汉结合词,“膜”出自梵语南元之音译语略,“膜拜”即口称南元而礼拜。“下担”的“担”取义于檐子,“下担”义相当于“下轿”。作者纠正《汉语大词典》的说法,指出“战越”之“越”不是取义“殒越”义,而是“ ”的音借。“不拣”明其本字,补充了唐人用例。  相似文献   

6.
关于燉煌文艺中“变相”、“变文”的“变”字意义,过去曾有好几种不同的解释,例如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说:“所谓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变相是变佛经为图相之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旧版)说:“变者即佛经演变之意,与俗文之通俗化之义相同.”孙楷第认为“变当非常解”,“歌咏奇异事物的本子就叫作变文.”此外还有人把“变”字当作梵文的音译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以“变”为文体变化或演变的解释是用“变”字的普通义来解释“变文”、“变相”中“变”字的特指义,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不一定切当.“变”当非常解,有点儿接  相似文献   

7.
乐府诗中有很多以“行”和“歌行”题名的歌诗,可是“行”及“歌行”之本义一直没有确解。《尔雅》及其注疏资料表明“行”有“言”义或“语”义,由此可以知道,“歌行”的本义为“歌辞”。  相似文献   

8.
张载的哲学思想具有原创性,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论证,对张载独特的诠释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张载的诠释思想集中体现为“心解”二字,“心解”具体表现为“濯去旧见以求新意”的诠释目的,张载以“濯旧求新”的模式实现对孔孟之说的传承,他从观书和求理两个角度强调了求新的必要性,“开昏蒙”是求新的直接目的,朱熹对张载这一诠释目的十分推崇,多次阐释这一思想;张载以“心解则求义自明”为诠释原则,他认为心有“天心”“地心”之别,其中“人心”是张载心论的主体,具有德性之心与知觉之心的二重含义,“心解”中的“解”是“心”的知觉能力,合“德生之知”与“见闻之知”才能“求义自明”,通过“德性之知”收摄“见闻之知”形成“自诚明”,强调宏阔的“天人合一”宇宙意识,建构细密的“致知穷理”的知识理性;以“心解”为基础,共同指向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治学理念与人生抱负,可见他的“心解”诠释学既是一种认知性的理论,又是一种指向个体自我修身的实践理论,其从继承性、创造性、延展性方面提升了孔孟以来的儒家文化,更是在身心实践上对圣贤意志的体贴与发扬。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古籍的今译本大量出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但不少古籍今译本、包括一些总体上学术质量不错的著作,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忽视字词的古义,被其常见义或今义所迷惑的现象,如有人将《左传·襄公三年》“称解孤”中的“称”,译作“称道”,不知其乃荐举之义;将《战国策·齐  相似文献   

10.
“闾次均行”是《逸周书.大匡解》中一条重要的救荒措施。“闾”即是商贾聚居之地;“次”应该释为次第、次序之义;“均行”者,市场中均匀分布的行列。这一措施所反映的市场布局与战国时期的市场布局相类,反映了战国时期市场发展状况。故《大匡解》应该成文于战国中晚期,甚至更晚。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字形分析入手.研究了“鱼颠匕铭文中的“颠”字.否定了将其释为籀文“顶”的传统看法.论证了“颠”是三晋文字中的“颠”字,在铭文中应就本字解之,不得读为“鼎”,由此出发,对铭义重新做了解读.  相似文献   

12.
《读易提纲》是唐文治先生所作《十三经提纲》第一卷有关《周易》部分的入门纲要。《读易提纲》虽为“开示初学读经门径”所作,但并非搜辑旧说,而是贯注了蔚芝先生对于易学的基本理解,是我们探寻蔚芝先生易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从《读易提纲》可见,蔚芝先生论《易》始终有一以贯之的精神,所谓“惟折衷于圣传”。具体来说,一是基于孔门解《易》之家法,强调通过象数义例来通达言、象并进而发明圣义,在象数义例的使用上以《十翼》为界;二则是在义理的阐发上同样以《十翼》为准绳。这不仅是理解蔚芝先生易学整体之枢要,也是“千古解《易》之准的”。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有些词语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较难索解,一些辞书也解释不确。运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及其他典籍文献、参考有关辞书考察其中的9个词语,并探索词义的来源,可知:“抖露”有“揭示”义,“方便”有“设法”义,“拐”有“捎回来、带回来”义,“尽”是表极限的程度副词,有“最”义,“话”有“事”义,“口舌”有“发议论、说闲话”义,“能”有“将就”义,“清楚”有“完毕”义,“歪”有“躺”义。  相似文献   

