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茅盾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小说创作的。当时他迅速写出了《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情节连贯的中篇小说,被称为《蚀》三部曲。紧接着他又写了长篇小说《虹》和中篇小说《路》、《三人行》。本文题目中把《虹》、《路》和《三人行》称之为《蚀》的“后延”,这不仅指它们的写作时间是在《蚀》之后,而且主要指《蚀》三部曲和后来的三部小说,在主题、人物关系、情节安排和结构设置上有明显相似之处,本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即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2.
本文成文时,《柯云路生命科学系列》(以下简称《系列》)收入《大气功师》、《新世纪人《人类神秘现象破译》和《面对气功界》。《生命特异现象考察》(上、中、下)实为续篇,本文将它们统称为“生命科学系列”(简称“系列”)一并讨论。洋洋数百万字的这几部书已“在中国大陆发行数百万册”。凭了它们,作者自称完成了“一个基础的、也是划时代的工作”,即“向全人类公证”“人体特异功能、气功高级工夫”,宣传“气功具有巨大功德、巨大科学意义”,并且“希望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气功的事业”。柯云路是文学作者是没有疑问的,但这样…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张恨水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家。他一生创造的中、长篇小说达一百二十余部,有时六、七家报刊同时连载张恨水的作品。他的小说中有二十余部相继被改篇为电影剧本、话剧、京剧、评弹及多种地方剧和曲艺,有的成为该剧种的保留剧目,有的作品(如《啼笑因缘》)曾先后七、八次被搬上舞台和银幕,直至1987年,中央电视台还播映了根据其小说摄制的电视连续剧《啼笑因缘》。张恨水的作品获得几代观众和读者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10集电视连续剧《围城》,已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影视艺术部摄制完毕。试映后,受到广泛好评。不久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上影厂影视艺术部等单位联合召开了“电视连续剧《围城》研讨会”。与会者认为,该剧成功地再现了原著的风格和精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三部曲”陈铭河四川省云阳师范学校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岐路》、《炼狱》《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  相似文献   

6.
评论家刘润为在参观铁人纪念馆时,称赞铁人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铁人把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导演王驰涛深情回忆拍摄电视连续剧《铁人》和电视纪实片《铁人王进喜》的感悟,感慨“无论是黑夜还是白昼,在铁人身上可以看到光明。”  相似文献   

7.
《围城》与《渐》卦的比较研究丁润生钱钟书先生的著名长篇小说《围城》,被封尘30多年后,自1980年以来先后在国内重印12次(不包括港台的“盗版”)上百万册。它在国外已有英、德、俄、日、法、酉班牙等译文出版。《围城》摄制成电视连续剧后更引起轰动效应。美...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领域中,堪与香港的金庸比肩的,是台湾的古龙.在量上后者超过了前者.古龙曾自称在25年中写了两千余万字,被改编成两百多部武侠电影.其拥有的读者、观众群也不亚于金庸.据称用他的小说改编的港剧《楚留香》在台播映期间,掀起武侠连续剧最高潮,创造了电视收视率的新纪录,影响所及,几达颠倒众生的地步. 在不少人心目中,武侠小说可供消遣而难登大雅之堂.然而近年还是不断引起一些严肃学者的关注.1987年底在香港举行的学术层次较高的首届“国际中国武侠小说研讨会”即是一例,而《文艺报》也于1988年载文评价大陆近年来的武侠小说创作.有学者指出:文学作  相似文献   

9.
巴金同志三十年代初期(即1931——1933年)写的《雾》、《雨》、《电》(爱情的三部曲),在十年浩劫中曾被诬为“大毒草”而加以全盘否定(当然巴金同志的其他作品也无例外地遭此厄运),这显然是错误的。当然,如果说“爱情的三部曲”是白璧无瑕的瑰宝,也是不实际的。应该有一个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女历来深受封建政权、旗全、夫权的压迫。在这些沉重的桎梏下,她们从来没有被当作独立的人看待。是苦难最为深重的人群。鲁迅是一位关注妇女问题的作家,写出了描写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部曲《明天》、《祝福》、《离婚》。这三部作品分别依次呈现“守节”、“守节未成”和“反抗未成”三种节烈观念指导下传统妇女的命运。“反抗未成”的爱姑因其异于单四嫂子、祥林嫂的意识状态而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王永民,“一部科学的史诗” 1978年,河南省南阳地区科委一位名叫王永民的年轻干部开始经管一个被称为“汉字校对照排机”的科研项目。这是南阳地区印刷厂等单位搞的一个课题。课题组的成员有对汉字颇有研究的尚群章等人。据王永民自己说,当时他正是风华如炽、雄心无寄。从王永民以主管部门干部的身份过问这项研究项目开始,中国的汉字输入技术引出一个十分曲折的“五笔字型”故事来。王永民说:“‘五笔字型’的故事像一部长达13年的电视连续剧,其间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个人奋斗、韬略决策,点缀着戏剧性的偶发事件,说它是一部科学的史诗,也许并不过份”。  相似文献   

