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病”与新重商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管理经济模式下的新重商主义,对于日本战后赶超欧美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为了刺激出口并抑制进口,日本对于“外部导向型”部门所实施的新产业发展战略和对“内部依赖型”部门所采取的保护政策,通过“价格—产业—流动”机制引起了“日本病”及“产业空心化”症状  相似文献   

2.
代迅 《学习与探索》2003,10(3):101-106
普列汉诺夫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产生过巨大影响 ,但是现在被我们遗忘了 ,这是苏联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动和我们盲目追随的结果。回顾历史 ,普列汉诺夫艺术社会学的思想体系 ,包括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从认识论走向阶级论的理论思路 ,对现代西方艺术全盘否定的简单化态度等 ,无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美学和文艺理论 ,并构成了 2 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文艺的主流叙述。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体系本身的矛盾与张力 ,依然是我们继续发展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琳玲 《社会福利》2006,(1):57-58
据沙特阿拉伯媒体近日报道: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在老年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老年妇女健康的改善方面,成绩尤其突出。根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数字,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比2000年增加了6.6%。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心理状况部在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 ,“日本”这一国号 ,与在中国一样 ,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其发音Nippon/Nihon ,也是来自古汉语发音。也就是说 ,日本这个国家是用外语来表述自己的国号的 ,而不使用诸如“やまと (Yamato)”一类的本国语。这是为什么呢 ?“日出之本”的称呼 ,显然产生于来自日本以西方为中心的观察 ,作为自称显得有些不自然。根据最新研究 ,它与“日域”、“日下”一样 ,都是被中国称为“东夷”的名称 ,在日本的古代宫廷里已经有人认为 ,它是“日本”人自己从外部接受过来的称呼 (例如 ,《日本书纪私记丁本》 ,成书于 93 6— 943年 )…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的历史,与日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近代教育的肇始和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教科书的编辑,得益于日本之处颇多。历史上日本人拜中国人为师,这已然成为一般中国人的常识,但对近代以来中国人向日本人学习,在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影响下,于主动或被动的矛盾处境中...  相似文献   

6.
一、战前的中国研究——以支那学为中心日中两国交往源远流长,文化联系密切。人们常用“同文同种”、“一衣带水”形容两国关系的特殊亲密性。但近代日中关系史却不象言辞那样美妙,基本上是日本侵略与中国抵抗的历史。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二十多年前缔结《日清修好条规》时,明治新政府对中国的野心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在这一背景下,战前的“日本中国研究”也得到特殊发展。近代以前,江户幕府采取锁国政策,  相似文献   

7.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般都要了解对方的习俗,否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而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中国古书《礼记·礼曲》中就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说法,可见了解对方习俗之重要。中国的日本民俗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拟按阶段叙述中国的日本民俗研究概况,并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1984年日本学者的中国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时限自殷、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涉及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就研究范围而论,则包括考古、金文、国家、社会以及经济史、财政史、政治制度史、对外关系史、军事史、法制史等方面.日本《史学杂志》1985年5月号出版专集,对此进行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现世界上47个国家的218家博物馆有中国文物167万件,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量的10倍之多。有专家指出,最庞大的中国文物海外流失地很可能是一海之隔的日本。身穿绿色半袖上衣的长发女士站在高台上,她身体微微后倾,伸出右手,指向刚刚报价的竞拍者,嘴里说出一个惊人的数字:4亿1千万。随后,她抬起左手,停在胸前位置,握着一把小锤。她面带微笑,询问现场的竞拍者是否还有人出价。  相似文献   

10.
唐史研究会编辑出版的《中国律令制的发展及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一书,是综合分析中国古代律令的一个尝试.其中堀敏一的《中国律令法典的形成》一文,概括了中国律令的形成过程(从刑鼎到唐律令),归纳了研究中的焦点;菊池英夫的《关于律令法系特殊性质的形成过程》,是中国法基本原理(礼、刑、兵)形成的理论概说;池田雄一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罪刑法定化的动向及  相似文献   