14.
师道是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章是历代儒者阐发、建构师道的重要文本依托。自汉至清的经学家,透过字句诠解、文献互证、义理建构等方式对“温故而知新”章的内涵作出了诸多解读,从教学义、尊德义、治事义三种视角探讨师道,使“温故而知新”衍生为学问方法、成德工夫、政治殷鉴三种不同形态。相应地,“师”被诠解为学问之师、德性之师、治事之师。历代歧解虽建立于不同的学理预设之上,然皆旨在说明儒者何以为师,并因之以建构理想中的师道。  相似文献   

15.
投石 《全唐诗外编》载李郢《试日上主司侍郎》诗:“线不因针何处入,水难投石古来知。” 其中“投石”甚难解。照字面义,“投石”即扔石头,“水难投石”可理解为两种意思:一是水中难扔石头。可是水中扔石甚易,不可谓“难”。二是水难朝石扔。可是水朝任何东西扔都难,何以偏言朝石头扔?由此,知“投石”必别有义解。今按,  相似文献   

16.
“演义”是“演经书之义”的略称 ,它探寻的是经书的“义” ,而非“义”的载体———言或事。罗贯中创造“历代演义”文体的第一个贡献 ,是自觉确立了明“义”、演“义”的意念 ;他的第二个贡献 ,是通过创作实践找到了将“义”“演”好、“演”成功的各臻其妙之道  相似文献   

17.
“伯禹愎鮌”之句,历代注家多不得其解,难解之处,在不知“愎”为何义。王逸注为:“言鮌愚很愎而生禹”。众皆非之,因其以“愎”解“愎”,捍格难通。至南宋洪兴祖补注引一本作“腹”,后世朱熹、蒋骥等注家多采之,认为“腹犹怀抱也”。然于义良有未安,故闻一多认为“伯禹腹鮌”之“腹”实借为“孚”,而“孚”又与“孵”同,故“腹”有“生”义,闻氏又认为“禹”、“鮌”应易位,成“伯鮌腹禹”即“伯鮌生禹”。此论虽详且备,然只可为闻氏自造之“伯鮌腹禹”解,未可为《天问》“伯禹愎鮌”解,且此种颠倒文句以训释之方法多不足取。周秉钧先生认为,“今按愎与复古音同,义得相通。”“复”有“重复”之义,故“伯禹复鮌“意为”伯禹继承鮌之职事。”此亦可以备一说。  相似文献   

18.
记.纪.誌(志).载都有记载、记录义。《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解“本纪”曰:“纪者,记也。”《说文新附》:“誌,记誌也。”“誌”或作“志”。《左传·成公十四年》:“志而晦。”杜预注:“志,记  相似文献   

19.
笔者学习训诂校勘之学,偶有一得之愚,随手札存。兹捃录数则,略加爬梳,以就教于师友同仁。去王力先生认为,“去”字在古汉语中无“往”义,现代汉语用“去”为“往”是受方言影响而造成。近来余朴和夏渌两先生由此而撰文争鸣,余先生认为甲骨文时代去字就有前往之义,夏先生则提出反驳,倾向于王先生的观点。他们主要是以古文字材料进行论证的,对文献中去字有无前往之义未赞一词,本文企图在这方面稍作补苴。的确,先秦文献以及后世那些奉秦汉古文为圭臬的载籍中,用为往义的去字是寥若晨星的。难怪王力先生会得出古汉语去无往义的结论。据笔者初步考察,至少在魏晋南北朝就有去作往解的实证:  相似文献   

20.
近代汉语时期,义元“掀揭”从“发”“开”中独立出来。“开”在近代汉语时期仍有用于“掀揭”义的用例,且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保存。“发”则未见。在“掀揭”概念场中,概念场成员从“揭”一枝独秀,到“揭”“掀”“撩”三者并存。现代汉语方言中,“揭”“掀”“撩”在南北均有分布。“揭”“掀”有一些共同的语义演变路径:从“举”义到“掀揭”义;从动作到状态;从“举”义到“翻动”义;从“掀揭”义到“揭露”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