12.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央视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大反响,很多地方电视台也相继播出,“晋商”很快红遍全国,山西的文化旅游也成了全国的热点之一,收入可说是“日进斗金”。  相似文献   

13.
对于人生的讽刺和感伤──钱钟书《围城》症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34-36岁时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长时期来在现代文学史上并不被认为是一部重要作品,即使在今天,也还有人持有类似看法。前不久,在一次会上,我还听到一位日本学者说:钱先生的《围城》里都是一些玩笑,没有什么严肃的意义。首先给予《围城》高度评价的,是夏志清先生的《中国近代小说史》。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界对于《围城》事实上另眼相看了。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电视连续剧《围城》获得了巨大成功,长篇小说《围城》成了家喻户晓的作品。现代文学学者徐乃翔曾经给我讲过钱钟书对于某些现代文学作品的看法。在…  相似文献   

14.
孔妍 《北方论丛》2021,(2):125-132
阿卜杜·拉赫曼·杰巴尔提是近代以来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编年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法国占领时期的埃及历史》《神意在法国统治终结中的展现》《奇妙纪事》被看作杰巴尔提历史书写的"三部曲"。这三部作品是研究拿破仑入侵埃及后最具价值的阿拉伯文史料。杰巴尔提的史学"三部曲"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一手资料,阐述了杰巴尔提对埃及乌莱玛阶层的认识与定位,反映了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杰巴尔提留下的丰厚遗产值得当代学者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5.
树棻作品,数量达四五百万字,论体裁有小说、散文、传记文学;论题材,有历史的、现实的;论创作时间,除少数短篇、散文外,绝大部分均完成于“文革”后的十年。与此同时,他的《姑苏春》曾被搬上银幕,《太湖传奇》被改编为广播连续剧,在电台一再播出。  相似文献   

16.
<正> 张可礼先生继《三曹年谱》、《建安文学论稿》、《建安诗歌选译》等论著之后,最近又推出一部功力深厚的新著——《东晋文艺系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张先生是著名文学史家陆侃如先生的高足。陆先生认为要搞文学史研究,第一步要做朴学工作,第二步要做史学工作,第三步要做美学工作。细察张先生治学的根基和路数,可以看出受陆先生此“三部曲”影响颇深。前些年搞建安文学,他重点先搞了一部《三曹年  相似文献   

17.
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以下简称《北》剧)的播出,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在近年所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北》剧可算佼佼者。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称赞说:“《北洋水师》对历史题材的选择角度立意高新,人物评价和刻划客观公允,较之过去历史片有相当程度的突破,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有一定深度的力作。”的确,该剧在表现历史事实方面是严肃的,对主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尽可能地忠实于历史原貌。作者力图从真实中追求艺术感染力,又用艺术的手段去升华真实,这显然是历史题材的影剧所应取的正确态度。但是,缺憾的是,《北》剧对于方伯谦的形象塑造,仍然带着某种沉重的偏见。  相似文献   

18.
香港电视连续剧中的"江湖"母题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港电视连续剧中广泛存在着“江湖”母题,香港电视连续剧正是通过“江湖”这个母题构建了香港人文化认同的基础,以表现生存境遇的图象符号表征出香港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把这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人们是不会感到奇怪的。早在1937年,郭沫若就在《中国左拉之待望》一文中,对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誉他是“中国的左拉”、“写实的大众文学家”。著名文学家曹聚仁,也在《小说新语》里盛赞李劼人为“东方的左拉”、中国“左拉型”的“写实主义大师”。这些论见是独具慧眼的。首先,两位作家都写系列小说。左拉写了《卢贡·马卡尔家族》,全面展现了法国第二  相似文献   

20.
近年出版的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在论及茅盾的文学创作时,有编著者认定茅盾创作于一九二七年九月至一九二八年六月的处女作、成名作《蚀》,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三部曲,并给予历史的评价。比如黄修己主编的中央电大教本《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六月出版)认为:“他(茅盾)不仅开了‘幻灭’主题的先河,而且还是三部曲形式的首创者。”(见该书第二百二十二页)专门研究茅盾的叶子铭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