11.
日本戏剧在中国新时期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宋廷平,李珠从1978年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贯彻实施,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在这一时期中,和经济的发展、腾飞一样,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事业也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喜人局面。其中,中日两国间的戏剧文化交流,以频繁的互...  相似文献   

12.
最近1O年来,我国的日本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现在,不少学者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日本学”这一重大课题,并就此进行了若干思考和探索。本刊现发表骆为龙等同志的3篇论文,以期在日本研究学界开展讨论,促进我国的日本研究。我们热忱地欢迎有关学者、专家向本刊投稿,积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卷物是一种古老的书卷形式,中国古代用皮革串编刻有字符的竹简、木简便是卷物最早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卷物改用轻薄的缣帛。造纸术发明后,纸和绢便成为卷物的主要材料。由于卷物的构造起源和为阅读方便,早期卷物几乎都采用横向伸延的形式。卷物很早就书画并用,但图绘多为文字的补充与诠释。大约在秦汉之际,中国卷物基本定型。至少在南北朝时期,使用轴和装裱的卷轴已经出现。与此同时,以图绘为主要内容的图卷也多有制作。到唐代,图卷已经和壁画成为绘画艺术的两种主要形式。著名画家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封建统治者“仍更搜茸,充物内府”,“听政之余、旦夕披玩”,  相似文献   

14.
明治时期诞生的日本帝国主义自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到1945年太平洋战争战败,在这五十一年间一直战火硝烟弥漫。而在日本文坛,一些与战争密切关系的作家及其创作构成了日本战争文学的历史。在侵华战争开始以后,作家在无法实现"反战和平"的时代,被组成笔部队直接加入到战争协力的国策中去。笔部队等征用作家们在日本侵略战争期间大量炮制的战争文学多数俱为日军侵略战争摇旗呐喊之作,鲜有具备文学价值的佳作。根据自身的战争(战时)体验捕捉战争的真相,在此基础之上站在尊重人类的立场剖析战争的非人性的战争文学只能在战争结束以后,当人们普遍获得表现自由、思想自由的权利以后才能够出现。  相似文献   

15.
滕军 《日本学刊》2001,(1):140-150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与结晶。在日本,有关茶道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但不能否认,其中就茶道而论茶道的偏主观性的研究居多。如对日本茶道中的美意识——“わび”(可译为闲静)的研究,大都在日本茶道的道具中去取证,最多也不过追溯至中世的文学。1本文力图放开视野,用客观的眼光从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即从中国文物的东渡及其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中来取证,以探讨“わび”美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中国与日本有两千年的交流历史。在这两千年中,中国文物的东渡始终不断。随着日本社会文化的繁荣发达,日本人对中国文物的认识愈加深入,其喜爱程度也愈加执着…  相似文献   

16.
幕府末期,日本与近代国际法的先占原则有过早期接触,但未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明治维新后,日本出于吞并琉球的需要,促使其搜寻近代国际法中有关先占原则的知识,并以台湾"番地"无主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通过该役,日本掌握了以近代国际法的先占原则侵略他国的精髓,并将其成功运用到窃占我国钓鱼岛列岛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7.
世纪交替的时刻已经进入倒计时,相比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百年衰落与无尽屈辱,今天的中国人没有理由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欢欣鼓舞,意气风发地步入新时代。但是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与变奏,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悲欢与梦想。平心而论,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公众尽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在安然地接受着一切好处与实惠这后,心理天平的震荡与倾斜开始了──公众中日渐滋生蔓延着恐惧贫困的心理,它并不是狭义上的无米下锅、“钱”关难度,而是一种融合了对过去值得回味的无竞争、平静似水的日子的眷恋、对现实无法适应的苦…  相似文献   

18.
19.
<正> 在今明两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过程中,要不要进一步实行必要的物价管制,既是当前理论界较为敏感的问题,也是在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自去年十月份以来,不少地方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采取了行政性的管制物价的做法,这种做法遭到了经济理论界某些同志的抨击,认为这是旧体制的复归与改革的倒退.理论上的歧议导致实践上的犹豫.因此,究竟如何认识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