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俄罗斯近乎半数的工业产值是通过易货贸易获得的 ,在许多工业部门 ,这种现象随处可见。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俄罗斯经济已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无论在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部门 ,其经济复苏的发展态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整个 90年代 ,中小企业的崛起是俄罗斯经济的一大特点。从 1 991年至 1 996年 ,俄罗斯大企业的工业产值下滑了 5 0 % ,而中小企业的产值则增加了 3 0 %。与此同时 ,俄罗斯中小企业的数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 1 990年至 1 995年 ,尽管还不能与东欧国家的同类企业平起平坐 ,但小企业的数量直线上升 ,其…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于19 99年底为一次学术大会准备了一份关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的 10年 :总结和教训”的报告。以下简述该报告的结论部分 ,即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经济改革进程的比较研究结果。报告中指出 ,与中、东欧不同的是 ,俄罗斯的改革者们在 90年代初就选定了在实践中运用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对于中、东欧国家来说 ,与俄罗斯不同的是 ,他们在口头上不反对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但在实际上他们对经济自由化、国家财产私有化和达到宏观经济稳定等采用了合理而实用的方法 ,从而增强了国力和国威。顺利推…  相似文献   

3.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专家们指出,在去年俄罗斯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尽管所有中、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速度不同,但它们还是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然而,由于1998年8月事件,国家间的差距拉大了,一些国家顺利转入市场经济(如波兰),而另一些则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中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专家们认为,中、东欧国家顺利克服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影响证明,它们同俄罗斯联邦的联系已经断绝。虽说该地区所有国家当初都遭受了一些震波,但这次危机对这些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要比许多经济学家们预测的小得多。在波兰,1999年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1998年的4.8%,但…  相似文献   

4.
东欧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是东欧国家艰难的经济转轨过程和经济由严重困难转向逐步发展的年代,在90年代即将过去,新世纪已显曙光之际,东欧经济转轨将获得稳步发展。其经济发展道路坎坷,具有很大的不明朗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预测据俄罗斯《外国商情公报》1995年12月28日报道,匈牙利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尽管1994年西欧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目前的国内需求促进了和正在促进改革中的中、东欧国家的出口及经济增长,但在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世界 ,社会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同属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当 1 999年 1 1月社会党国际召开第 2 1次代表大会时 ,社会民主主义派别的政党有 1 43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在东欧国家和原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崩溃条件下 ,社会民主主义的危机变得特别尖锐。许多人开始谈论的不止是世界社会民主主义的危机 ,而且还谈论社会主义思想本身的必然终结。然而 90年代末的政治事件证明 ,这种预测不对。现在 ,社会民主党人、社会党人、工党成员和其他左派政党的代表在欧洲联盟 1 5国的 1 2个国家执政。欧洲舆论向左转证明 ,社会党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改革战略的政治经济基础[匈]L.巴乔80年代末,中、东欧国家的改革并没有取得象许多专家所期待的那种经济业绩,相反,其主要经济指标却下降了。许多专家早就预言,中国的共产主义制度要崩溃,但是今天中国的共产主义却牢牢地树立起来了,而且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东欧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旨在发展同西方国家的一体化关系和在俄罗斯出口道路上设置一定的技术障碍和贸易壁垒。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贸易壁垒主要涉及俄罗斯的深加工产品。然而,这些产品占俄罗斯对中、东欧国家出口的比例传统上规模不大。中、东欧国家市场征收俄罗...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罗戈夫撰文 :《2 1世纪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俄罗斯》,文章最后部分的内容主要论述世界经济前景问题 ,现摘译如下 :罗戈夫认为 ,2 0 15年前 ,世界经济体系可能发生如下变化 :首先 ,区域性一级的经济一体化过程将获得最大发展。欧盟的经济集聚将进入最后阶段 ,其成员多数 (30 - 35个 )为大陆国家。尽管东欧国家一体化有一定困难 ,但最终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将会在 2 0 30 -2 0 40年以后成为欧盟正式成员。第二 ,就一体化程度而言 ,区域联合将在西半球出现。在 2 1世纪初 ,许多拉美国家将取得稳步发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私有化的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私有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1996~2001年,40%的国有企业纷纷倒闭,而存留下来的大多数国有企业也将在短期内实行私有化。正如近期的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就企业的效率而言,私有化已经带来了积极的成果。较之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采取的总体政策,中国的私有化像其他国家大多数重大的经济改革那样,已经采用了一种由地方政府制定、由中央政府批准和改进的总体性的经济政策。研究经济动力和政治力量,在学术上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它将引发中国私有化进程的自然波动。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理论和实践问…  相似文献   

