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美法中的第三人干涉合同关系侵权行为指不正当的干涉合同关系,包括阻止合同的订立或干涉合同履行的行为在内的一切不正当的有损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的侵权行为。这一制度的确立历经了复杂的过程。该制度对平衡自由竞争、维护和谐的经济秩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力企业电费拖欠严重,而预收电费方式则是避免拖欠电费的有效途径,但却被一些政府部门认为是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限制竞争,违反了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笔者认为,预收电费方式不属《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范围。但同时,供电企业是垄断企业,不应完全享有一个普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的全部权利,其限制竞争行为应接受将要出台的《反垄断法》调整。供电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既要与用电人协商一致,合同条款也要公平合理,这有待电力法及相关立法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劳动法律实践中,经常出现用人单位利用不正当手段使劳动者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的情况,损害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所以深入研究劳动合同中胁迫,胁迫行为,才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合同自由进行限制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应该清楚认识到,对合同自由的限制只能是手段而不能是目的。如果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作用和交易双方的自由意志而对其随意限制,则必然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限制太大就会挫伤交易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政府等主体如果随意对合同自由加以限制,缺乏必要的监督,则必然会产生滥用权力与腐败。在对合同自由进行限制时,有必要做到正当限制与谨慎限制。正当限制即政府等主体在限制合同自由时要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谨慎限制即要求对合同自由的限制要把握好"度",畸轻畸重都将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效力待定合同是我国合同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同法规定以下三种情形所订立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即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因追认,催告,撤销等行为而产生不同的效力.效力待定合同对维护双方主体,保证市场安全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三种情形的含义和特点对效力待定的合同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合同法律适用中的适用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意思自治”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商事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各国对合同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选择法律的时间和选择的法律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我国宜有限度地承认涉外合同的当事人默示选择法律的方式;不宜禁止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争议发生前这段时间选择适用法律,也不宜禁止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协议变更原选择适用的法律;而对合同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所涉及的问题则应作出相应的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7.
限制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行为能力限度所定合同无效,法定代理人追认仅是对行为后果的接受而非对行为效力的补正。法定代理人对行为后果接受实质是其和相对人间的缔约行为。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对被代理人不产生效力,被代理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而无法补正,被代理人的追认也是对行为后果的接受。追认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结合实现了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移转。无权处分针对的是履约行为而非订约行为,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只要符合合同有效要件就是确定有效而非效力未定。  相似文献   

8.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排序评价,可以看出河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弱省市.与经济强省相比,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现实、产出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存在差距.因此,河南应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强化竞争主体意识;加快体制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体系;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完善合作、开放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化、国际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构建高新技术人才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创新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新技术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创新型人才成为左右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中关村昌平园内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创新人才数量、质量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考查,从发挥产业集群优势,重视人才培养,完善产学联合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帮助园区改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它包括产业的本地联系、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力要求、企业的衍生等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包括资源共享效应、信息溢出效应等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产业文化和区域文化不健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人才结构欠缺合理性等问题,必须从文化、制度、人才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人才流失作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人才流动的"三年之痒"更成为困惑企业经营者的难题.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其本身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原因受到的冲击更大,造成人才流失的既有公司管理方面存在弊病也有流失人才自身因素.文章旨在对人才流失现象进行原因探索及对策研究,正确认识人才流动"环生效应",构建温情人才管理模式,创造人才"流而不失"的企业文化,健全制度管理,强化合同保障、社会福利的措施,给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以及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北京市商业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竞争格局、业态发展、营销模式和人才更新进程产生了影响。北京市商业企业应该从解决资金困难、资本运营、调整产品结构和细化服务、探索经营模式和组建优秀商业团队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企业来说,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然而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中,最紧缺的正是人才资源。这里针对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危机的形成原因和获取人才资源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了民营企业应在管理理念上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同时,也应在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人才获取方式方法上克服障碍,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功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期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人之上的,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一种互相推动、互相制约的关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国际化、人才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为了谋求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人才不足是制约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提出通过高等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自身培养三种途径构建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平台,采用梯度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降低人才培养成本。  相似文献   

16.
许多商务活动已搬到网络上来进行。不能用不公平的手段去竞争,不公平的竞争是为竞争法所不容许的。网络科技中之超级链接为网络之核心,没有超级链接,则网络的功能将锐减。超级链接之利用也可能造成不公平的竞争。本文从德国法院判决探讨超级链接可能违反竞争法之类型与具体理由。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企业将是以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等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 ,企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将是人才尤其是人才制度的竞争 ,认识现代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分析我国目前对高素质人才管理的现状 ,从中找出差距 ,提高管理水平 ,是加快中国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珠三角和长株潭地区180个家族企业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SPS18.0软件对中国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显性契约治理模式中的市场契约和组织契约与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具有较大程度的正相关性,产权契约对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程度不大,而职权契约与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具有负相关性;隐性契约治理中的家族契约和关系契约对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影响不大,文化契约与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具有很大程度的正相关性。相对而言,显性契约治理模式比隐性契约治理模式对家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以外部化为特征的国际生产组织形式是与国际直接投资平行发展甚至有取而代之趋势的新现象,其具体形式包括合同外包、转包、分包等。这些形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采用,使企业之间形成了合作竞争的全新格局,不仅影响到市场的构成内容和竞争结构,还直接影响到各市场主体的经营绩效和损益。我国企业在积极有效地引进外资的同时,应努力获取跨国公司更多的外包订单,积极采用包括合同外包在内的多样化生产组织方式获得更多国际分工的好处,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引人、要人和用人方面都面临诸多的挑战和难题,构建国有企业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国企人才的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完善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