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中关系:避免撞击 在新一届美国政府亚洲事务政策的先后次序中,中国已上升至第一位,这是不幸的,但却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在总统竞选活动中,克林顿谈到中国时讲得很尖刻——预言“美国不会温和地对待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君”——这是他在11月19日谈到布什政府在北京的贸易政策中采取了“更加温和的”作法时,所表示的似乎是要改变该政策的一种姿态。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的时代是建立在苏联帝国的废墟之上的时代,也是建立在生气勃勃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就之上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新的力量平衡,经修正的权力概念及更大的外交复杂性来界定的。在这一时代里,地区在全球事务中比在冷战时期具有更鲜明的个性,国际领导关系在结构上分歧更大,这也常常体现在国际交往的方式上。亚洲集中表现了这种情况,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埃林斯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3,(3)
美国的战略亨廷顿(S.Huntington)最近提醒我们,国家战略是旨在对付竞争者和在一系列目标上夺取胜利的包括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在内的一整套策略。在 NSC—68文件中已体现了这一点。该文件告诉了我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国家战略,亨廷顿指出它受到有关经济和政治的分析的影响。战略的两个组成部分需要强调一下:第一,战略是为了对付一种已察觉到的威胁,如冷战时 相似文献
4.
5.
一世界贸易体系正在迅速走向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主宰并影响世界经济的三大经济区域里,几种新的和根深蒂固的力量正在施展解数。在西欧,一个统一而又规模巨大的市场即将出现,而且,随着苏联东欧帝国的崩溃,一个以欧共体为核心的更巨大的欧洲经济区也在形成中。在北美,随着加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一种区域性贸易安排正在付诸实施,最终它将把墨西哥和拉 相似文献
6.
现在,许多中国学生到亚洲国家留学,并有可能在留学所在地找到工作。因此,我们就来看一看目前亚洲一些国家在人才观念、发展战略、分布走向方面的一些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松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4)
三月中旬,我校召开了太平洋经济研究所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讨论会,就太平洋地区经济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崛起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这表现在:第一,近年来,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东盟、特别是中国等亚太地区国 相似文献
8.
高更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
(一)课文内容词是句子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如“方志敏同志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共八个词。(二)教学参考1.弄懂词的定义“独立运用”,是指不依靠别的成分,自己就能作句子成分或表示语法关系。如“生活”在上句中作宾语;“着”表示动作的时态。“最小”的,是指如果再分析下去或者分析出的部分没有意义了,如“葡、萄”;或者分 相似文献
9.
刺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助长了西方社会学家中的一种幻想,即科学技术已经完全征服了“外部”自然,进一步发展已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在这种自由主义乌托邦的观点中,还可以看到社会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社会一文化本性技术化的可能性。有自由主义思想的社会学家渴望依靠社会技术来协调资本主义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温晓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上接1998年第6期)四、亚洲现代法治的体制障碍与社会背景现代“追赶型”法治的第二个特征,是存在严重的体制障碍,导致急切立法与滞后执法的较大反差;权力缺乏监督,良法缺乏制度支撑。东亚与南亚近年的立法态势如同经济发展势头令人瞩目。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 相似文献
11.
温晓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6)
亚洲现代法治是一种“追赶型”法治。本文在论述西方法治的普适性与局限性、现代法治类型划分之后,通过对转型社会的亚洲现代法治在产生溯源、体制障碍、社会背景、法律文化的会通与整合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联系亚洲金融危机,提出了亚洲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寻求真正的法治秩序等问题。旨在对亚洲现代化的研究建立在较深入广阔的宏观比较与分析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东亚及东南亚必须对一种新的现象,即人权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合法问题作出反应。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公民已不再是由它独立决定的问题。其他国家能够并且已经确实合法地表示关注。有关人权的全球文化正在形成,关于人权的国际法框架已经渐趋成熟,并已载入《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及其他国际文件之中。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政府对东亚及东南亚的政治与经济状况了如指掌,因此,他们大多数都努力谋求实现相差无几的人权政策,但是,从西方政府角度来看是对复杂事物的有经验的评价以及现实主义的政策,它们的民众、传播媒介以及非政府人权组织认为是胆怯的行为而不予赞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播媒介、非政府人权组织以及人权活动家通常呼吁让抽象的概念全部变为现 相似文献
14.
正从1919年至今,亚洲和大洋洲共有34个国家出现过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①近百年来,这两个地区先后共出现过500余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占整个世界自1847年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以来世界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总数的1/3,至今仍在活动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的数量,仍超过200 相似文献
15.
三世界经济分裂成相互竞争与排他性经济集团的潜在趋势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然而,相互冲突的政冶野心和市场的严重不完善正在促使国家和公司执行一种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远非理想的经济战略。的确,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主义趋势之间进行协调将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16.
在亚洲,和世界上其它地区一样,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了非同寻常的机会。教育和就业的新渠道应运而生;技术进步促进了制造业和农业的增产,也有助于个人生产率的提高;很多人,包括青年,正享受着公共卫生领域重大突破及防治措施的好处。然而,与全球化相关的改变和调整进程太快,加剧了 相似文献
17.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大大地改善了就业前景,为年轻人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正确的态度提供了有效途径,使他们更好地在劳动力市场上立足。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等教育逐渐成为正式劳动职业所必需的最低学历教育程度。亚洲国家增加了对中等教育的投入,且很多国家成功地提高了中等教育入学率。仅仅经过两代人的努力,韩国就在教育领域取 相似文献
18.
亚洲青年教育状况在亚洲经济发展的所有决定因素中,教育的发展也许是最为重要的。素质教育的普及率在亚洲诸多地区已大为提高,使更多不同层面的青年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教育体制得到全方位改善,而初级教育的成效斐然。亚洲的很多国家,包括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缅甸、朝鲜、斯里兰卡和越南,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而其他国家,如马尔代夫和泰国,正在准备重大的课程改革。在社会各领域中,资源合理化和成本回收的发展呈上升趋势,与之相一致的是许多亚洲国家也已开始探索新路子,以使本国教育体系更为行之有效且具影响力。正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概要与结论全球化的发展和教育机会的增加使许多亚洲青年既能从本国的发展中获益、又能为之做出贡献。由于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外国货、国际服务和信息的大量涌入使亚洲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亚洲青年所接受的新观点和行为模式,有时会使其处于危险中,但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一股强大而积极的力量。较年轻的一代工人是当地现有的人力资本,他们勤劳、有竞争力、适应力强、对新技术悟性高,但在劳动力市场上经常不被重用,甚至受到剥削。 相似文献
20.
青年一代移民:机遇与挑战近几十年来,亚洲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就是移民呈几何数级增长(Hugo,2006)。越来越多的人从原居住地永久或暂时地移居到亚洲内外的国家,使该地区的人口流动性增大,进出该区的移民明显增长。近年来,从欠发达国家向亚洲较发达国家流动的人口大幅度增长,而且大都向经合组织国家流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