11.
东欧国家发展的七大趋势[美]J.N.科尔第一种趋势:向市场转换。东欧国家,在实行部门改革之前,存在着两种机制:一种是指导型经济管理机制,东欧国家经济活动的一体化主要是通过这种官僚主义的协调机制而实现的;另一种是市场机制,但其作用甚微。当东欧国家社会政...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社会经济转轨已经走过了将近20个年头,而银行业作为经济的核心,其改革和发展过程就是俄罗斯社会经济变革的一个缩影.俄罗斯转型的明显特征体现在"两阶段"上,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掌权时期采用"休克疗法",奉行经济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本身的力量,国家全面撤出对经济的控制,结果使俄罗斯陷入持久的衰退,饱受转型阵痛之苦,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进入新世纪,普京接过总统的权杖,俄罗斯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普京总统崇尚国家权力,重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了政府对经济改革的影响和介入,强调"可控制的市场经济",更倾向于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同时也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的整顿、重组与改革.近年来,俄罗斯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这其中固然有卢布贬值、国际油价飙升带来的发展契机,而走出动荡与危机的银行业逐渐实现了稳定.这也是推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与自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引进了经济自由化的发展模式。在许多人眼中 ,自由化被视为一个过渡阶段 ,在此期间 ,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一模式尤其适用于中国和印度 ,尽管存在着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 ,但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却始终建立在“混合”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在印度 ,人们普遍认为 ,其经济体制正在从混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换言之 ,即从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中国和印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 1 979年 ,而印度的改革则从 1 991年开始全面…  相似文献   

14.
蔓延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对多数发达国家现实经济产生明显影响。受其影响最深的主要是俄罗斯和巴西这类国家的发展中市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指标因危机影响而降低的幅度不大。1997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长率为3%。美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1997年...  相似文献   

15.
据《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通报》2 0 0 0年第 1期报道 ,由 И.A.乌什卡洛夫经济学博士和 И.А.马拉哈经济学副博士合写的专著《人才外流 :原因、规模、后果》于 1 999年在莫斯科出版 ,全书共 1 76页。该书全面分析了俄罗斯转轨时期科学潜力发展的特点 ,评价了俄罗斯“人才外流”的规模、结构变化和移民意向 ,阐述了智力移民浪潮发展的全球趋势、劳力输入国吸引移民的政策和俄罗斯“人才外流”的后果 ,介绍了中、东欧国家调节“人才外流”的经验。此外 ,书中还详细研究了俄罗斯“国内人才流动”的问题。据统计 ,这种流动的规模很大 ,就流动…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休克疗法”的经济转型,农业改革是整个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农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性质。但是农村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后俄罗斯农业并没有出现快速地增长,反而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这种状况一直到1999年才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开始出现增长局面。  相似文献   

17.
苏联和东欧经济的实际情况很糟,目前正在进行改革,开始采用市场经济和多党制,朝着接近于议会民主的方向发展。因此,讴歌西方经济和政治体制胜利,宣告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论调不绝于耳。典型例证是布热津斯基教授的新近著作《巨大失败》。那么,社会主义经济是否真的“崩溃”了呢?持肯定回答的原因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不仅在经济体制上垮台了,且从政治体制到意识形态都垮台了。甚至连苏联也公开承认:以一党制的一元化领导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经济已丧失了机能。而人们采取保留态度的原因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充满危机  相似文献   

18.
据南联盟《经济政策》1 999年 1 1月 1 5日第 2 4 82期报道 ,尽管俄罗斯危机深重 ,到 2 0 0 0年该国经济可望好转 ,这是伦敦欧洲复兴和发展银行在对转轨制国家经济发展的评估和展望的报告中得出的结论。从事上述问题研究的专家们认为 ,自由化与私有化本身在其贯彻实施 1 0年以后也不能建立起完全的市场经济结构 ;而只有在出现政治竞争和经济竞争的地区 ,才有希望实现从旧的计划经济结构向开放的创造性经济的转变 ,国家干预和强加其意志对许多国家而言依然是发挥创造性和增强竞争性的极大障碍。报告把促进这些国家中产阶级的发展视为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著提要     
2000年的经济前景〔德〕M.施勒希特  1999年夏季以来,人们对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持越来越乐观的态度。按照许多经济研究所,甚至联邦政府的估计,2000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至少可望达到2.5%的增长率。这种积极的观点的根据是德国的出口明显改善,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危机的克服将使世界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复苏。如果在2000年工资增长低于1999年的水平,那么国内的需求的增长也会无足轻重。在2000年由于国家推行节约计划,国家的需求将进一步缩小。在这样的前提下,事实上经济寄希望于出口,德国的出口占其总需求的25%,这里意义重大,但也有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从 1 991年开始 ,美国经济持续了 1 0年的景气 ,长期的经济增长在人们当中引发了关于“新经济论”的讨论。如果IT的革命性进步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美国生产率的增长也应当是革命性的 ,生产率的上升如果是革命性的 ,工资的增长也必须是革命性的。然而 ,IT革命虽然对美国的经济有积极作用 ,却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 990~ 1 996年 ,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仅为1 7%。在 5 0年代 ,其增长率是 2 2 % ,60年代是2 9% ,70年代是 1 8% ,80年代是 1 5 %。因此 ,除 80年代外 ,历史上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均高于 1 990~ 1 996年。 1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